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11-18 01:55
环境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

“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致贺信中指出。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研究力量分散、成果产出零碎、转化应用不足、供需矛盾脱节等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我们加快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水平。要在推进平台推广应用、完善平台内容功能、强化平台运行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近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会上提到。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污水治理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干净整洁的要求,把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污水治理工作抓紧抓实,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农民满意、农民受益的‘民心工程”。

—10月18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现场会上强调。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一周年之际,建成‘连樟村生态环境监测站、生态气象观测站,并授予英德连江口麻竹笋‘岭南生态气候优品称号,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和务实举措。进一步加大对连樟村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服务指导连樟村做好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努力将连樟村打造成农村环境治理典范和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9月26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周德全到英德市连樟村调研时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超过100部。‘七五普法以来,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法制部门配合省人大制修订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10多部,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普好法、用好法,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持久战的根本之道。”

—10月24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现场评议会上指出。

11月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广东省2019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涉及已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控排企业242家,以及已建成投产但未纳入管理或计划2019~2020年建成投产的项目企业37家。根据《方案》,2019年全省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为4.65亿吨。

截至今年10月中旬,广东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共核查出“四乱”问题7512宗,已整治销号7462宗,销号率99.3%。全省共拆除非法侵占河湖建筑物6299栋,清理出非法占河面积1374万平方米。

10月22日,2019年全省市县生态环境局长岗位培训班在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开班,来自全省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及所辖分局的领导共计96人接受为期4天的脱产培训。培训班紧密结合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中心工作和基层环保干部履职需求,专门组织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就“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执法、环境保护督察等进行授课。

佛山市禅城区环保部门透露,自今年出台推动企业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补助办法以来,截至10月16日,已有9家企业获得治理补贴共计超过190万元。据悉,该办法补助对象涵括工业、餐饮、汽修和家具等行业,补助限额最高可达200万元。

东莞市黄江镇近期密集开展环保突击检查。10月13~21日,梅塘社区联合应急管理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分局、消防大队、供电分局等部门持续对辖区“散乱污”、无证照企业进行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共出动46人次,累计共检查工厂企业248家,查封108家,其中涉水企业35家,无证照、无环保手续、脏乱差等“散乱污”企业73家,生态环保分局立案调查6家。目前已解封按要求整改完毕的企业6家,已搬迁的2家。

今年以来,中山市强化了对环境违法问题的打击力度,立案处罚680宗,处罚金额8600万元,9家涉嫌违法犯罪的企业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环境污染打击力度前所未有。

国家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成立

10月29日,国家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开展环境基准支撑生态环境管理的重大问题研究,为管理部门制修订环境标准、管控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支持;并提出环境基准研究的重点研究领域和任务,引导、推动科研力量参与环境基准研究工作。

生态环境部组建第一届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

近日,生态环境部组建了第一届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专家组成员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又有来自一线的科研、工程人员,不但涵盖了涉水、气、土壤、重金属等所有类别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专家,还吸收了法律和舆情管理等行业相关专家,进一步丰富了专家组的构成,提升了专家组的综合指导能力。这是生态环境部立足防范和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环境风险,着眼于牢牢守住环境安全底线,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保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要实现臭氧与PM2.5浓度同步下降

10月18日,广东省臭氧污染防控专家咨询座谈会在广州市黄埔区召开。会议要求,广东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狠抓臭氧污染源头防控。以工业源为重点,进一步摸清臭氧生成的重点点位、时空分布特征,精确定位、靶向用力,确保实现臭氧与PM2.5浓度同步下降。二是打好协同治理持久战。要克服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付出更大努力,同步削减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臭氧和PM2.5。三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治。要全省一盤棋,统一调度,点面结合,聚力攻坚薄弱环节。四是进一步增强防控能力。切实提高监测、预警、技术能力,加强防治技术创新、加快相关设备产业发展。五是健全污染防治法律标准体系及相关强制性法规制度建设。

“广东省绿色社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命名将于年底前公布

根据《关于印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宣传工作方案(2018-2020年)〉》文件的要求,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开展2019年“绿色创建”工作。据统计,今年全省共有12个地级以上市14家社区、24个环境教育基地提出志愿申报,并在各地的审查把关下向省厅提交了申报材料。10月至11月中旬,省生态环境厅将组织专家以抽查的方式对资料初审合格的35家申报单位进行现场查看,正式命名通知也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

深圳市多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从源头管控噪声污染

深圳市多个区建立新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管控噪声污染。福田管理局针对噪声污染严重、屡罚不改的工地项目,实行“一点一策”工作机制;对于落实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到位的地铁轨道交通项目、学校项目等民生工程,试行“容缺受理”制度。宝安管理局加强与区住建局联动,协调区住建局迅速制定出台《宝安区建设工程施工扬尘及噪声联合防治工作机制(试行)》,全面建立六项联合工作机制,包括定期联系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环保主任制度、联合执法机制、巡办分离制度以及信息共享快速处理机制,全面加强施工噪声联合防治工作。

肇庆市生态环境局重拳打击“墨鱼车”

近日,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分别到汽车客运站、停车场、汽车运输公司等3个运输车辆停放点进行抽检。发现客车尾气排放超标,立即对其发出责改书,要求车辆维修至尾气排放达标后才可上路行驶。去年,肇庆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套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今年将新增加3套,实时精准抓获黑烟车辆,逐步提升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科技化监管水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推动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围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和垃圾分类等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引导人们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

三部委发布《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近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发布的《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以城镇污水为主要处理对象,接纳的工业废水量不超过总处理水量的20%的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通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将是通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各省(区、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基本匹配,全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要总体平衡,布局趋于合理;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珠海全面实施汽油、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1月1日起,珠海市机动车环保检测定期检验全面实施《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加严了污染物排放限值;增加了OBD检查规定;增加了柴油车氮氧化物测试方法和限值要求,终止了对在用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无标准可依的历史;规范了排放检测的流程和项目;对数据记录、保存和记录的内容及时限进行了规范。

惠州市印发《惠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

日前,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的《惠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到2021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到2021年底,城市生活污水厂进水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BOD)达到85mg/L以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6%以上。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绿色时尚
追踪绿色的秘密
绿色
再造绿色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