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创新

2019-11-14 11:30刘怡然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大数据高职院校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网络安全》课程成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和时代要求,新形势下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两者有机结合,使其有效发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作用,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网络安全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16-02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的时代,DT就是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拥有大数据是时代特征,应用大数据是时代机遇。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以国发〔2015〕50 号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意味着大数据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一个基于技术进步的大数据时代正在走进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企事业单位有大量的敏感信息与机密信息,很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病毒攻击、信息窃取以及数据篡改;与此同时,网络实体也容易受到地震、火灾、水灾、电磁辐射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尤其显得重要。

二、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学生整体素质上仍有不少弱点,培养的人才跟不上企业和时代需求,具体表现如下几点:

1.教学内容陈旧。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但传统的《网络安全》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是网络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与有关网络安全工具和基本工作方式的综合利用,内容严重落后于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时代的潮流进步,相关教学工作和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实际发展进行创新,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同时存在重理论偏实训的问题。

2.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网络安全》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是整节课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验实训过程中,教师必须按实验实训教学大纲要求,参考相关资料设计实验实训的目标、内容、程序,学生按照教师的具体方案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地位。课程资源PPT、教案设计等内容,无法完全契合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愿景与兴趣点。

3.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才可以确保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但由于师资水平、实训设备等各种原因限制,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网络安全》课程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大数据视域下《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既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课程建设如何克服教学内容体系滞后、重理论偏实训、实训条件和师资条件制约等一系列不足,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1.制订层次化的教学内容。

在高职《网络安全》教学过程中,讲究因材施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爱好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再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教学团队制订出具有层次化特点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训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发布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不同层次的实训内容,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2.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灵活性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教学需要师生科学并有效地利用各种海量资源,充分利用微课、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进一步丰富教学设计。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可随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并分析教学工作下一步将如何改进,重点难点在哪里,并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整。教师将教学重点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创新性,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3.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营造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育人环境,构建一种以实训基地为基础,集教学、实训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而开发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事业工作需求的适合高职需求的《网络安全》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达到工程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培养的目的。同时依靠相关技术力量,解决生产管理实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学院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彰显职业院校办学宗旨,同时锻炼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最终达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共赢的良好结局。

四、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营造了“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等新型教学环境,它突破了以纸质教材为主的传统资源形态,开发了以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资源(如:智慧职教、中国职教MOOC),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生态。

现代的职业教育,教师不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与指导者,而且是教学的管理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资源、平台和技术,不断加强知识创新,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网络安全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黎斌.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

[2]桑子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家参谋,2019(17).

[3]郝兆杰,颜荆京.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机理与策略[J].教育探索,2018(6).

作者简介:刘怡然(1979—),男,汉族,湖南涟源人,副教授、高级网络管理师,潇湘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成果,项目编号:ZJGB2016267。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大数据高职院校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