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缔造者马伯庸专访:笔落惊风雨,谈笑话长安

2019-11-13 15:56云小辫
意林·少年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长安十二时辰马伯庸小辫

唐天宝三载,上元节前夕,长安一派歌舞升平,一群狼卫偷偷潜入酝酿着灭城的阴谋,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靖安司司丞李泌于十二时辰之内携手破案。一面是大唐盛世的繁华之景,一面是惊心动魄的抽丝剥茧,动静切换间,危情长安的十二时辰迷局就此上演。如果说今夏有哪部剧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眼球,那一定非《长安十二时辰》莫属。考究精良的制作,扣人心弦的剧情,无一不把观众的心拉回到盛世长安,于是主演火了,长安火了,就连“水盆羊肉”和“火晶柿子”都跟着火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笔落惊风雨的原书作者马伯庸。

《长安十二时辰》的剧情为何如此紧张激烈?除了“火晶柿子”“水盆羊肉”还有哪些惊人的细节……独家专访来袭,揭秘之旅开启!

云小辫:您曾说过“像拍电影一样写小说”,对写作者来说画面感与节奏是非常难把握的点,请问在《长安十二时辰》这部作品中,您是怎样把握故事节奏的?

马伯庸:就是让故事动起来,快速地动,每一个人都在移动中讲话、办事、发生冲突。信息的高速交换,是确保节奏的重要前提。比如说古代没有电話,他们无法即时做出反应,那么我就利用烽燧堡传递消息的原理,设计了一套“望楼”系统,像是古代天眼。这样主角们就可以随时抬头,看到别人传递来的最新消息。

云小辫:《长安十二时辰》精准还原了唐朝大众生活的很多细节,写这本小说时您都参考了哪些史书?书中您有哪些记忆深刻却容易被读者忽略的精准细节?

马伯庸:光是专题论文和考古报告我就读了一大堆,还先后数次去了西安实地考察,希望能离那个真正的长安城更近一些。像靖安司的沙盘,灵感就来自西安博物院地下一层的唐长安城模型,那是一个巨大的沙盘,复原了唐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还要感谢于赓哲老师、惊鸿、扫书喵、森林鹿、黑肚皮小蹄等几位朋友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给了我许多珍贵资料。特别推荐于赓哲老师的《隋唐人的日常生活》和森林鹿老师的《唐朝穿越指南》这两本书,非常适合那些不熟悉历史的人拿来当入门读物。

细节的话,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倒回去看一下张小敬喝的那碗水盆羊肉,里面没有红油,辣椒在明代才传入中国,所以唐代的水盆羊肉里是没有油泼辣子的。

云小辫:小说中的两大重要角色张小敬和李泌,他们不管是性格还是地位都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塑造这样两个主角?

马伯庸:从外表上看,李泌和张小敬是两种不同的人。但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保护长安城的普通老百姓。天宝三载平静的背后就是这一高一低、一幼一老两个人在努力守护。相对于李泌,张小敬更加偏离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有很多缺点,但有底线,正是这唯一的优点,让他成了拯救长安城的英雄,这本身就很有趣。当然,唐朝可能不存在张小敬这种人,因为唐朝时高度重视身份,不大可能产生张小敬这种强调人人平等、重视每一个个体生命价值的人。但只有展现出现代性,读者才能理解。任何历史小说都如此,每个历史小说作家都会有所寄情,都会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去。

云小辫:创作《长安十二时辰》大约用了多长时间?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瓶颈期?

马伯庸:写了大半年,主要是搜集资料用了很多时间。对我来说,写唐代长安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因为我希望小说尽可能接近史实,在细节上要站得住脚,要让读者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长安城,作者必须要对那一段历史了如指掌:怎么喝茶、吃饭、如厕、乘车,女子出门头戴何物,男子外出怎么花钱,上至朝廷典章制度,下到食货物价,甚至长安城的下水道是什么走向、隔水的栏杆是什么形制等,相关资料太多了,而且用哪个不用哪个,不那么容易取舍。

此外,整个故事压缩在一天一夜之内完成,是非常难处理的。如果你写几千字,时间短一点会比较好处理,可《长安十二时辰》是40多万字,需要持续保持张力。那时的人们也没有手机,通讯落后,做事效率比较低下,如何写出节奏,把一个慢吞吞的古装传奇武侠剧,变成一个古代反恐题材的快节奏孤胆英雄戏,这是我给自己出的一道极端艰难的考题。

云小辫:有人说您脑中“藏书丰富”,是“行走的博物馆”,对我们的小读者您有哪些阅读建议?

马伯庸:我喜欢的作者很多,对我有影响的书也很多。我一直觉得,读书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要沉迷于特定题材或类型,要博看众家,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个更舒适的圈子。我在中学的时候,什么书都看,不挑。因为在这个人生阶段,你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爱看什么,只能尽量去接触各种书籍。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真正的道理。

《长安十二时辰》大爆料:

为什么把故事背景锁定在盛唐?

答:历史上,天宝年间其实有很多大事发生,但天宝三载是唯一没发生重大事件的一年。之所以选择这么一年,从创作角度讲,我也是想让读者感受到即便我们生活在一个平静的年份,也应知道这种平静的背后有很多人默默守护。

不良人是个什么官?

答:不良人相关的史料非常少,大概是一个类似于辅警一样的组织,并不被列入正式的官吏体系。

古代是怎么计时的?

答:古代的计时方式主要有水钟、日钟、火钟这几种。

阙勒霍多真的来自某种语言吗?

答:杜撰的,只是听起来很有异国情调而已。

猜你喜欢
长安十二时辰马伯庸小辫
爱挤地铁找灵感
奇妙的默契
“中二”奶爸马伯庸的亲子时光
马伯庸:我没觉得自己红了
《长安十二时辰》:再现大唐盛世
《长安十二时辰》:大唐版“反恐二十四小时”
《长安十二时辰》发布最新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