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务新媒体发展及建议

2019-11-17 14:19◎张
新闻前哨 2019年8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政务运维

◎张 均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已成为湖北省政府系统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服务群众办事、回应社会关切、强化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客户端等政务新媒体平台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政务工作的新常态,许多政府部门也把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务信息的首发渠道。但随之而来的是,全省政务新媒体发展质量的良莠不齐。本文通过分析全省政务新媒体基本情况及取得成效,提出问题,给出意见建议。

一、运行状况及成效

整体上看,新媒体已成为湖北各级政府部门对外宣传、推行信息公开、开展网上互动、联系服务群众、强化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和平台,有效填补了传统主流媒体宣传领域不足的短板,对转变政务服务方式、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类特点:

(一)制定规范、压实责任,牢牢守住运营底线。为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性,我省大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建立了规范的工作程序,由相关宣传部门或办公室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及信息发布和审核工作,对发布内容严格把关,重大信息的发布由分管领导签批。部分单位还将政务信息发布及互动情况纳入单位考核内容,积极推动政务新媒体工作开展。

(二)“双微”发展势头良好,传播形式屡显创新“爆款”。从统计数据来看,全省超过九成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微信和微博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占比超六成。双微平台的发布数量、评论转发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平台,已逐渐成为我省政务新媒体的主流发布平台。如省直部门新媒体中,“湖北省教育厅”与“湖北省招办”官方微信平台连续多年权威发布高招批次线、投档线、投档征集志愿公告、招生计划等信息,多次出现10万+阅读量的文章。

除双微平台外,各政府部门还积极加强同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百度、抖音、长江云等国内及省内知名网络平台的合作,借助不同平台优势,实现信息多层次全方位传播。其中,省审计厅组织全省118家审计机关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整体入驻“今日头条”矩阵,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政务新媒体矩阵。

(三)互动功能模块逐步入驻新媒体平台,政务服务性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我省一些政务新媒体,已通过设置各类互动式服务功能、网上办事接口,初步为民众提供更加精准、细分、便捷的政务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省食药监局“楚天食药通”微信公众号,融合各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四品一械”的抽验信息及时曝光,公众可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对食品药品进行安全追溯、许可查询、网上投诉举报和监督点评。部分政务新媒体在开辟“网上调查”和“意见征集”功能业务中也取得明显成效。省农业厅2016年联合省政府门户网站编辑部、“湖北发布”网络平台共同举办“湖北省十佳职业农民”网络投票微活动,参与人数达27.5万人。

(四)越来越注重新媒体平台在突发危机应对中的作用,权威引导网络舆论。新媒体用户社群化倾向,为政务新媒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新媒体舆情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省多数政务新媒体在面对突发网络负面舆情时,能迅速公布客观事实,并根据事件发展和工作进度发布动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今年6月,武汉某大学附近一餐饮商铺因液化气泄漏发生燃爆,武汉市公安局通过“@平安光谷”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有效遏制恐慌谣言蔓延,牢牢把握舆情走势的主动权。

二、存在问题

作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省政务新媒体快速发展,账号数量、粉丝人数、服务领域不断增长与扩大,但部分政务新媒体与国办要求相比,与社会公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发展不均衡、政务服务实效性不够、媒介素养和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互动回应能力不强等方面,导致部分平台出现定位不清、重建轻管、覆盖不均衡、发布质量参差不齐、沟通渠道不畅、传播效力不足、舆论引导力不强等问题。

(一)平台繁杂难以形成合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全省政务新媒体类型较多较杂,运维方式上包含自营、外包、半外包、入驻第三方平台等,运维主体包含本级、本级内部部门、本级下属单位和部门等。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多数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处于混乱无序状态,部分整合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上的政务新媒体,政务性被瓦解、淹没、消融,专业性及传播力、影响力都严重不足。同时,还有部分含“湖北”或市州名的微信公众号,未经官方认证,打着各类政府部门旗号,混淆视听,发布来源不明的信息,影响政府形象,带来安全隐患。

(二)运维缺乏制度化管理,“重建轻管”现象普遍。随着新媒体平台的爆发式增长,政务新媒体开办门槛日益降低。目前,我省对于政务新媒体平台的日常监管没有统一标准,政府部门、宣传部门、行业部门多头领导,形成监管不到位、运维不专业的局面,发展后劲不足;多数主办单位没有详细的政务新媒体运维方案和远期规划,“重建轻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发布机制不成熟,缺乏精准定位,在内容和形式上盲目模仿、简单应付、缺乏原创,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出现开设账号后少发布甚至零发布的现象。数据显示,占政务新媒体总量九成的微信、微博平台,平均每天发稿量分别为1条、0.6条,其中,省直部门每个平台每天平均发布量2条,市州每个平台每天平均发布量不足1条。

(三)多数平台影响力有限,政务服务性不足。重媒体性、轻政务性,“爆款”作品多为单向传播内容,有的平台甚至大量发布非政务性内容;重发声、轻互动,“自发声、慢发声,弱回应、无回应”现象普遍存在,对后台留言@内容大多置之不理或答非所问;重信息、轻服务,政务信息独占性和公共性特点发挥不足;重发布、轻实效,多数新媒体平台仍存在内容单调、形式陈旧、传播不广、黏性不强等问题。

(四)从业人员的采编及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政务新媒体由本单位专兼职人员或服务外包方式开展运维。跟服务外包相比,专职人员虽然业务更熟悉,但媒介素养和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兼职人员更难以在时间、精力上满足新媒体运营需求。而受经费制约,服务外包或外聘专职编辑,会因待遇低、人员流动性大,综合运维能力更难以提高。

(五)发展态势不均衡,“一主两副”区域和民生关联度高的部门运维效果较好,其他地区和部门运维基础较弱。从地域来看,武汉、宜昌、襄阳、黄石等地已初步建立发布审核、人员配置、软硬件设施配备、安全保障等机制,为政务新媒体运管奠定了良好基础。省直部门中,多数与民生关系密切、行使重要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和部门也安排专人负责新媒体运营。但仍有不少政府部门受传统思想、人员经费等因素影响,对新媒体作用认识不足,“不会用、不敢用”的情况依然存在,导致全省政务新媒体整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三、意见建议

(一)出台政务新媒体管理指导意见。类比《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制订政务新媒体管理规范,从规划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标准、品牌培育等方面作好顶层设计。

(二)加大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培训力度。针对政务新媒体从业队伍“本领恐慌”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政务新媒体人员参加中央、省级专题培训和业务交流,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三)建立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日常监管机制。围绕信息质量、发布时效、传播效果等建立健全政务新媒体考核评价体系,对运营效果较好、有良好社会影响的政务新媒体予以表扬,并推广其先进经验。对维护能力弱、实际效果差的政务新媒体予以关停,避免出现“遍地开花”、开而不管的现象。

(四)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新媒体发布平台。由省级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新媒体发布平台,集纳各级政府部门进驻,形成全省政务新媒体一盘棋格局,同时入驻国务院政务新媒体平台。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政务运维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