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辅导员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2019-11-14 15:54邵希砚延边大学工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长江丛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民族

■邵希砚/延边大学工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民族高校同普通高校都是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任,虽然在培养目标、对象等等方面有着差异,但是民族高校承担着民族文化、伦理、政策等等研究和传承是一般高校无法替代的,其意义也是非凡的,中国梦的融入对于民族高校辅导员而言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行为的践行还是缺乏一定的经验可寻,所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就这种教育模式的进行简单探讨。

一、民族高校的定义①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经过近7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民族院校在办学宗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式。突出的办学成就,使民族院校业已成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发挥了非民族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国梦的诠释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主席根据国家实情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其核心目标大致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即2049年的建国100年和2021年的建党100年。中国梦的实现范围主要是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凝聚中国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道路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将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五位一体进行建设。

中国梦是体现在我国的各个正能量领域的,教育中融入中国梦,以中国梦为思想指导,可以全面建设当前的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为我国高质量的人才输出做出贡献,作为高校辅导员,融入中国梦的思想理念,心怀大局,才是教育背景下的新鲜血液泵,辅导员对于中国梦的践行,是教育事业、教育领域的一个突破和创新。民族高校承担着其余非民族高校不能承担的民族思想、文化、政治等等方面的建设作用,所以,民族高校的教育行为中,以辅导员为链接节点,融入中国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理论的深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民族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育理念

民族高校和普通的非民族高校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民族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可能在不同的高校任职过,在不同的角色转变和变更中找不到定位。所以,在不同的场景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渗透,在民族高校,辅导员队伍首先应该先从教育理念的转变为主,在民族高校的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教师,其也担负着管理学生、引导学生以及培养学生的重任,辅导员是最有机会接触学生的一个角色.所以,作为民族高校辅导员想要实现思政教育与中国梦的有机融合,就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时代特点,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和对自己。在学生层面,辅导员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民族高校的学生,应该有着不一样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尊重民族文化、习性等等,给予更多的心理上的辅导,纠正价值观,尤其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民族高校的学生可能存在民族之间的敌对,价值观的冲突,作为民族高校的辅导员,应该正式文化的差异,将中国梦中的思想融入其中。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更加鲜明,拥有较强的自主性,辅导员要给予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以尊重,通过思政教育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智慧潜能,尊重以及关注学生本性,以中国梦理论为指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成为一名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现代化人才,完成对前人和自身的超越。 除此之外,辅导员在自身层面上的教育理念转变也是必须实行的,自身层面主要是从自身工作形式和风格方面着手,以及自身的工作重点方面,民族高校的教育主要承担着民族文化、政治、伦理等等多项内容,以民族为主要内容载体,和一般的高校是有区别的,如果辅导员队伍不在自身方面去学习,即使在思想政治教育汇总融入了中国梦也是使得工作存在偏差,所以,辅导员认识工作重点,清楚工作内容,是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前提。

(二)提升自身素养

民族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就是以身作则,所以其个人素养对思政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在本课题中,辅导员提高个人素质的重点应该是加强自身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基础上注重提升自身素养。首先,民族高校辅导员要实现向专业化方向转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素养的提高要求要明显高于一般高校,清楚的认识到民族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以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理论修养,尤其是中国梦理论,要加强学习和理解,认识到中国梦对于思政教育的意义;其次,辅导员要做好职业定位工作,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内容,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自身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将思政教育作为岗位的重要职能,并且贯穿于整个工作中,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充分的将自身的中国梦的理解融入其中,践行到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细节当中;再次,高校要给予辅导员团队以高度重视,作为,民族高校的领导层,应该定期的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武装民族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中国梦的理解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为其中国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融入提供更加广阔的提升和发展空间,进而凋动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最后,辅导员也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在工作中增强见闻、拓宽视野以及更新知识,以中国梦理论武装自己,提升个人的职业修养和教育素养。

(三)创新教育手段

首先,民族高校辅导员要摒弃以往的固化教育手段,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创新和改革思政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文化的传输,也不是理论的阐述,而是实际的践行,是脱离课本的一个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辅导员队伍与学生一起探究和创新的过程,这种探究可以是理论的探究,也可以是日常工作的探究,细微到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会干部成员的选举和任免,大到对国家新闻事件的评价分析,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民族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发表各自的看法。通过这种交流式创新学习手段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了解中国梦的含义。

民族高校的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其实就是将中国梦的精髓融入到精神建设中,是中国梦内涵大额践行和体现,辅导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工程师,是中国梦在高校教育的阐述者和诠释者,民族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应该契合民族高校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梦的精髓。

注释:

①引用百度百科,词条:民族院校.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民族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