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的必要性

2019-11-14 15:54王绍军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管理型核算互联网+

■王绍军/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一、 “互联网+”时代的简介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体来说就是将互联网与其他的传统行业进行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互联网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利用“互联网+”可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而且互联网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还能借助互联网拓展企业的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有:一、“互联网+通信”;QQ,微信,就是互联网+通信而得到的即时通信。利用先进的网络进行实时的沟通,留言,避免了因接不到电话耽误工作等带来的麻烦。二、“互联网+通信”;天猫,淘宝,京东就是互联网+零售得到的电子商务。依托网络,物流,网上支付手段的发展,使得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在全球进行购物。三、“互联网+出行”;滴滴,优步,共享单车就是“互联网+出行”得到的快速出行。只需乘客通过手机进行下单,司机会上门迎接,极大的提高了出行的效率。因为滴滴允许私家车的使用,这不仅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也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四、“互联网+吃饭”;美团外卖,饿了吗就是“互联网+吃饭”得到的便捷美食享受。利用互联网在外卖APP上下单,一个小时左右就会将美食送到你的餐桌上,不仅方便而且还能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总之,“互联网+”的利用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二、两种会计模式的简介

核算型会计指的是对已经发生了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经济业务的数据进行核算。使用传统的历史数据对各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模式。会计的集中核算能够为集中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集中核算可以使集团总部及时取得充分的会计信息。管理型会计主要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现有的会计数据对企业发展进行正确的预测。

三、“互联网+”时代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的必要性

(一)促进公司发展,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数据出现在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公司的会计事物,这就需要公司改变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储存能力以及核算能力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依据数据对公司进行分析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改变以前高层领导对企业决策的武断性,根据科学的方法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策略,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内蒙伊利集团为例,伊利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管理型会计处理会计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完善合理。于2006年引入和使用Oracle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集团,各业务单位,子公司在系统平台上进行会计和财务会计监督,实现了会计的集中核算。它保证了决策来源的及时完整性,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决策并降低成本。为集团的决策层获得可靠的参考信息,并做出符合市场和适合企业的合理决策提高了可靠的依据。这使得伊利乳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风险应对能力也不断地提高。

(二)形成完善的管理型会计体系

通过会计的核算,实现对各部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必要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会计要与公司的其他制度进行适当的融合。这就需要提前制定和完善治理结构。良好的企业管理体系,是进行核算会计进行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管理结构体系足够完善才能促进公司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共同应对事情的发生。第一,对公司管理架构进行完善,将个别的高层管理者独立出来,赋予他们权力和地位,发挥他们在管理会计中的监控作用。第二,部门成员需要从外界进行应聘具有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对公司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第三,公司需要加强对不同与管理会计相关部门的联系,使各部门之间组成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加强企业对业务的控制以及资金的管理

通过利用管理型会计财务软件,可以及时了解公司财务发展状况。便于加强对会计各个环节的监督。使得企业可以采取措施保证公司决策的执行。管理型会计通过软件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以及利用货币资金的统一分配与管理,对子公司经营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资金统一管理制度是集团企业的生命之源,作为大中型企业,集团领导必须有效控制整个企业的使用,流通和外商投资。对资本的运作进行科学适当的信息技术监控,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公司资金,让每一分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资金的统一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金的浪费,防止部门的私自挪用,保证公司的财政安全。

(四)强化了预算管理

由于预算非常复杂和广泛,传统的人工预算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财务管理技术。集团企业的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以掌握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以确保公司的预算程序,报告以及执行情况,监控等都在网络信息化的控制之中。利用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对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改变了过去传统核算型会计的事后模式,将其转变为了三个阶段,也就是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模式,还需要严格制定评估预算的标准,然后根据各部门实施预算的结果进行绩效考核。整个公司员工的利益与预算相结合,充分调动了整个集团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评估应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评估结果应予以公平评估。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一些客观原因会导致实际情况与预期之间的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及时有效地回应问题和动态管理预算,但不是超出预算目标。

四、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

(一)加强会计预算管理

通过管理会计的数据管理系统,组长将获取的数据信息与预算管理信息相结合,对预算进行更加严密详细的分析,控制集团的成本,加强集团的监管。通过管理型会计系统,还能及时解决预算问题,降低企业风险。管理型会计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将输入与本集团业务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企业的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信息。它可以直接管理财务部门的管理,通过对数据信息的传递,实现整个集团内部数据的及时交付和管理。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会计软件应用能力

会计电算化对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会计软件的使用能力要求是很高的。但是很多的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者遵循的还是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对电脑操作技术的了解很少,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用不到或几乎不要电脑处理会计数据。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会计数据处理是很繁琐的,稍有不注意就会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会极大的影响公司会计的发展。

(三)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管理会计控制软件,通过软件将公司的财务抽查信息、不同阶层员工的反馈、财务抽查的信息以及财务的风险分析数据等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对公司的发展进行规划,还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以及控制风险的方法。并且指导企业进行风险防控,将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但是由于我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管理理念以及很多的管理软件在性能上还远远不如西方国家,这就需要相关的企业不断引进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程序以及管理方法,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加快自主创新,研究出更加先进、精确的管理会计软件与系统程序。

五、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有必要促进企业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使得财务工作进展更加顺利,以促进公司的发展。尤其是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会计的转变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会计的融合,是公司发展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对“互联网+”时代下实现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必要性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型核算互联网+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战略管理型模式下的产业闭环管理体系建设
财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探究
浅议国有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型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