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赛德克·巴莱》、《阿凡达》探析

2019-11-13 21:46胡敏敏北京林业大学
新生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德克交织二郎

胡敏敏 北京林业大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战胜自然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和科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之争是权力不平等导致的意识形态的争论。科技发达的现代人对科技不发达原始人的霸权;科技发达的西方人对科技有待发展的东方人的霸权。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人们开始反思现代性带来的困扰。《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作为两部反思传统与现代的代表作,前者反映的是和平演变的殖民形式,后者反映的是强烈的武力殖民形式。本文通过对影片后殖民主义的分析,反思人们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认知和态度。

《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两部影片虽然表现的时代和区域不同,但是都在努力说明殖民者与被殖民之间存在的种种关联。身份问题与文化和权力相关,而不同的身份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他者。不光有泾渭分明的自我与他者,在殖民与被殖民的过程中,殖民地与被殖民地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延异的生命体。这种因为延异带来的交织的生命体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难以达成和解,以致在《赛德克·巴莱》中花冈一郎、二郎的自杀。在影片中原始部落人都是不惧死亡的。他们的时间和历史观念倒是与现代通常认为的那样不同,在非线性的时间框架内历史也变得魔幻。从两部影片的结尾来看,一个是现代人用枪炮打开了原始部落的大门,一个是原始部落通过魔幻的森林大家族打败了傲慢的侵略者。文明与野蛮,科技和自然的对立,也让我们反思文明、科技到底是绝对正确,还是霸权下的话语体系。

一、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身份问题

“身份是文化的建构的而不是预设的。”在主流文化中,一个身份的确立不仅是个人的认同,还有主流文化的接纳。在殖民过程中身份问题显得举足轻重。赛德克人接受的教育是用生命保卫猎场和家园。通过用父辈的教导和整个民族不断的提及这件事,让所有赛德克人都认为在守卫家园和祭奠祖灵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不断被提及不断被言说,阿伦特认为言说就是一种行动,这样就形成一个又一个空间、公共场域。在言说、话语和公共场域中权力也随之产生。由此构建出保卫领地的赛德克文化。他们的整个信念,不仅是通过本族人不断的言说而由此产生空间,而且也通过可观的形象,让赛德克人时常记忆。那就是通过图腾的方式。将图腾刻在脸上,这是一种巨大的荣光。“图腾的作用是造成部落之间的差别和互相依存。”通过图腾,整个雾社的十几个部落可以做到互相区分,以图腾为形象代表的部落文化也贯穿到每个部落人当中。他们为了自己的图腾、部落、文化和信仰而战。正是通过这一个个方式,赛德克人的话语、权力体现在保卫家园比生命更重要上。赛德克人也以这些方式来认同本民族。他们通过这些认同的方式来达到与自己民族的同一。这种同一是一种归属也意味着要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在原始部落中马赫坡与荷戈不是一个部落,但是当外地入侵时意味着整个原始部落人与现代的侵略者不是同一的。当自我与他者矛盾尖锐时就会有了自我与他者的问题。

在萨义德看来,被殖民者作为殖民者的他者被创造出来。原始部落的具体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殖民者如何认识和谈论殖民地的。殖民者在谈论和想象中勾勒出殖民地的形态。在现代人看来,原始部落人是赤裸的,野蛮的,没有头脑的。因此不仅要从武力上进行殖民还要进行文化上的“启蒙”。这也就有了学校的建立,语言的学习。其实在《阿凡达》中,侦察兵对原始部落语言文化的学习,原始部落对英语的学习,都是营造了英语世界代表的强权力量对原始部落的统治。这也是在延异和语言霸权中,所营造的霸权关系。而这种霸权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以英语世界的霸权力量为中心,统治原始部落。

在两部影片中,叙事更多关注原始部落人,也就是被殖民者上。两部影片中的自我与他者在展现形式上都侧重表现他者是原始的、赤裸的、有信仰的、暴力的、团结的、奋战的;而在表现自我是现代的、“文明”的、好利的、无信仰的、狂妄自大的、科技先进的、没有感情的、不敬畏自然的。在近乎公式化创作的套路中我们依然能对原始部落的反抗、向死而生产生敬畏之心。一般说来自我与他者、文明与落后、科技与自然等等这样的二元对立的方式是柏拉图以来的传统二分法,在现代哲学以来更倾向于三分,比如“《人的境况》中充满了这样的区分: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权力、暴力和体力的区分”这样的三分法。二元对立的分类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陷阱中。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也就容易陷进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中。

二、延异与交织的生命

自我与他者的对立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在两部影片中都有受到自我与他者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交融的生命体。《赛德克·巴莱》中是花冈一郎、二郎,《阿凡达》中是侦察兵。花冈一郎、二郎从小接受日本教育,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但是又摆脱不掉自己原始部落血统的使命。所以他们的存在就是德里达说的延异。在不同文化的交织中,原始部落的文化与殖民文化交织在一起。在他们那里,没有完全的二元对立,有的是交织与混乱。延异交织的生命在自我与他者泾渭分明的战争中,显得异常纠结和凌乱。在《赛德克·巴莱》中,花冈一郎、二郎选择和解的方法是自杀。而在《阿凡达》中侦察兵选择和解的方法是永远回到了原始部落生活。在延异交织的生命中,难以达成真正的和解。

赛德克人从小生活的场域里,就在强调用生命保卫部落。一个男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猎场是没有地位的,一个男人如果脸上没有图腾是没有资格在死后踏上彩虹桥,进入祖灵的家的。赛德克人也是在这样的熏陶中长大,他们也对于自己的认知深信不疑。然而花冈一郎和花岗二郎是赛德克的血脉,但是他们在日本文化中生活长大。最大的身份问题在花冈一郎和花岗二郎中产生。花冈二郎在与莫那鲁道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你到底死后是进入日本人的神社还是进入神灵的家?”身份问题在剧中有很明确的体现。花冈一郎一直在认为再过二十年,等到下一代长大,他们可以在日本立足,自己就好了。然而莫那鲁道认为再过二十年赛德克人就会被同化了。所以,花冈一郎选择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妻子都身穿和服,用日本的切腹了断一生。而花冈二郎最后选择战斗,他选择的死亡方式是身穿赛德克传统服装,用与赛德克人一样的自尽方式结束一生。花冈一郎、二郎在找寻自己的身份过程中既没有得到族人的认同也没有得到日本人的认同。在延异交织的自我与他者文化中,身份问题在花冈一郎和二郎身上体现非常明确。

对比《阿凡达》,影片中延异、交织的生命体更加凸显。影片中时间空间与历史打破了以往我们认为的物理的线性发展。在影片中男主可以自由穿梭在一个阿凡达的身体里。他的时间空间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交织。时间不再是线性的发展,空间的转换也变得魔幻。最后男主说最后一次进入阿凡达的身体,那么他的阿凡达也就走向为了死亡。但是最后在女主和神的召唤下,他又回到了阿凡达的身体里。此时侦察兵也阿凡达融为一体。二者合二为一。文化也在延异和融合中交织在一起。时间与记忆、历史相互交织在一起。可以说《阿凡达》里面展现出来的时间不同于物理的线性时间,也不同于柏格森所说的心理时间,而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代表的魔幻的时间。在侦察兵那里,他在原始部落的经历虽然很骁勇善战,但是在现实中其实只是一种试验。侦察兵的现实与梦境、时间与历史、自我与他者交织在一起,无法分清。但是他和原始部落人在保家卫国时不畏死亡的勇气,也让自我与他者、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更加凸显。

三、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死亡态度

不管是赛德克人还是《阿凡达》中的原始部落人,他们都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为了保卫家园而牺牲。在他们的信仰中这种死亡不是离别而是一种更高的荣誉。原始部落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赛德克人在森林中成长,对猎场的守卫就是对生态平衡和生命的敬畏。《阿凡达》中女主的表现更为明显。女主对生命是充满爱的。应该说她是一个生命中心主义者。在剧中,她对自己杀死的动物深感愧疚。而对比两部影片中,现代的文明人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在飞机大炮的攻击中,整个原始森林都毁于一旦。原始部落人热爱大自然中的每个生命,在对待自己生死问题上时也是有自己的信念。

赛德克人在奋力抗争的时候,在寻找一种死亡方式。这种死亡方式在日本人看来是不可理解或者是令人生畏的。他们明知道日本人有先进新的武器,抗争一定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知道,如果不去战斗,苟且活下来的日子也是慢慢通过教育和霸权的方式,让他们赛德克人不再有图腾,不再有祖先,不再是赛德克人。向死而生、飞蛾扑火的死亡方式让影片中的汉人和日本人都望而生畏。人只有有死的,才会深刻思考为什么活着以及如何生活。就像存在主义在大师海德格尔在讨论的存在问题。存在是此在的存在。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阿伦特与自己的导师海德格尔不同之一在于海德格强调传统的有死性,而阿伦特更强调人的诞生性,人的开端启新的能力。然而不管是强调诞生性还是有死性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而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人是有死的结局,思考死亡和思考如何生活同样重要。

四、结语

通过对《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两部影片的后殖民主义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在类似的殖民主义题材的影片中,一般表现的是侵略者对土著人用先进科技的侵略。在这类的影片中传达了一种对文明的反思。科技的发展引发的是更加野蛮的战争。两部影片试图在突破东方学中西方对东方的偏见。不论是西方、东方所体现的地域的不平等还是现代人、原始人所体现的身份的不平等,都反映了科技的发展所表现得更加明显的权力不平等。两部影片中拥有先进武器的现代人都是破坏自然的反面形象。当代人们正在探索人类科技发展遇到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将人类带进新的时代,但是技术的发展要有道德考量。人类在应对自然状况的同时可以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自然的小环境。但是有些改变人类要承担一定的后果。作为他者的原始部落、作为他者的原始自然,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都是弱势的一方,都是被霸权统治的一方。在这个角度上看待自然与科技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自然不应成为被科技支配的一方,面对科技发展与生态破坏的问题,应该审视对科技、权力的使用。让科技与自然问题成为公共领域的探讨命题。

猜你喜欢
德克交织二郎
微言大义
“新”与“旧”的交织 碰撞出的魅力“夜上海”
多胞胎聚会
交织冷暖
彼得·汉德克获奖信息
彼得·汉德克人物争议
奥运梦与中国梦交织延展
复婚
从不怜香惜玉的“二郎”
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