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下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研究

2019-11-13 03:39王海滋李超伟张士彬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差异性土地流转

王海滋 李超伟 张士彬

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11个题项,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模型,以山东省6个县(市)30个自然村600户农户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stic模型对流转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上述调查数据对农户流转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了农户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农户的流转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户的流转行为,在外在环境下,农户的流转意愿和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差异;行为态度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主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花费成本及后期依赖土地的养老问题,而在实际流转行为过程中流转收益成为农户的主要关注点,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主观规范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形成在于周围流转人对农户的影响,并在农户流转行为结果中得到了证实;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主要从基层政府的态度、流转信息的获取及农户自身的特征方面形成,在农户流转行为分析中发现农户家庭的资金状况也是影响流转意愿的原因,进而对感知行为控制进行了补充。

关键词:土地流转;计划行为理论;差异性;流转意愿;流转行为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7-0009-05

耕地资源是我国农户重要的保障性资源,对我国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早期国家的稳定、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实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农户承包土地经营规模在不断缩小,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使承包土地的精耕细作逐渐变为粗放利用,土地流转应运发展,同时个体农户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耕地非农化[1]、农民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等问题。因此,推进农村耕地资源的流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必然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为推动农地流转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2017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年)等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甚至成立农村规模经营发展扶持基金以促进农地流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流转成果,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质量和数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全国土地流转率只有2.53%,2007年为5.2%,2010年为 14.7%,2016年为31.5%。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变化,而农业收入比重由2009年的 61.89% 转变为2016年的38.35%,农村劳动力由第2次农业普查的34 874万人减少到第3次农业普查的31 422万人,农村劳动力51岁以上的人口由1996年的18.1%上升至2016的33.6%,甚至有学者认为到2030年该比例将达到 33.8%[2]。在农民非农化、老龄化和国家政策的推广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没有得到有效发展,那么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是什么?农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所有者,既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相关利益的既得者,加快土地的流转更需要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国内众多学者对土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面,以探讨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从理论分析方面看,王春超等提出家庭经济利益是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3];石璐璐等提出影响土地转入和转出的因素不同,各个因素的作用方向、影响程度与显著性表现均不相同[4];胡瑞卿等将中国农村土地有效流转的根本障碍归结于耕地的社会压力过重[5];闫小欢等认为,在不完全劳动力市场下,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村社会保障决定了农村土地流转[6]。从实证分析方面看,包宗顺等通过对江苏省农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土地流转存在区域差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均对农村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7];李想认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动因源于经济因素中的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农户社会阶层与家庭类型因素则对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了一定影响[8];张会萍等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发现,农村土地信用社、土地连片性和村庄的位置因素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9]。上述研究农户土地的流转都是基于农户自身客观的现实性。但是农户真正的决策往往受到主观因素方面的影响,如周围人的态度、家庭的支持等,国内学者在该因素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山东省6个县(市)30个村庄6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观意愿进行分析,并对农户的意愿和实际流转行为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1 理论基础和量表检验

1.1 理论基礎

农户流转耕地承包经营权不仅是一种理性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计划行为理论(TPB)是Ajzen于1988、1991年在理性行为理论基础上增加了对自我行为控制认知的因素作为影响个人行为意愿的前置因素[10-11],对人类个人的某些行为预测其实际行动的理论[12](图1)。TPB理论认为,个人实际行为直接受到行为意愿的引导,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意愿对用户实际行为起到间接影响作用,计划行为理论已经广泛用于行为领域的研究,如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研究[13]、科技人员创新行为研究[14]等。研究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提高对人类某种行为的预测程度和解释程度。

计划行为理论中对行为的解释是指个人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对人的实际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人的行为意向,这也是该理论的核心,它反映个人采取某种行为的主观倾向。影响个人某种行为意向的因素有3个[15]:(1)行为态度,指个人对实施某一项行为所抱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即个人对特定行为的评价和界定经过概念化形成态度;(2)主观规范,指个体在执行或不执行某项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即那些对个人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出的影响作用大小,与其他人期望值的规范化信仰相关;(3)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在执行某项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难易程度,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是一种广泛的分析行为和意愿的概念性模型[16](图1)。

1.2 量表设计、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理论模型,选择农户土地流转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再根据程培堽等采用的量表题项筛选方法[17],最终确定11个题项(表1),且测量方式采用李克特的五点量表尺度法进行,为保证量表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对量表的11个题项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对量表的测量结果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 21.0对上述3个潜在变量的11个题项进行信度分析(表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771、0.699、0777,量表整体的Cronbachs α值为0.901。一般实务研究的Cronbachs α值达到0.6以上即可接受,本研究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6,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

效度检验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主要是对量表内容和结构的检验,内容效度是指量表对欲测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本研究量表是在培堽等采用的量表题项筛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测之后最终确定测量内容,因此量表的内容效度具有可行性。结构效度是指试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即试验是否真正测量到构造的理论。本研究通过对题项作因子分析得到题项旋转因子载荷在 0.533~0.865之间(表1),说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

2 数据采集与整理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2017年粮食总产量为4 723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64%,对我国粮食供给贡献很大,因此研究山东省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地区农业所处的发展水平不同,本研究选取具有相似农业发展水平的样本点,选取临沂市下辖的郯城县和沂水县、潍坊市下辖的青州市、济宁市嘉祥县、烟台市下辖的龙口市和莱州市等6个县(市)的各随机5个自然村20户农户,共30个自然村600户农户展开调研(表2)。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1—2月笔者所在课题组在山东省农村地区的调查问卷和农户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49份,有效率为91.5%,其中郯城县、沂水县、青州市、嘉祥县、龙口市、莱州市的有效问卷率分别为90%、94%、89%、93%、95%、88%。总体来看,有意愿流转的农户有296户,占比为53.92%;实际进行流转的农户有192户,占比为34.97%,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山东省6县(市)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

3.1 模型选择

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存在2种结果:愿意流转与不愿意流转,其结果是一个二分离散型变量。因此,本研究选择二元Logistic模型作为分析影响流转意愿的回归模型[18]。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设y是二分离散因变量,取值为1或0,(1表示农户愿意流转,0表示农户不愿意流转);xi(i=1,2,…,n)是与因变量y相关的独立自变量,而因变量y取1的概率P(y=1/x)就是模型要研究的对象,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表示为:

Logit(P)=lnP1-P=α0+α1x1+α2x2+α3x3+…+αnxn+ε。

式中:P表示农户愿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率;α0表示线性模型的截距参数,是一个常数项;αi(i=1,2,…,n)表示回归参数;xi(i=1,2,…,n)表示影响农户行为的解释变量;ε表示误差项。

本研究采用SPSS 21.0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可观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3),得到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观因素,以期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解释提供依据。

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及选定的11个可测变量,对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3.2.1 行为态度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 由表3可知,“流转土地的成本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x2)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在5%水平下显著,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土地流转成本越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农户的流转意愿越强烈。“流转土地不影响我的家庭成员土地的养老”(x5)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在10%水平下显著,exp(B) 值表明,农户认为不影响养老的态度每强烈1个程度,农户的流转意愿就会增加2.194个单位,说明农户对土地流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挣钱的数量,而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花费的成本及后期依赖土地的养老问题。行为态度其他3个可观测变量虽然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但系数均为正,说明都具有正向影响。

3.2.2 主观规范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 由表3可知,“其他转出人认为转出土地是有好处的”(x7)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在10%水平下显著,说明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周围人的影响较大,回归系数为正;而“我的家庭成员支持进行土地流转”(x6)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的回归系数为负(-0.378),主要在于农村主要劳动力的老龄化,2010年我国农村55岁以上的劳动力数量占24.5%,农民劳动力的老龄化使思维固化,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下降;“社会上的金融机构对土地流转的支持”(x8)对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的影响水平不显著,影响系数为负,是因为社会上的金融机构对农户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较小和农户对金融机构的政策不了解的双重结果,因此加大高素质人才向农村转移和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

3.2.3 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由表3可知,“基层政府对使土地流转的支持程度”(x9)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在5%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我国基层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实际调研过程中认为基层政府扶持力度不大的农户占总样本的26.5%,出现政府强行推动土地流转、缺乏实际情况的考虑等问题,说明农户虽然是流转土地的主体,但是政府的支持对农戶来说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如果我想要流转土地,可以顺利找到转入方”(x10)和“流转土地后,我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支撑家庭消费”(x11)对意愿的影响分别在5%、1%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农户的土地流转注重土地流转后农户权益的保障,土地流转后若农户不能找到相应转入方和稳定的工作,农户土地流转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时农户就会使土地抛荒,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土地流转要使农户无后顾之忧才能提高农户的流转意愿并成功流转。

综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与土地流转相关的配套政策。农户是理性人,没有解决土地流转后的后顾之忧,农户不会对土地流转持积极态度,因此建立健全配套的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等相关体系,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真正使农户享受到土地流转所带来的收益。(2)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农村地区由于交通较闭塞,对信息的传播速度较慢,且传播方式单一,使流转双方不能很好对接,增加土地流转的成本,因此建立流转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直接将土地信息发布在平台上,使流转双方的信息能够完美地对接。(3)政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的资金贷款支持。农户由于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性质,承包土地的资金较短缺,对农户实行无息或低息的特殊专门贷款,并实行信用监督机制,确保贷款的用途和农户的还款。

参考文献:

[1]张付民.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2016(6):137.

[2]宋斌文. 農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建议[J]. 公共管理学报,2004,1(2):74-79,96.

[3]王春超,李兆能.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4):51-56.

[4]石璐璐,赵敏娟. 陕西省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J]. 北方园艺,2011(21):195-198.

[5]胡瑞卿,张岳恒. 不同目标下耕地流转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7(1):36-44.

[6]闫小欢,霍学喜. 农民就业、农村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基于河南省479个农户调查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3(7):34-44.

[7]包宗顺,徐志明,高 珊,等. 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09(4):23-30,47.

[8]李 想. 安徽省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419-4422.

[9]张会萍,倪全学,杨绍艳. 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宁夏银北地区平罗县样本农户的调查[J]. 农村经济,2011(1):17-20.

[10]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11]刘遗志,汤定娜. 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3):40-46.

[12]Merav B N,Sharon I,Marlen M,et al.Factors affecting nursing students intention to report medication errors: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17,58:38-42.

[13]张 露,帅传敏,刘 洋. 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情境实验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49-55,139.

[14]赵 斌,栾 虹,李新建,等. 科技人员创新行为产生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 科学学研究,2013,31(2):286-297.

[15]殷志扬,程培堽,王 艳,等.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江苏省3市15村303户的调查数据[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1-7.

[16]Ajzen I.Attitudes,personality and behavior[M].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88.

[17]程培堽,卢凌霄,殷志扬,等.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形成:理论与量表设计[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11.

[18]钟晓兰,李江涛,冯艳芬,等. 农户认知视角下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研究[J]. 资源科学,2013,35(10):2082-2093.

猜你喜欢
计划行为理论差异性土地流转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