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9-11-13 08:40彭金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17期
关键词: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彭金艳

摘   要:《工程机械液压传动》是机械类基础课程,它覆盖的专业知识较多,而且这些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将这门技术进行领悟和吃透,它是一门比较专业的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级技工学校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门专业学科,只有將这门学科进行熟练的掌握,并加以实践才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当前形式下的教学现状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偏重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理论的教学,这虽然能使学生接收到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没有实践或者是与实践结合的比较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对这门学科达到熟练以及掌握的程度。本文对液压传动这门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对这门课程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液压传动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6(b)-0225-02

1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课程体质以及内容的巨大改革给授课教师带来一定的挑战性

近年来,教育体质不断地进行改革,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内容、学时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中进行了相关的改革[2],液压传动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来讲,其难免不了被纳入改革的行列中,但是这种改革对授课教师来讲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准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出现很大的转变,再者教师对这些改革要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毕竟所有学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授课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导致学生的接收以及理解的知识不那么透彻和全面。

1.2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限制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固执和呆板,我们都知道,在上学期间教师为我们进行授课时,大多都是采用“你讲我听”的无趣方式进行,这很难将课程的特色以及实践性进行凸显,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接收到的内容无非是过眼云烟,并不能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教学内容欠缺理解性的记忆以及实践性的应用。

1.3 不合理的课程内容以及课时比例分配

教师以强硬灌输为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教授,这样无法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很好的发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对其自主探索的意识,这将导致学生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大大减少,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会降低[3],没有兴趣将很难对一定的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掌握。同样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很难与具体的实践操作进行结合。

2  对《工程机械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

上述文中提及到关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形势下的教学现状,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此专业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对此专业技术人才提出的要求了,因此应该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以及实现教学最终目标上进行重点的思考和整改,与国家对此项技术人才的要求进行对接,争取让培养出的人符合行业发展以及具体工作的需求,以下对具体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具体的阐述。

2.1 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优化和整合

现在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教材中的公式繁琐冗长,理论推导比较复杂,论证过程难以理解,因此应将这些进行具体的改革和创新,将公式进行简化,将理论推导和论证过程的部分尽量做到易于学生进行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将技能型以及实用型的内容进行重点突出,把更多的工程实际应用实例引用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活灵活现化,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所学的重要性。另外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各部件之间的运作方式以及各种相互关系可以利用动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2.2 将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良创新,注重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要想将液压传动技术这门课程很好地进行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单单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一定的实验支撑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支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加食物教具的使用,以比较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将真实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及注意力。理论教学要与具体的实验相结合,在基本理论知识讲解透彻的情况下,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进行更加系统的操作回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 将考核方式进行优化

在课程结束的一个阶段必然要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关的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无非就是以试卷的方式进行答题。然后以此判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本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单单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已经无法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了,所以应该优化其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也就是学生平时的上课情况、课时作业的完成、实验的操作技能以及最后的试卷答题都纳入其考核的范围,最后通过一定的比例核算,将最终的成绩进行核算。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平时各种学习的注重,而不是侥幸只通过最后的试卷答题来蒙混过关。

2.4 实行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液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切忌将二者进行孤立,应该将理论授课和实践脱离的现状进行打破,应该注重“讲课、学习、观看、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要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进行突出,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应该进行统一,而不是给学生一种“学这么多一点用都没有”的错觉,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实际的教学课堂在实验室中进行,边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边进行具体的实践性的操作,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可以很好的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能将问题进行轻而易举的解决而且还不容易忘掉。

2.5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搭建宽广学习平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读液压传动具体企业的参观和了解,校方应当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为学生创造更多参观、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直观的将课堂中所讲的各种设备仪器进行观看,有效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重视。此外,学校在实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建造大型的实验室操作基地,对液压工程系统进行最大的限度的模拟,让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到实际操作当中进行体验。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学习欲望以及对所学专业的重视度,因为只有将具体的理论进行全面的理解下,才能对实际系统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现状下,液压传动系统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是非常紧需的,国家要求的是能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不是仅仅将理论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的,但是我国目前的教学形式又无法满足过加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载体、直观的教学体验、多样的教学环节以及生动的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无论是在教学过程、实验室的模拟操作还是教学实物的具体应用中,都应为学生努力打造与实际的生产系统相符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学生对知识上的求职欲望以及探索能力,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及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邵雪.液压系统中PLC电气控制可视化教学实验系统[J].中国设备工程,2018(5):184-185.

[2] 管建峰,胡朝斌,张敬妹.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电类专业课“液压与气压传动”教育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39-140.

[3] 王灿,韩帅帅,李坤,等.工程机械再制造柱塞马达摩擦副泄漏特性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8,46(8):83-85.

猜你喜欢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城市公交车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谈《液压与气压传动》启发式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