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卫市枸杞产业发展现状的探讨

2019-11-13 12:44唐华平
农家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卫市枸杞解决方法

唐华平

摘 要: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是枸杞的原产地,在中宁枸杞产业的辐射带动下,中卫市枸杞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但随着产业不断壮大,优质不优价、加工转化率低、品牌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简要介绍中卫市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卫市;枸杞;问题;解决方法

中卫市是“世界枸杞之都”,也曾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驿站。我市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获得“中国枸杞之乡”称号,“中宁枸杞”是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区域品牌价值飙升到172.88亿元,跻身全国农业区域品牌前十强。

一、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全市枸杞总面积达到35.9万亩,全市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7.1万吨,综合产值达82.7亿元。形成了以中宁清水河流域等六大产区为核心,以沙坡头区兴仁、香山和海原县三河、七营、西安镇等补灌新产区为主的枸杞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

1.自然优势

中卫地处中国枸杞野生自然分布区域的中心地带,北纬37度的植物生长黄金地段,年日照时数2890小时左右,日照率69%左右,年平均温度8.7℃一11.5℃,全年昼夜平均温差达9.5℃左右,有效积温3349℃,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枸杞生长。加上千百年来黄河与清水河的苦水混灌,土壤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造就了中卫枸杞形正色鲜、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爽口的独特品质。

2.基地建设

中卫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六分之一。基地主要推广宁杞1号、4号、5号、7号等优新品种,良种覆盖率可达100%。全市建成高标准规模化种植基地15.4万亩,创建全国绿色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0.4万亩,建成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3万亩,同时,建成2个自治区级枸杞良种采穗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年出圃优质苗木可达6000余万株。我市中宁县是第一批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我市建成了全区首个国家认证枸杞中药材GAP基地,并建立了万亩富硒枸杞基地。

3.加工销售

中卫枸杞干果年产量达7.1万吨,占全区的54.7%和全国的35.5%,建成枸杞加工园区2个,全市枸杞加工企业发展到5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出口企业17家,上市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成GMP生产车间12处,研发生产枸杞果酒、芽茶、籽油、糖肽、酵素、保健品、化妆品等七大类5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近14亿元,枸杞加工转化率达15.3%。

我市拥有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年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达12万吨和50亿元;并在宁夏率先建立电商孵化中心,成立全国首个枸杞电子交易中心。通过实施中宁枸杞“百城千店”计划,在全国建成中宁枸杞专卖店246家,专柜245家。通过实施中宁枸杞“扶贫富农爱心药房”工程,在中國药店旗下的医药连锁企业、药超、药店设立中宁枸杞专柜10032个。年出口量达7300吨,占全国出口量的57.6%,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4.科技创新

深化“院地合作”,助推枸杞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创立宁夏大学枸杞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宁夏现代枸杞鲜果保鲜与加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成立枸杞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中宁枸杞院士工作站。坚持不懈的创新实践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的一致认可,宁夏枸杞产业人才高地工作站和第二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落户我市中宁县。目前,我市枸杞科技覆盖率达96%、科技贡献率达56%。

5.枸杞文化

我市枸杞已有4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6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诗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数十部历史名著均有关于枸杞的记载,房玄龄、刘禹锡、苏轼、陆游等数十名历代大家都写下了吟赞枸杞的名篇。新中国成立后,枸杞的国家级奖项几乎都花落我市中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六易其版,始终确定中宁枸杞为唯一入药品种;当前,体现中宁枸杞核心元素的影视、文学、曲艺、诗赋、字画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百艺园中一枝独秀的“红枸杞文化现象”。目前,“中宁枸杞种植系统”荣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二、存在的问题

1.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全市枸杞规模化种植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不到50%,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枸杞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设施烘干、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难以普及,枸杞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枸杞采摘、统防、制干等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水平较低。

2.品牌保护需进一步提升。“中宁枸杞”品牌保护力度不够大,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枸杞面积快速增长,枸杞产量逐年增加,大量外地枸杞假冒“中宁枸杞”销售,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宁枸杞”的品牌形象。

3.宣传推介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推介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我市富硒枸杞,由于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小导致市场认知度很低,使富硒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市场价格相差不大,无法真正体现富硒产品的价值。

三、解决办法及思路

1.全面推进枸杞产业整合。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采取“统种分管”种植模式,将松散基地重新整合,通过农资集采、统防统治等手段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枸杞品质。发挥中宁枸杞定价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制定市场指导价的方式,及时解决订单收购纠纷。加快永寿堂公司枸杞新型绿色灭菌技术项目建设,延长枸杞鲜果保质期,扩大鲜果销售份额。积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收购转化枸杞鲜果,提高鲜果转化率。支持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2.强化“中宁枸杞”品牌保护。严格“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管理,统一包装物,严格落实“以地定产、以产核标”,杜绝少产多卖。用好《中宁枸杞标准》,探索“中宁枸杞”快速检测方法,为打假行动提供科学支撑。建立“中宁枸杞”品牌保护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中宁枸杞”品牌在线维权和打假整治行动,有效保护“中宁枸杞”的品牌和声誉。

3.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一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坚持每年举办枸杞产业博览会,将外地企业、客商、媒体请将来投资、经营、宣传中宁枸杞,持续扩大中宁枸杞影响力;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推介活动,让我市枸杞走出去,占领市场份额。二是加大“中宁枸杞”公用品牌新标识的推广及外包装的应用,统一中宁枸杞形象。三是鼓励企业在北上广、成都、重庆等城市建立富硒枸杞直销窗口,提高枸杞特别是富硒枸杞产品的市场认可,扩大产品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中卫市枸杞解决方法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采枸杞
五招挑出好枸杞
中卫市关于推进枸杞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的意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枸杞嚼着吃最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