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相伴成长

2019-11-17 02:26郑爱
赢未来 2019年5期

郑爱

摘要:《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在幼儿园里,搞好家园共育、赢得家长支持也是作为幼儿园中必不可少的。我园高度重视家长工作,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相互信任;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理念共享

1相互信任。是家园携手的前提

1.1入园前。建立初步的沟通和信任

新生入园前,我园对即将来园上学的幼儿进行开放,家长可以带着幼儿到园进行参观,如小树林、小菜地、操场的大型玩具、教师的区域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消除其陌生感。同时家长也可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园的保教措施、理念引领等,通过交流分析家长担心焦虑的问题,及时消除家长内心的顾虑。

1.2入园后,结合家长类型特点,真诚换信任

对于事无巨细、爱嗦的家长,我们要耐心倾听、细节关注,事事想在家长前面;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闹,自己也陪哭,需要我们多与家长沟通,稳定家长情绪,及时通过不同的形式反馈孩子的变化。面对家长,我们要给予理解,做好配合,用工作的透明化赢得家长的信任。

1.3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不仅包括幼儿的姓名、特点、爱好等,还有幼儿的整体介绍、家长寄语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准确把握每位幼儿的特点并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也让家长的顾虑消失,同时幼儿也会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1.4爱的座谈会

学期初第一周召开全园家长会,首先让家长了解新生幼儿再园学习生活片段,然后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本学期的计划,传达本班教育工作的情况、讨论有关幼儿的个别问题或教育问题、向家长提出要求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是家园共育的一座桥梁,也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进程与效果,同时是与家长的一次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为此,开家长会对家园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学习,家长之间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使家长会充分地展示它的作用。

1.5網络交流群

为了让每一个幼儿都更好地得到照顾,建立了QQ群,家长、老师们在qq群里能自由畅聊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总能比较及时、快速地解决到家长们的困惑,同时拉近了家园的距离,还让家长更加的信任,从而形成家园合力。。

2理念共享。合力共赢的基础。

2.1幸福图书接力跑

为了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我园开展“图书漂流接力跑”活动,首先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幸福书包,每周五幼儿把图书带家,让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阅读,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了解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2.2爱心书社

阅读作为我园的特色,为了让家长齐阅读,在慧爱林里创设了“爱心书社”,在接送幼儿时,家长可坐在小长廊里读书,或是带回家阅读,也可将自己有意义的书放置爱心书社,供大家一起阅读,通过读好书,转变理念,激发了家长的学习热情。

2.3亲子活动

户外活动的开展,为锻炼幼儿身体各项技能的发展,梅花桩、跨栏、飞镖、沙包、毽子等户外器材,都是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的。为了让幼儿体验生活,亲近大自然,家长们积极来慧心园进行播种、施肥、松土等,让孩子们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体验收获的快乐。还有亲子游戏、亲子创意画、六一演出、元旦晚会等,直接具体的亲子交流活动,让家长们有了理念上的转变。

教师和家长是朋友,家园之间是亲邻,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如:让家长走进课堂,直接进行交流。有幼儿总爱看手机、看电视,家长在家根本阻止不了孩子,因此,把在医院工作的家长请到课堂上来讲解,这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知识,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幼儿园的温暖。参观奶牛场、消防大队等,都是家长主动联系,让幼儿学习课外知识。

3融合互动。共同成长的保障

3.1培养幼儿主动大方的性格

在和家长交流沟通中,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胆子很小,和在家里的表现不一样。如在家终日喋喋不休,爱说话或到园后内向,不爱说话,或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内却说话很腼腆,甚至不自信等等,我园开展了“故事大王”比赛,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熟记故事的内容,在通过班级的海选,参加全园的故事比赛,这样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让幼儿大胆展现自己,培养、激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挥他们的个人特点。

3.2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为了让幼儿有小主人翁的意识,我们会给幼儿布置课外作业,回家以后帮爸妈拖地、擦桌子、洗脚等力所能及的事,或让家长当老师,让幼儿复习今天学过的知识等,并给予及时的鼓励,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

3.3家长学习、家委会的创设

我们还会利用开展家长学校、家委会等,通过交流不仅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在园中的一些情况和班级的一些活动,还让教师了解了幼儿在家中的一些情况,以及通过同样的问题如何去教育、引导幼儿。在互动中获得了双方的教育信息,使家长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近,从而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