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转“绿”乌金之城的凤凰涅槃

2019-11-15 05:15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七台河蓝靛七台河市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我们的黑甜甜葡萄口感好、保存期长,每年的八九月份都会吸引大批的采摘游客。他们在这里可以吃农家饭、住老式火炕,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手捧一串刚刚摘下的葡萄,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作林对记者说。

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七台河市勃利县青山乡奋斗村13户村民成立的集葡萄种植、甜玉米种植加工、民俗体验、特色餐饮、田园观光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如今还在发展完善当中,年收入在200万元左右,带动400多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只是七台河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曾经“一煤独大”、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七台河近年来持续推进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医药、先进制造、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正在加快城市转型振兴,走上一条由“黑”转“绿”的发展之路。

依托寒地黑土 发展绿色农业

七台河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以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著称。过去,这里曾被称为乌金之城,大街小巷穿梭行走的人们都以煤为生。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煤焦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以煤炭作为唯一支柱型产业的七台河逐渐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如何破解“一煤独大”的难题?成为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七台河地处完达山脉西麓,城市中心区掩映于“三山两湖”之间,境内山多林密、土肥水美。近几年,七台河充分依托寒地黑土、潜山地区的地理优势,依托四季分明、适宜耕作的气候条件,依托品类丰富、绿色营养的特色资源,坚持向生态要效益、以绿色促发展,大力发展绿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

七台河市副市长董文琴说,我们牢牢把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导向,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坚持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品种构成,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开展减化肥、减农药和减除草剂“三减”行动,大力发展绿特色有机农业,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七台河市有一种野生浆果特产,叫做蓝靛果。味酸略苦涩、形状酷似茄子的小小蓝靛果,富含有机酸、维生素、花青素、氨基酸、黄酮类成分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能鲜食,亦可作为开发产品的优质原料,提取天然紫红色素、加工果汁、饮料、果酒等。

七台河市抓住这一本地特产,精心谋划,使以蓝靛果产业为主的黑龙江利健生物有限公司成为转型突破新亮点。小小蓝靛果,成为七台河市经济转型的宠儿。

记者作为蓝靛果保健饮品的第一批品鉴者,品尝了刚刚下线的果酒和饮料。暗紫色的饮品,酸甜适中的口感,令记者感受到这种浆果饮品未来拥有广阔市场的可能。

黑龙江利健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邵长利对记者说,蓝靛果能清热泻火、散痈消肿,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且蓝靛果忍冬叶片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为此,黑龙江利健生物有限公司将原属红星林场102户职工的7500亩野生蓝靛果和蕨菜等其它林下经济作物采摘权、经营权买断。对野生蓝靛果实施保护性开发,在发挥野生蓝靛果自然生态属性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其经济属性,创造社会价值,使其成为黑龙江利健生物有限公司发展医用食品等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

在蓝靛果成为七台河市林下经济新宠儿的同时,小兴安岭特有的红松果仁依旧供不应求。黑龙江宏泰松果有限公司就是七台河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红松果仁生产加工型企业。

走进黑龙江宏泰松果有限公司,就如同走进了一座红松博物馆。厂区内两个成年人才能环抱过来、具有500 多年树龄的红松令人叹为观止;展厅内松香阵阵,沁人心脾,栩栩如生的“珊瑚世界”“百鸟朝凤”“禅茶一味”红松根雕彰显了红松文化,红松籽精深加工产品——红松籽油、松花粉、松仁油、松仁系列零食等让人相信红松的全身都是宝。

据了解,黑龙江宏泰松果有限公司年生产加工红松籽3000吨,每天生产加工红松果仁2.5吨,产品远销到美国和日本。其生产所用原料主要来源于勃利县林业局30万亩红松坚果林、周边市县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如果说蓝靛果和红松果仁系列产品的开发依托的是七台河市的山上生态资源,那龙谷农业科技园则完全是寒地黑土滋润出的农业科技企业。该科技园运用太阳能供暖热水保温技术、德国先进蓝膜温控技术、太阳能供暖一体化建筑等专利技术,打造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

在科技园区的大棚内,记者看到由袁隆平院士弟子刘东波教授亲自指导建设的太阳能一体化节能温室已初步完成,其反季节种植的高端果蔬、热带植物将成为未来的农业科普基地。该园区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园区已接待游客采摘达7200余人次,实现销售收入50多万元。

目前,七台河市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超过总种植面积40%,37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识,6个产品获得地理标识认证,同时还将打造全国最大的五味子、刺五加、黄芪等北药种植基地。

“山河一片绿是七台河城市的鲜明底色,可以深呼吸是七台河的品质特征。我们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从‘一煤独大’的局面演变为工业与服务业双向带动、传统经济与新兴经济联动发展、多个支柱产业并举、多种经济成分互竞的格局。”七台河市市长贾君说。

优化营商环境 让资本跨过山海关

手捧七台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免费制作的《七台河市绿特色食品企业及产品介绍》,万通集团董事长杜海珠连连感谢,“现在的政府真好,没想到资料提交上去才一周书就印出来了,感谢政府为我们企业做宣传。”

万通集团是七台河市一家粮食生产仓储加工贸易、物流企业,为解决该企业的货物运输问题,市政府帮助协调铁路部门将铁路运输线路延伸进企业园区,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如果没有政府帮助协调铁路部门,我们根本不可能将铁路线延伸进厂区,也不会有后来的与央企合作,真的要感谢政府为企业干实事的好作风!” 杜海珠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资源底色,接下来就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资本投向的首要考虑要素。然而,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东北这一老工业基地被资本冷落。甚至有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民间说法。

如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跨过山海关,奔向七台河”?

良好的营商环境聚人心、增信心。七台河市把持续深度优化营商环境当作首要任务,对外来投资者“高看一眼”“厚爱三分”,采取“一切围着企业转,一切围着企业干”“把麻烦留给政府、把方便留给企业”等措施,使七台河渐渐成为外地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中国供销七台河商贸博览城是中国供销集团在黑龙江建设的节点市场,建成后将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文旅项目。正是由于七台河优质的营商环境,经过多方考察后中国供销集团决定将项目落户七台河。中国供销七台河商贸博览城项目于2015 年3 月签约,同年8 月开工,总投资16 亿元,一期的农副产品交易区、百货会展区已经建成开业,二期的蓝色星空港湾也将于今年9月试营业。

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景建华说,“通过七台河商贸博览城项目,我们对七台河市委市政府风清气正、清廉务实的氛围十分钦佩,对七台河优质的营商环境非常满意!这一定会成为七台河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

与景建华深有同感地还有七台河新零售小镇进出口贸易经理刘占国。七台河新零售小镇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以新零售、新模式、新商业、新服务、新生活为理念,以跨境电商服务为核心,打造“买全球,卖全球”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旅游、商住于一体的新型商业街区。

“我们正是看中了七台河的良好营商环境,才决定投资的,这也是我们在东北地区设立的首个先锋项目。” 刘占国说,该项目由郑州保税国际提供线上技术支持,七台河新零售小镇负责线下运营,实现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东三省首家集跨境电商、现代物流、新零售三位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七台河市全力打造“让企业最满意、让群众最满意”的两最服务型政府,全力创优营商环境,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全面修复,现代煤化工、石墨烯产业实现循环发展,光伏发电、风电开发、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利用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仅仅一年的时间,七台河市500万税收贡献民营企业就从50家发展到70家。

贾君对记者说,一代又一代七台河人前赴后继、敢闯敢试抢占先机,坚持在改革开放中追求卓越,在创业创新中展现城市精神,坚持民营富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兴市战略,让这座龙江最年轻城市不仅有了健壮的体魄,更有开放与包容并蓄、沉稳与激情并存的气魄。如今,七台河政治生态好、经济生态优、自然生态美,营商环境佳,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欢迎八方来客,共享机遇、共同奋斗、共谋振兴!

猜你喜欢
七台河蓝靛七台河市
中共七台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乐享冰幸福童年
煤城七台河向冠军之城的转型路
煤城破冰
蓝靛果忍冬苗木培育与经济林营造的探讨
蓝靛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七台河市红旗镇:学党史悟思想 强素质促工作
七台河市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蓝靛金箔,历久弥珍(中国画)
蓝靛种植增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