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英国标》下地方财经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和优化措施研究

2019-11-14 15:54刘婷婷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院校

■孙 佳 刘婷婷/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行,在频繁的对外经济合作和商务沟通中,对高质量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迫切要求我国高等外语教育培养出与时代相接轨、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2007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部分高校增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被教育部认定为独立的专业,跻身为与英语、翻译平行的三大英语类专业之一。2013年,教育部制定了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经过数次研讨、论证及各行企业专家们的意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商英国标》)最终完稿,对指导全国高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如何制定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王立非,叶兴国,严明等(2015)对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商英国标》的要件逐一解读也让更多的外语教研者意识到深化商务英语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作为指导性文件,《商英国标》对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完整的构建体系,并对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分项指标提出相关具体要求。《商英国标》下培养目标突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三大特点,满足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特点,并明确指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具有跨学科特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成为重中之重,从而确保达到培养专业复合型商务用语人才的目的。在人才规格方面也首次清晰定义和概括出了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应培养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五种素质。《商英国标》指出商务英语学生应该掌握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这五类知识并针对每个知识模块提出了相关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将其归纳为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五种能力并描述出其涵盖的十种子能力和具体要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由教育部正式发布,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

商务英语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以及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交叉下产生的一门新型学科,商务英语包含了应用语言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这四大二级学科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学科特点。从语言学角度归类,区别于普通英语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商务英语则属于应用语言学分支下的专用外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是一门与国际商务交叉下产生的新型学科,商务环境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从管理学角度归类,商务英语则被认为是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工商管理学科;从经济学角度归类,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商务英语属于二级学科产物,在国际商务、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交叉下产生三种独立的研究方向,分别是国际商务话语、国际商务文化和外国商务国情。

商务英语能力是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基础和保障,商务英语人才在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及沟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中,商务英语的发展非常显著。许多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适合本学院和专业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阻碍其发展,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克服困难显得更为关键。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服务当地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不断深化商务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和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商英国标》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质量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商英国标》下地方财经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培养路径不科学、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体系落后、甚至缺乏全面的人才培养评价系统等一系列普遍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差异、师资力量不同、学生水平悬殊等各种因素影响,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第一,专业特色不够显著。大多数地方财经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照搬《商英国标》要件中的标准,没有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不够显著,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外资外贸企业数量有限,给学生提供的实训和实习机会较少,学生缺乏接触国际化环境和进行国际商务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们的发展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教学环节薄弱。商务英语专业是以多个学科知识理论为依托的交叉学科,地方财经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简单挪用或照搬《商英国标》,虽然,多数院校都选用了英文原版教材,但是,有些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单纯依据教材讲解商务知识或进行简单的语言能力训练,并没有为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框架,也没能营造专业化的语言环境,未能实现财经知识和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未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限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困难,建设一支既具备较高英语水平又具备经贸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显得格外重要。

第三,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习惯了“填鸭式”教学模式,只会一味地机械接受和记忆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主动性,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比较差,只能将教师所讲的内容零星地拼凑在一起,理解和分析知识的深度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比较薄弱。

三、地方财经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针对地方财经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或适时做出改革或创新,优化并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地方财经类院校的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乃至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

第一,完善多元化课程体系建设。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理论相融合的特点,课程体系设置应注意将传统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结合,将语言类课程和经贸类课程相结合,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将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相结合,彰显出复合型和专业化特色,做到系统化和多元化。

第二,教学模式向“学生导向”转变。如前所述,《商英国标》明确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五种能力。教学模式的转换和改革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通过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转变,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第三,立足服务当地企业与经济。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密切关注来自企业和社会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尤其应该注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和实习机会。

四、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地方财经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紧扣《商英国标》这一要件,探寻专业和人才发展规律,彰显自身特色,竭力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落实优化人才培养措施,培养出能够服务地方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商务英语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院校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