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创作富于岭南韵味的微篇小说

2019-11-13 15:54卓泽燕周日安
参花(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说创作

卓泽燕 周日安

摘要:微篇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已然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大众文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人参与到微篇小说的创作队伍中来。同时,随着岭南地区文学发展的日益繁荣,创作富有岭南特色的微篇小说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因此,本文将就如何创作富于岭南韵味的微篇小说进行探讨,以期为微篇小说的创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微篇小说 岭南韵味 小说创作

微篇小说因受篇幅限制而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通俗化的表达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启发,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趣味,顺应了当前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在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岭南地区,艰苦的自然条件让岭南地区的人民更加拼搏与务实,使得当地文化呈现出世俗性、平民性、开放性等多种特性。通过对岭南地区这些文化特性的把握,并将其融入微篇小说的创作中去,创作富于岭南韵味的微篇小说,丰富岭南文学,促使其更好地繁荣与发展下去。

因此,本文将从内容选材、语言运用及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创作富于岭南韵味的微篇小说,为微篇小说创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内容选材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多样化的,内容题材的设置也是丰富多彩且不加限制的。而微篇小说因其特殊形式的限制,需要创作者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及时地把握时代的发展变革及其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准确地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闪光点,因此就需要在内容和题材的设置上有所选择。而这种有选择性的设置,除了要做到把握时代脉搏、捕捉美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将小说文本与岭南特色文化相互融合,以体现岭南文化属性的本质。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从创作的角度看,创作者所承接的文化资源直接影响到他心灵的倾向与认同,影响其创作的独立与自由;另一方面,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读者也同样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这种文化背景会通过影响其审美视野与心理认同来影响他对文化作品的选择与欣赏。而岭南文化,作为中国汉民族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十分丰富。这就要求微篇小说创作者以一个感知者的身份去面对岭南各种特色文化,从而使自己的体验与认同和岭南文化氛围相和谐。

简言之,作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微篇小说,就要融岭南本土文化特色于其创作之中,不断地强化微篇小说对追求、解读生活的生命力,把岭南特色文化当中的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等精神品质,通过微篇小说中所截取的片段、刻画的人物、展示的社会风貌渗透进去,从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微篇小说这种新兴文学形式承载起岭南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承前启后的韧性、张力以及不尽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在独具岭南特色的微篇小说的创作中,还可以通过塑造人物形象、铺排设置情节、锤炼语言表达等,在展示岭南地域化色彩浓厚的氛围与人文情怀的同时,也是在着力宣传岭南地区的本土文化,从而实现微篇小说的创作与岭南地区文化特色完美融合。

二、语言运用

方言是构成某一地方性经验的文化基因之一,方言写作有利于凸显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样,岭南方言作为构成岭南文学独特性的重要文化基因,我们将其融入微篇小说的创作中,将有助于为微篇小说打上岭南地区的特色烙印。

值得一提的是,方言写作在我国文坛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以方言写作来凸显特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作品更是不在少数。例如大众所熟知的老舍先生的京味小说,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引起了极其广泛的关注;韩少功先生的《马桥词典》,通过用普通话来诠释方言,向读者展示了别具特色的方言写作艺术魅力……与此同时,在岭南地区,也早就有以方言入诗为文的传统了,咸水歌、粤讴等多种地方戏流传至今。在这些方言中,其实就蕴含了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通过对文本中这些方言进行考察,能够鲜活地展示该地的文化形态,显示当地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因此,附载在岭南方言写作之上的其实就是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及其和外来文化交杂之后所呈现的地方文学风情。这就启示我们,当进行微篇小说创作时,要有意识地将岭南方言融入微篇小说创作中去,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风味微篇小说,可以在行文的过程中精心设计、穿插岭南特色方言,以独具岭南特色的语言建构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学氛围,使得这些微篇小说作品在呈现浓郁的岭南地方色彩的同时,也能够给读者带去最独特的审美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虽然独具魅力,但如今,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用民族共同语进行写作是主流,方言写作无疑有了被“边缘化”的趋势,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方言写作的缺陷进行思考。如其中所展现出来的话语环境,这对其特定的地域之外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因此,作家在其行文过程中所反复使用的一些特殊的方言,可能就会给读者阅读理解文本时造成一定的不便和障碍。

所以,我们在运用岭南方言进行微篇小说创作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解决这些问题,巧妙安排岭南方言的融入,而不是通篇恣意地使用岭南方言,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审美感受,如此一来,我们独特的富于岭南韵味的微篇小说的魅力也就更加难以获得读者的肯定了。

三、人物形象

由于篇幅限制,微篇小说大多只是截取人物形象中的某个侧面进行描写,不会耗费过多笔墨。因此,在微篇小说这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中,不仅人物数量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一般也只是通过人物的某个动作或者行动片段,“闪现”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意识等。或者运用特写,来凸显人物个性,使其充分曝光,从而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所以,要想将岭南特色融入微篇小说的创作中,我们也需要在人物形象方面下功夫,既要做到充分凸显人物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要将岭南特色融入其中,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岭南地区的平民人物形象来进行塑造,体现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

岭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在经济方面很早就带有商品经济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岭南市民阶层的壮大及市民意识的强化。也正因为如此,创作者在进行微篇小说创作时,可以尽情将岭南文化中特有的平民性特征融入其中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以此表现出这些人物身上所不同于其他地区文化的独有的岭南地区文化内涵,使得我们独具岭南特色的微篇小说区别于其他地方文学形式。

具体来说,可以塑造岭南地区人民身上对待命运与现实的乐观心态,抑或是其思考与应对人生的张力、奋斗意识等,以此来表现岭南地区人民在面对困境时的朴素、乐观心态,面对商业竞争时不断释放自身的生命潜能、百折不挠、勇奋拼搏等精神品质。将岭南文化中的这些精神品质融入微篇小说的创作中,既传播和发展了岭南特色文化,也丰富了微篇小说的意蕴内涵,促使其更好地蓬勃发展下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微篇小说,我们通过对其内容上的选择、语言文字上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上的塑造等方面来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融入其中,以此来创作富于岭南韵味的微篇小说,从而不仅丰富了微篇小说这一新兴的文学形式,也是对岭南文学的一个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涛.规律与技法:转型期的微篇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叶从容.岭南地方性经验的文化基因——试论当代岭南文学的言说方式[J].广州大学学報(社会科学版),2011(08).

(作者简介:卓泽燕,女,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创作;周日安,男,博士研究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小说创作
木心小说形象初探
例谈家庭成长经历对张家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