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剧散论

2019-11-14 03:41
剧影月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木偶戏猪八戒木偶

如皋木偶戏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造型生动,表演精湛,风格独特,驰誉中外。我有幸成为如皋市木偶艺术团一名演员,对木偶表演艺术的钻研,成了我毕生的追求,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一、木偶角色的表演

戏谚云:演员一身艺,千古一剧情:既是局外人,又是局中人;剧外和剧中,真假一个人。这则戏谚意思是说,表演艺术的体现者是演员,这是表演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演出中,他既是局中人——角色,又是局外人——演员。演员和角色,是真和假的矛盾统一,也是演员自我,与角色自我的矛盾统一。有趣的是木偶戏中的角色不但是假的,就连扮演角色的木偶也是假人。这种假中假的演出形式,乃木偶戏一大特色。而戏台上一个个无生命的木偶角色的生命,都是台下演员(真人)赋予的。其实,木偶戏属于戏剧范畴,戏剧的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等元素;它缺一不可。故木偶戏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艺术。

我出身木偶艺术世家,从小生活在木偶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慢慢地喜爱上了木偶戏表演。有幸参加如皋市木偶艺术团以后,从艺30多年以来,在木偶戏的舞台上,在剧团排演的大(中)型木偶剧中,塑造表演过众多木偶角色,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猪八戒”;《红螺女》中的“蛤蟆鬼”;《大禹治水》中“防风氏”等主要和重要角色。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猪八戒的表演:猪八戒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在他的身上,是一个体现“猪、人、神”的结合体形象。首先,猪八戒是个猪头人身的怪异形象,而他的性格方面又有人性的特点。此外,他还有三十六变的神仙法术。这在《西游记》不同的章节中都有不同的性格体现。而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我只表现他懒、谗、贪、笨的性格侧面。

戏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而舞台上的张力来自演员内心体验的充分。为了演好猪八戒,我去图书馆翻阅了有关资料,并多次观看与《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以增强感性知识,通过分析、提炼、概括再结合剧情去感知人物。在剧中,有场戏我是这样处理的:猪八戒正躺在一块大青石上呼呼大睡,当村姑(白骨精变化)手中饭菜的香味被八戒闻到后,八戒嗅嗅长鼻子,咂咂大嘴巴,连打了两个喷涕,接着用小碎步随着村姑走了个小圆场,满脸陪笑地和村姑搭讪,在骗得村姑饭菜后,立即迫不及待地吃起来……随着剧情的推进,猪八戒便不由自主地和村姑一起“蹦迪”,随着节奏的加快,跳着跳着舞曲达到高潮。这里我通过猪八戒的睡、嗅、吃、舞这几个表演层次,把猪八戒懒、谗、贪、笨的个性特征,形象地凸现在观众面前。《三打》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我表演的猪八戒得到广泛的好评。

2.江苏木偶戏,有演出戏曲剧目的传统,我们如皋市木偶艺术团亦然。

我们剧团的资深演员颜柏林老师,在《白蛇传》剧的“盗仙草”一折中,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表演的“白娘子”则展现了另一种人物形象。随着京剧唱腔“轻装佩剑到仙山”的高亢曲调,白娘子踩着锣经,挥舞手中拂尘,按剑快步上场,随即一个优美的亮相,赢得满场观众的掌声。接着颜老师先后运用“圆场”的调度,由缓到快的节奏变化,以及在攀登高山时优美身段,如“鹞子翻身”、“搓步”、“蹦子”等戏曲程式,把一个舍身救夫,重情重义的美女形象,一下子凸现于舞台。

木偶剧塑造和表现人物,不同于戏剧,它有个木偶(角色)、真人(演员)和配音、音乐四个方面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四个结合”的流程,才能构成木偶剧中的角色塑造。这里应该强调上述几点必须密切配合,如果“张甸锣鼓——各打各”就会闹出笑话。如木偶是靠演员(真人)操纵的,杖头木偶的上半身(包括头部、双手、腰部以上)是演员手中操纵木偶的功夫,而木偶的下半身(杖头木偶绝大多数乃半身露现舞台)动作,则要靠演员(真人)的台步功夫了。譬如木偶的台步就是靠演员的台步,即真人怎么走,木偶就会怎么动。如戏曲程式中的“起蹦子”、“跑圆场”,只有演员脚下走得像,木偶才会惟妙惟肖。

再说木偶配音演员及伴奏人员都要有较好的艺术素养,才能在为木偶角色配音、伴奏的过程中,体现出人物不同的心绪。其中人物性格、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都得和木偶的表演、节奏、动作协调一致,做到声、形统一,不露破绽。其情况和译制国外影视片时,配音演员必须看着影视片中角色口型而进行配音工作一样。此外,木偶人物因受面部表情的固定局限,往往要用夸张的动作和加强节奏感来表达感情。如低头表示沉思,愁烦;仰面表示傲气;抽泣表示悲伤;跳跃表示欢乐等等。

总之木偶、演员(真人)、配音、音乐伴奏的有机结合,是组成木偶戏表演艺术的基本因素,不过,木偶哑剧除外,因为它无需配音,还可能不用音乐。

二、艺与技

木偶戏“能人之所能”(即真人能做的动作,木偶能做)木偶也“能人之所不能”(即真人做不到的,木偶也可以做)。前者如布袋木偶戏《大名府》。该剧故事情节简单易懂,以哑剧形式演出。剧情表现梁山好汉化妆成杂耍艺人,取悦城门官,混进大名府,搭救仁人志士卢俊义的故事。那只有一尺来长的木偶,在椅子上可以表现出站、坐、闪、腾、挪等,做出许多逼真动作。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把简单的剧情,演得饶有趣味。中外观众称为“神奇的艺术”。还有剧中人物的吸烟、斟酒、喝茶以及梁山好汉化妆的艺人们的射箭、顶缸、舞火棍、互抛互接花盆及脱衣、穿衣等高难度木偶表演技巧,十分生动,令人目不暇接,遐想联翩,产生无穷的乐趣,充分展示了布袋木偶艺术家们的深厚表演功力和超人智慧及风采。杖头木偶戏《火焰山》中“鹤、犬相斗”那场戏中,只见白鹤飞、跳、攻、让、引颈长鸣与神犬的咬、腾、窜、翻,“汪汪”狂吠,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忽然孙悟空变化的白鹤用它的长喙一个狂啄,疼得牛魔王变化的神犬在地上嗷嗷乱叫,最后白鹤一声长鸣飞天穿云而去,而神犬也急忙腾云追去……这木偶舞台上精彩的一幕,人戏舞台是很难想象和体现的。

艺不离技。好的木偶特技,不但给观众以出人意料,经久难忘美的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应。如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第一次出场,该剧导演就有个独创性的处理:音乐声中,在天幕区出现一个小小的孙悟空翻着筋斗云从天边缓缓而来,突然他凌空一个飞越动作,落地处冒出一缕青烟,几寸大的小孙悟空倏然变成和真人一般身高的形象(此乃“人偶同台”),只见他抓耳挠腮,舞棒踢腿,火眼金睛,金光四射,猴气十足,全场观众为之一震,齐声为孙大圣叫好。当戏演到孙悟空和白骨精决斗时,台外传来“老孙来也”的喊声,孙悟空从剧场顶部观众厅)飞上舞台……此处这“天上掉下个孙悟空”的特技表演,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上这些颇具独创性的舞台艺术处理,充分展现孙悟空机智灵活和神通广大的个性特征,同时导演在这里为我们精心营造了一个虚幻莫测美轮美奂的神话氛围,令人叫绝。

三、儿童木偶剧

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木偶剧要吸引儿童观众,必须在“好看、好玩、好听”上下功夫。“好看”即排演的木偶剧目要有很强的观赏性,才会“好看”。这里说的“好看”,既要有健康动人的故事、高超的表演技巧,还要有绚丽多彩的舞台画面和漂亮的人物造型等。其次“好玩”,其实木偶本身就是一个魅力十足的玩具,而在木偶舞台上的木偶又是一个个性格迥异,形象不同的剧中人物,如我们熟知的童话木偶剧《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以及其他小动物形象的卡通角色,这些小木偶,当每场演出结束谢幕后。小观众们便会涌到台前,和台上小木偶握手、拥抱,而在演出大厅出售这些小木偶人物的窗口,许多小朋友会购买几个小木偶带回去作玩具,作纪念品。儿童对木偶的热爱之情,令人感慨。舞台上这些木偶角色在导演的指挥安排下,按照剧本所规定的的“游戏规则”行动,从而营造出一个个生动活泼,好看好玩的故事氛围去吸引、感悟小观众。凡我们所熟知的木偶剧、动画片都有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主题歌曲,木偶剧亦然。

众所周知,每出戏高潮部分,舞台上的木偶剧演出高潮戏和观众厅里小观众们的高潮,往往会同步出现。如音乐剧《马兰花》中大坏蛋老猫从舞台跑向观众厅时,老猫在观众厅东躲西窜,企图寻找小观众们的庇护,立即遭到爱憎分明的小观众拒绝。小观众们情绪激昂,把老猫赶回到舞台上。这时台上台下相互感应交流的氛围十分热烈,把戏推向高潮。

其实,我们在谈论或观看木偶剧目时,多少会想到“观众参与”的可能性。这在《马兰花》演出时,我们看到了最自然的,令人感奋的“观众参与”。

事实证明,天然地嫉恶如仇的儿童观众与歌颂真、善、美的儿童剧极其容易产生心灵上的感应。大量舞台实践雄辩地证明:儿童观众比成人观众具有更强的戏剧参与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木偶剧让儿童“参与”的概念不能过窄地去理解。一般来说,木偶剧的演出都需要调动儿童观众的想象力和参与,但儿童观众的想象力的翅膀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导演的艺术想象的参与而煽动起来的。

我国有三亿儿童,他(她)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总结我们成功的木偶剧创作和舞台实践时,我们不妨把前苏联大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总结话剧体验派舞台经验时的“从自我出发”的观点,从“自我”出发点转移到我们当代木偶剧的主要服务对象——“儿童”一边。让木偶艺术之花,在儿童艺术百花园中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姿,且常开不败。

猜你喜欢
木偶戏猪八戒木偶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猪八戒问路
木偶的眼泪(一)
猪八戒失眠
木偶戏
猪八戒减肥记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