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贵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9-11-17 07:31李少波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增加值贵州省高质量

2018年,贵州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70.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制造业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达到75%,占GDP比重约为25%左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差、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差距。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9年经济工作的七个重点工作任务,第一个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作为立国之本和兴国之器,制造业在实体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环节。

贵州制造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当时国家在贵州省布局以航空、航天、电子为主的三大军工基地,奠定贵州省现代工业的基础。到上世纪80年代,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一度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8%,成为贵州省工业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2018年,贵州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70.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制造业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达到75%,占GDP比重约为25%左右。

推动贵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通过大数据+智能制造和创新驱动,实现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建议在推进“千企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政产学研金相结合,推进贵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智能制造研发及应用示范工程。

二是要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相融。建议实施以制造服务、个性化定制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实现模块化设计方法、个性化定制平台、产品数据库的不断优化,形成完善的基于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企业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统筹与异地共享,建设制造需求和制造资源高度优化的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在研发、生产、测试等环节实施过程中跨界、跨区域协同;构建智能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能源监测、预测、节能优化;建立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与云服务系统,实现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务。

三是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互联网+等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并整合资源,按照国家布局,积极抓紧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布局与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又服务贵州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要大力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国家发展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制造相关行业就业的毕业生约占全部应届生的1/5左右。无论是“制造强国建设”还是“新工科”建设,都把“创新”作为关注点,如何在制造业人才培养中大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机械工程类专业担负着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相关战略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任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历史使命。

五是要营造优质的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真正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良性环境,更好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财税金融、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鼓励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在学习和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增加值贵州省高质量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