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拂处皆风景 洪山雅水即文章

2019-11-14 02:44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5期
关键词:山水生态建设

洪雅柳江镇

媒体印象:天赐洪雅七山二水一分田。瓦屋山的灵气,青衣江的净水,纯生态的美食,让洪雅人自信地喊出了“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的宣传语。确实,有森林覆盖率达90%的天然氧吧,有传承千年的“羌风楚韵”,更有新时代山水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天府后花园,名不虚传。

专家点评:洪雅是西部地区山水城市建设的典范。绿海明珠山水美的洪雅,不断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成效显著。特别是,洪雅探索实行绿色GDP考核,不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所占比例,为山区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样板。

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属成都1小时经济圈、“大峨眉”国际旅游核心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居全省前列,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洪雅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确立建设国际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区“一地三区”发展思路,以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购得称心“四心工程”为抓手,初步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荣获国家生态县、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中国宜居养生之都等殊荣。

山水林田湖得到有效保护

天赐洪雅七山二水一分田。

山水资源丰富。全县地形由西南向东北高低梯次变化,分别为高山、中山、深丘、浅丘、台地、河谷、平坝,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平坝分布在青衣江、花溪河两岸。境内主要河流有“一江四河”,分别为青衣江、周公河、花溪河、安溪河、川溪河(又名雅川河)。

环境质量优越。洪雅生态环境质量EI指数为85.4,持续为优级,为四川领先,居全国前列。空气环境质量超过省、市标准,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Ⅰ级标准,青衣江地表水质常年达国家II类标准。安溪河在2017年是全县仅有的一条劣Ⅴ类流域,通过全面整治,目前已达到Ⅲ类标准。

生态系统保护精准有效。生态红线得到严格保护,省级生态红线划定432.7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达22.81%,占全市划定面积的93.17%。周公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重点物种得到有效保护。2018年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3.73%,绿化覆盖率38.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1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41%。

城市建设依山、傍水、记乡愁

洪雅以建设休闲养生幸福地、山水田园森林城为定位目标,坚持“拥江发展、向南挺进”,完善城市规划、构建城市骨架、强化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

依江而建,天人合一。青衣江由西向东从县城南侧流过,从古至今,洪雅人依水为生、临水而居,将城市建设与青衣江充分融合。城市设计注重山水特色,城市景观总体结构为“一带五轴,七区多点”。同时加强地标节点、门户节点管控设计,加强天际线控制,塑造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严格控制靠山滨江地段高层建筑,优化城市中部形态设计,减少对天际轮廓线的冲击。

个性规划凸显旅游特色。洪雅一改城市规划“一味求大”的通病,将城市规模由原来的54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27平方公里,大量减少了建设用地,有效保护了原生态环境。规划坚持“退二进三、退工还旅、退电还水、退矿还林”,将原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和零星工业进行调整,工业用地比例从原来的34.5%下调到现在的8%,同时将所有污染工业企业全部迁出,只保留“零污染”的旅游产品加工业。规划实现了从“以GDP为主”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着力加强旅游度假、旅游配套服务功能,目的就是要将旅游培育成第一支柱产业,突出城市特色。

空间布局遵循生态发展。加强“山、水、园林”等城市风貌特色基本要素的保护和建设,尤其是“一江一河”的生态保护,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居住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城区空间组织山水田园相连,保护城市内的自然区域及建设用地边缘的河坝田园,使之与城市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田园、森林、城有机融合,独具特色的城市布局。规划山水通廊,联通自然山水,在城市内建设不同等级的生态廊道,联系城区和周边自然生态空间,形成了生态网络纵横的城市生态格局。以自然山水为分隔,将城市空间规划划分成若干组团,组团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保持紧密联系,形成有机生产的组团式城市空间。

畅达交通助推城市发展。广洪高速、乐雅高速建成通车,省道G351绕城而建,规划建设的大峨眉西环线快速通道已见雏性,城市铁路、通用机场即将启动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已成功融入了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府后花园”。

添“绿”活“水”增强城市灵性。编制《洪雅县绿地系统规划》,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绿地建设的各项指标,依托县城山环水抱的地势特色,着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城市绿地系统格局。2016—2018年开展了宜居县城试点建设,现已完成建设任务。2019年成为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县,将以公园城市建设承接宜居县城建设。

城市综合管理稳步推进。全面构建“政府统揽全局、部门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加大城镇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对城镇的全覆盖。

传承山水文化打造文旅洪雅

以文为魂加强传承。洪雅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雅女文化熠熠生辉、传承久远。洪雅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强历史古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1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在洪雅设分会场,具有洪雅特色的森林康养文化、“十雅”文化、古镇文化、道教发源地文化等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肯定。

以文为脉发展产业。洪雅通过生态文明创建,完善了城镇功能,增强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成了一批“特色小镇”。七里坪镇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首个国际抗衰老健康产业试验区,玉屏山被评为全国首批森林养基地点单位,柳江镇评为“山水养心、休闲宜居”的国家特色小镇。“雅鱼、生态羊肉、生态大膘猪腊肉、黄蜡丁、青羌九大碗、钵钵鸡”等洪州生态名食名扬全省,“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山水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住进呆萌生态房
一处山水一首诗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山水》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