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宏大叙事主题下的价值重塑

2019-11-16 01:18
电影评介 2019年18期
关键词:风骨学子家国

杨 会

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节点的清华人的故事。其叙事结构类似交响乐,四段在时空既相互独立又因人物关系和价值观传承而建立内在关联的影像叙事段落彼此呼应,相互支撑,共同书写出宏大历史背景下清华百年学子谱写的光华篇章。影片关于价值体系的铺陈是极为精湛的,这是众多坚守文人风骨的人文志士的生命集锦,探索真理的执着,思考国家的存亡,直面利益的诱惑。水木清华青年才俊们遵从内心的选择编织了一首义薄云天的清华赞歌,以四代清华人的既相互独立又存续一定内在关联性的时空四重奏呈现了清华的百年兴衰与个体所经历的世事变迁,以多个独立个体,如吴岭澜、沈光耀、王敏佳、陈鹏、张果果所经历的事件串联起的时代脉搏,从百年前孤独与迷茫的个体到山河破碎、胸怀家国的意气少年,再到面对战火纷争的决绝与担当,及至尔虞我诈的现实世界坚守信仰与追寻自由的珍贵。影片通过群体画像的四篇章式影像叙事穿插讲述、左右互搏,以艺术化的叙事方式阐述生命个体的家国情怀、精英意识、大学精神、文人风骨,以及对于信仰与自由的追寻。

一、家国情怀,精英意识

(一)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源自“家国一体”的思想,而其最为核心的内涵就是《礼记·大学》论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即个人与家庭、国家以及世界是关联性的有机整体,个人是超越个体利益诉求的存在,从整体和全局高度思考其与家国甚至天下的关系,家国情怀指向生命个体对于国家的意识活动以及情感认同的总和,是生命个体对于家庭、国家的认同与依恋,其内涵与个体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道德观等直接关联,体现在生命个体与国家关联互动的各种文化形式之中,展现于个体对于国家的主权、发展、强盛等各个方面的认知,显隐于个体心系天下而无私奉献的行动之中。西南联大融合了北大、清华、南开的办学理念以及文化传统,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传承并积淀下“刚毅坚卓”“自强不息”“苦干实干”“独立自由”等文化精髓,锻造了“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1]的家国情怀。史料记载西南联大的读书生活极为艰苦,却没有一位学子被这样的艰难打败。在困苦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做学问的热情,做人的坚毅,仁爱的心态,爱国的热忱,诸多优异品质都在西南联大师生面对现实境况的身体力行中持续展现。教授们在击打着铁皮屋顶的雷雨声中,与学生静坐听雨;防空警报拉响之后,师生们相互扶持,抬着教具奔赴防空洞。炮火声中,杨钟健教授在山脚下讲解着恐龙的缘起,闻一多教授通过《离骚》阐释着儒者的德行;吴岭澜教授则用泰戈尔的诗歌为学生描绘出诗性之境的美好。影片以流淌于中国人文化脉络的“真诚、正义与同情”引领观者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以注入文化精髓的“忠、孝、义”荡涤观者的精神世界,借助影像描摹出一群未曾因战火生活而丧失精神追求的学子,努力以知识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也努力以自己的行动改变着祖国的命运。影片镜头聚焦于困境之中师生群体坚持正心修身、建构精神家园的行为,启发观者深思师生行为背后隐匿的内涵意蕴与人文追求,引导观者对于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国家安宁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影片中所展示的家国情怀于莘莘学子的血脉之中,更体现于沈广耀悖逆母亲心愿的誓死奋战、梅贻琦校长亲自将儿女送往战场的决策、大林小林等学子走入一线战场,众多投身于保卫祖国、不畏牺牲的清华学子们以同仇敌忾、患难与共的爱国精神,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守护身边的群体,家国情怀穿越历史时空,描绘出清华学子群体内在的爱国情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彰显清华学子们的理想信念与崇高人格。

(二)精英意识

精英意识源自独立个体内在的品质追求,与怀特海在《思维方式》中提出的“重要性”一词紧密关联,精英意识与个体对于现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问题的敏感性直接关联,亦与处理重大问题时的位置、意识、责任、道德等直接关联,具备精英意识的个体往往具有超越个体认知局限的博大胸襟,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大义、生存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层反思,并做出契合时代语境、符合公民利益的价值选择。影片中不同时代的清华学子的精英意识与其超越历史语境限制的精神层面升华直接勾连,而这恰恰与个体的选择这一哲学命题相关,现实世界的生命个体囿于认知的局限以及现实情境的限制,往往自甘沉沦于斯,随波逐流,但有着自我思考与判断能力的个体往往能够挣脱世俗利益、个体情感的藩篱,遵从历史或时代的重要性选择,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因而,电影在强调精英意识的同时将之与个体的认知、选择以及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关联,清华人用自己的生命拯救芸芸众生而非独善其身,精英意识因个体对于“存在价值”以及“重要性”的正确认知以及与之关联的选择而得以凸显。广东富家子弟沈光耀在面对祖训的教导和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选择以真诚、正义、同情去保卫祖国,守卫大众的责任担当;时任教务处长的梅贻琦对于吴岭澜的循循善诱与谆谆教诲,引导其独立思考,寻找并发现自我的人文精神;曾经为了个人发展而放弃恋人的李想医生在关键时刻决然放弃生命,救下战友的自我救赎;张果果在利益冲突中坚守道德底线,遵从内心的自我成就……超越世俗樊篱并将大爱洒向人间的清华学子们的选择恰恰从人性深处折射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英意识。

二、大学精神,文人风骨

(一)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依托校园文化、历史传统与学校特质整合抽象出来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大学历时性文化体系的价值精粹和信念凝聚,是“大学深层文化意蕴的集中凝练的反映,体现出大学在一切行为、观念中的主导意识的价值取向”[2],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是文化体系内在品质的呈现,又是师生学习活动意义的凝聚。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探究生而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既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涵养,又注重学生逻辑体系的生成,更注重学生精神气质的锤炼。力图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坚强意志、真诚勇敢、无私奉献、纯粹专注、自律自强、探索真实、捍卫真理、追求理想、造福社会的人。“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3]大学精神以其卓越的影响力引领大学发展、社会进步,并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水木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学精神不仅给学子与老师留下了精神上的宝藏,更给中国教育树起了一块丰碑。在一幢幢茅草房铺满的西南联大校园,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和人文情怀被刻画,流传至今。他们和这所学校一起,成了中国人的脊梁之一。清华的教授们不仅携文化之美教书,更以内在的智慧之思育人,启发学子深思自我价值、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引领学子在精神的世界孜孜不倦地探究,引导观者寻找乱世之中的原初本我,进而建构出与个体内在意识关联的“真实”,也即梅贻琦教授在影片中所阐述的:“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吴岭澜教授所论及的“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空军教官所阐述的“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众多清华学子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追问生命本质,以德行之善照亮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灯塔,并以理想之光点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二)文人风骨

什么是风骨?《辞海》解释:“风骨,品格,骨气。”[4]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是以怡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5]这就意味着风为情志的外在表现、骨为文章的文辞骨力。“风骨”二字一开始是形容书画与文学评论,但后来,一个人的志向、精神、人格以及抱负,皆可由“风骨”二字概括。“风”侧重于“情”,用之于人,也即是说一个人的气质、风度。而“骨”侧重于“理”,用之于人,也就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内容和逻辑思维活动。[6]这就意味着文人风骨与个体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以及精神追求直接关联,它指向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生存意境的敞开与呈现。西南联大的文人风骨,可以从影片叙事段落中有所领略。即使在战乱年代,清华师生们也从未惊慌失措,四散逃开,教师引领着学生在战火纷飞中以从容不迫的状态投入学术研究中。及至逃避流弹之时,师生携手、互助友爱,以仁善之心扶持百姓,并以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战时生活。而当战火再也容不下一张课桌时,则师生奋起,全员投入硝烟之中保家卫国。清华师生们以其独特的潇洒自信、踏实坚强的精神坚守民族大义,将个人生死与国家命运连接在一起,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现当今的清华人张果果则在现实世界的诱惑与困扰中选择了人格独立、维护生命之尊严,尽管战火中前赴后继为国家而牺牲自我的英雄年代已经渐渐远去,但心系众生、舍生取义、恪守自我的文人风骨,依旧静静地存留于这片中华大地上,它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基石,引领人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永不停歇地前进。

三、坚守信仰,追求自由

(一)坚守信仰

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哲学所界定的信仰与个体强烈的信念,对事物的固执信任直接关联。信仰是生命个体内生的精神力量,存在于个体的内心,与个体的心理体验、情感共鸣以及生命体悟直接关联,是生命个体与神秘的信仰对象融合为一体,从而达到天、地、人、神合一的神秘、敬畏、庄严乃至神圣的整体状态,更是超越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的超验性建构,通过生命体的个体行为呈现其追寻世界的本源,反思存在意义的意识,展现其对于世界主观化的渴望与超越现实桎梏的美好期冀。马塞尔也提出:“只有经过内心的自我意识行为才能够达到真理。”[7]就信仰的价值而言,克尔凯郭尔和马赛尔以个体为生命之流的起点,从非理性主义视角诠释了神秘的内在世界对于个体存在的决定性作用,个体内在世界处于生成与变化状态的信仰、信念、情感、情怀、思考、选择决定了个体的行动实施,并由此决定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影片以大量的隐喻呈现“信仰”,富家子弟沈光耀在牺牲时对于母亲不舍与决然拯救战友的“回家”之旅;悲痛丧子的母亲对于前来哀悼的学子敬上莲子茶的深层期待;乡村的受伤牧师带领一群忍受饥饿折磨的儿童吟唱赞美诗的精神之歌;在利益博弈白热化的当口毅然拒绝上司请求而不忘初心的良知坚守……影片从不同视角映射了整个中国民众的信仰问题,无论是面目狰狞的岁月还是负重前行的人生,信仰无疑为近乎失去希望的人们注入了动力,它以精神层面的辉光引领着陷入绝境的人们通过互助与自救坚定地活下。影片选取了与人们紧密关联的生活事件作为叙事主题,串联起西南联大学子们的信念与信仰,并在坚守信仰中播种希望,从而超越生命沉沦的日常生存状态,抵达至神圣而崇高的理想之境。

(二)追求自由

自由最早出现于《周易正义·讼卦》:“是为仁义之道,自由于己。”[8]在西方理论体系内,自由率属于哲学范畴,也是广泛存在的生活现象,指向生物体在自然规律范围内一切不受约束的行为,自由是生命最为本质的存在。从非理性主义哲学视角而言,自由与生命个体的意志、情感勾连,人应张扬自我、拥抱激情、释放意志,人的本真生存就能体现人的自由,人生的价值就在人的自由行动之中,人幸福的真谛也在于人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基于主体性哲学的自由指向个体通过自律、法治等内外在因素的有效制约,藉由诗意的表达、哲学的思考、艺术的想象等多种方式在精神层面的翱翔。上述不同视角下对于自由的阐释在清华学子身上均得以展示,正如影片中泰戈尔面对众多清华师生在大讲堂振聋发聩的演讲所阐述的:“我问你,也问我自己,我们各民族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的民族里拿出来的?你知道自己的内心吗?你知道自己的文化吗?你们史册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自由之思想恰恰是个体在现实世界中以独立的精神切入关于个体、家、国、世界、宇宙等多重关系的深层思考,以及对于过去、现在、未来时空中生命存在状态的哲学思考,个体在这些个性化的思考中进行价值选择,最终在超越现实世界局限的本真化存在状态中跨越至自由境地,继而自如地穿梭于现实与理想之境,并在此往返之途中藉由事物表象触及与存在关联的本质,感知世界的真实,抵达真理的高地。至此,清华学子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引领生命个体体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超越了现实世界迁徙旅程的劳苦,跨越时空界限,穿透现实生活的表象而抵达至精神自由之境。

结语

现实世界中,“与自我有关但同时与超越有关”[9]的存在本身是抽象的,因而也难以仅仅借助抽象的语言实现直接交流,这就意味着真理的表述存在着必然限度,基于此,关涉存在的真理惟有经过存在者才能够得以展现,也即生命个体的存在惟有经由生命体存在于世界中的基本状态才能够被观者领会并接纳,也即惟有通过源自现实世界中生命体现于个体日常生活的外在的行为、动作以及内在情感、思维等生命活动展示出与个体存在关联的本真状态,观者才能够通过“存在与存在者这一不可分割的统一体”[10]而不断接近纯粹而抽象的真理,因为“存在于真理之中,无止境地远远超越自身,然而又在生成中显露自身。”[11]因此,影片试图从作为事实集合体的现实世界里活生生的事实出发,通过生命个体链接的具体生活现象诠释与个体存在勾连的人生选择、精神追求、价值意义、信仰等问题,陈述个体处于现实世界之中的存在状态,解读人类存在于世界的价值选择,引领观者传承家国情怀、精英意识,了解大学精神、文人风骨,坚守信仰、追求自由,最终能够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猜你喜欢
风骨学子家国
研以一文章,读出千风骨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家国两相依
杏林组曲·学子赋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略谈“家国情怀”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