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置点上党旗更红

2019-11-17 04:03付松
当代贵州 2019年45期
关键词:党旗易地党组织

文_付松

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四场硬仗”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贵州样板”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接近尾声,搬迁安置的后续发展和综合治理也全面推进。

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精准发力,聚焦重点、突破难点,让广大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过得顺心、充满信心、坚定决心。

搬迁群众安置在哪里,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员身影。为了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全省各地在安置点上合理设置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做好搬迁群众的“婆家人”。搬迁群众大都来自不同的村寨、不同的乡镇甚至不同的区县,搬到陌生的环境后,就业压力、身份认同、情感融合等问题随之而来。安置点党组织要下足真功夫、做好“婆家人”,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龙里县冠山街道奋进社区通过建组织体系、建管理体系、建服务体系、建帮联体系及就业进单元、文化进小区、管理进单元、政策进人心“四建四进”机制,依靠党员力量、先锋带头、村干合力、楼栋长配合,形成奋进服务新样板,有效解决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培养比学赶超的先锋队。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针对部分搬迁群众不勤劳、不理解、不会干等问题,社区党组织要通过抓党建引领、抓思想发动、抓干部真帮、抓党员带头等方式,全面开展志智双扶,斩断贫困群众思想上的穷根,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安龙县蘑菇小镇通过打造“先锋驿站”,创新设立上百名公共服务员、就业指导员、文化服务员、社会治理员、党建指导员“五员”工作队伍,充分利用机关、企业、公益组织等服务资源,由社区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牵头,分类组建医疗卫生、环保宣传、法律援助、助残助老、济困送暖等服务团队,激发搬迁党员的模范作用,唤醒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展示比学赶超的精神风貌。

鼓励搬迁群众争当干事创业的新市民。搬迁安置点党组织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搬迁群众的主体地位,逐步转变从“包着办”到“领着干”的角色定位,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和有能力的搬迁群众领办、创办、协办规模种养基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搬迁群众争当干事创业的新市民。七星关区白杨林街道坚持以“大党建”为统领,围绕“五个体系”建设总体要求,重点在培训就业和服务管理上谋思路,创新探索以“创办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深化‘六个聚焦’”的党建“1+6”工作模式,解决好群众就医、就学、就业、创业等问题,统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广大搬迁群众以强烈的感恩之心激发强大的奋进力量,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市民生活。

安置与安心并存,安居与乐业同在。在全省各地的安置点上,一面面党旗更红,一枚枚党徽更亮。

猜你喜欢
党旗易地党组织
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党旗飘飘
亲吻党旗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党旗高高飘扬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