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玉麒麟哲贵

2019-11-16 05:40李伟长
西湖 2019年11期
关键词:福楼拜小说家温州

李伟长

就像很多故事一样,在见到哲贵本人之前,就听过不少关于他的传说。说得最多的,倒不是小说,而是酒量。传说嘛,总是主业之外的趣事,譬如传他千杯不醉,喝酒时稳如泰山,举杯之势又如何自如轻盈。听得多了,不免好奇,这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写作者总是多种身份融合的,一个饮者,一个小说家,还有作为朋友的样子。通过小说作品去了解一个人,和通过传闻去想象一个人,看似南辕北辙,却也有意外的殊路同归。

在《上海文化》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我终于见到了哲贵真身。下午会议进行到半途了,悄悄然进来一个瘦高个,小平头,戴着眼镜,一对大眼睛,从镜片背后透着精光,颇有点练家子的感觉。他在摆着哲贵名字的席卡边坐了下来。这就是哲贵,与我想的倒是不差。坐下来后的哲贵,倒是安静,气定神闲地讲了一个故事,与会议主题“世界文学”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这个故事哲贵讲得慢条斯理,缓慢有致,乃至讲得超时了,也没人提醒他。小说家讲故事,总有这个本事,虚构中带着真实,让人沉浸其中却又难辨真假,也无暇分辨真假。看着瞪着两只大眼睛的哲贵,轻声细语地讲着温州人在意大利的故事,我瞬间有些恍惚,似乎遁入了另一个时空。

他蓦然让我想起梁山泊上的一個人物,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真是太奇妙的思维穿梭。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想起卢俊义来,按说两个人的形象相差很远。玉麒麟生得高大威猛雄壮,哲贵高是挺高的,但精瘦,肯定没有玉麒麟的肌肉多,也未必有他的财主气势。看着哲贵的眉眼,我找到了答案。水浒里这样形容卢俊义的长相,“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双目炯炯,两道浓眉,不正是哲贵么?细细打量温州的玉麒麟,正是浓眉大眼让人印象深刻。我一直有个执念,阅读一个人的眼睛,可接近理解一个人的品性,无论是释放光芒的,还是黯寂的眼神,都与他的心智、品性相连。那些卓越的小说家从来不会放过一个人的眼睛。它就像一个深渊,可以放进去无限多的内容。如果哲贵是一个小说人物,那么在小说生活中,如何写他的眉眼对小说家是一个挑战。

卢俊义的眼睛端正大方,闪耀着光,与他的性格相近,是水浒中最接近于神的人物。哲贵应该是一个凡人,对此我不敢贸然断定,但猜想应该没有玉麒麟的财势大,毕竟卢俊义身边有一个花儿一样的仆人浪子燕青,而哲贵半个都没有。至于枪棒功夫,卢俊义号称马步军天下第一,不仅自己能征善战,还能教授徒弟。燕青的摔跤本事就是卢俊义教的,李逵不听话就摔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年代不同,哲贵没机会学习十八班武艺。不免猜想,倘若哲贵出现在梁山,会是怎样的一员虎将?还是一个出谋划策的书生?说了这许多的卢俊义来比哲贵,只是一种意会在心头泛起。男人身上是有气象的,哲贵身上有玉麒麟的气象。

初见哲贵,免不了寒暄叙谈,忘了具体聊过些什么。颇为气馁的是,任我怎样表现,在哲贵面前,我都像一个跟班的小弟。哲贵不发一言,看着就像大哥。气场这事,还真的存在。于是自我安慰,哲贵年纪比我大啊,不,是比我老,尊老不是应该的么。如此也就心平气和了一些。见哲贵之前,我读过他的绝大部分小说。听着很硬气,事实是,哲贵写得不算多,读完真不是难事。问题随之而来,读过他的作品,见到这个作者,总免不了会胡乱寻思一些问题,他的作品从何而来,哲贵为什么会写温州的商人,他的写作还会走向哪儿?

我后来写过一篇关于哲贵小说的评论文章,发在《上海文化》杂志上,是“定海神针”组合张定浩、黄德海两位约的稿,责编是木叶。当代文学评论的很多事情都与他们有关,关于哲贵的不少信息都是黄德海告诉我的。我断断续续写了一个多月,攒成九千来字。发表后就结束了,没上传网络,知道的人就少,哲贵也是后来才知道我写过这样的评论。因为写文章,作品就读得细致,有的地方还要读上几遍。哲贵是个老老实实的小说家,心思不在小说的形式上,全在小说的人和事上面。小说为何的思索,更多地让位给了小说何为。哲贵用小说发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生活,指向两点,钱是怎么赚来的,生意怎么做成的?二是成为有钱人之后的精神生活会有危机么?关于钱怎么赚来的,哲贵的小说基本使用了相当篇幅来叙述这个切口,譬如制造打火机的构造,马桶的冲水原理,私房菜的生意经,以及眼镜的制作工艺。这些都是迷人的小说局部,可以视之为哲贵小说的标志,是他那双明晃晃的大眼聚精会神观看世界时所获得的投射。我喜欢这些局部,这部分内容在当代小说中是稀缺的,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早期的哲贵。哲贵用小说在解财富之谜,也是在解一种生活之谜。

有钱人的精神状况是哲贵打量的“水浒世界”,是一种真实的推测和想象。好汉们上了水泊梁山之后的精神生活,多是模糊的,有着大量的空白。但凡是人,无论好汉还是孬汉,不可能没有日常生活,不可能没有精神生活,只不过水浒英雄人头太多,难以个个照顾到。哲贵到底有多熟悉有钱人的生活,我不能确认,但我想哲贵人在温州,肯定认识很多生意人,也肯定知道很多生意人的故事,知晓他们的幸福和焦虑,不然仅凭道听途说来的信息撑不起一篇又一篇小说。对他们在想什么,经受怎样的内心风暴,哲贵给了小说家的一瞥。就这一瞥成就了哲贵,也成就了一种文学想象。当代文学善于写穷困潦倒,大概和大部分写作者的处境有关,普遍经历过穷的时刻。哲贵写的富贵,比想象中真实,不是农妇梦想的皇后多吃两张饼。生意人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尤其是温州商人,他们身上有着时代的烙印,也流淌着地方经商传统的基因。我倒是想哲贵继续扎下来,就温州商人多写几部厚实的长篇小说,比《猛虎图》再厚重一点,结构更多线一些,人物更多一些,在纸上重建信河街的经济生活。没有什么比经济生活更能洞悉时间以及时间中人的秘密了。写透一条街上的经济生活,就是写透了与人相关的欲望、道德和人性的下坠,这便是最好的文学了。我喜欢哲贵的《猛虎图》,是因为我渴望知道,温州如何一步步变成了今天的样子,未来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影响的焦虑不止发生在诗歌和文章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写完关于哲贵的评论文章,一直没有给他看。一是不好意思表功,二是隐约觉得没能触及到更为真实的哲贵,本应该走得更远一些,文章也就成了自言自语。哲贵的小说比我想象中要更复杂,一个懂得经济生活的小说家,其精神世界之辽阔、沉郁难以揣测。哲贵塑造的空心人商人形象比我所理解的要更为幽深和灰暗,接近于一种普遍的存在。文学评论不应该是揣测,评论家不是算命师傅。一个小说家在生活中可以是天真的,在小说中必须是世故的,是叛逆的,是感伤的,甚至是无法无天的。评论家如果不能辨别小说家的天真和感伤,就难言完成工作了。

许多关于哲贵的传闻,一件件都变成现实,比如酒量和酒品,再比如他的好人缘。再后来依然是黄德海的张罗,我和哲贵有过一次对话,关于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书是哲贵挑的,对话题目是我取的,叫做《理解一个窝囊废》。

这次对话颇为神奇,断断续续谈了两万来字,没怎么谈包法利夫人,谈的都是包法利先生,那个灰头土脸的“窝囊废”。在这次对话中,我知道的关键信息是哲贵对福楼拜很是尊崇,称福楼拜为老师。言下之意是向福楼拜学习了很多,对福楼拜在这部长篇小说中的匠心设计表示了赞叹。福楼拜当然是一个大师,思路精巧缜密,对小说人物命运的走向也有着匪夷所思的准确计算。这次对话使我对哲贵的感知变得更为亲切。一个小说家谈论小说的方式和兴趣点,有时候会比他本人的小说作品更打动人。

哲贵近期的小说创作似由商人群体向外散开,信河街更为日常的生活也进入了他笔下,由此我有个大胆的猜想,哲贵还会写一个更大部的长篇小说。这当然只是一个猜想,更准确地说,是我这样一个新入行的出版人的猜想。要是哲贵有了新长篇选题,出版江湖将会掀起一阵抢稿大战,那里头肯定有我一份子,即使没抓着鱼,也要把水搞混。

猜你喜欢
福楼拜小说家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楼拜的『笨学生』
难忘九二温州行
福楼拜叙事艺术探究——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