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我守住初心

2019-11-18 01:59张麟
大学生 2019年11期
关键词:深圳市教育局深圳

张麟

小时候与大自然愉快相处的那段日子培养了我对生物学的兴趣,我爸给我买了很多动植物科普的绘本,我看了无数遍的同时还逢人便讲,成为一名生物老师开展生命教育也就成为了我的人生理想。

好在我的父母都很开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并没有干预我的选择,让我选了自己喜欢的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只是,与其他家长普遍希望孩子离自己近一些的态度不同,我父亲年轻的时候非常想外出闯荡,然而传统观念与家庭束缚让他无法完成自己的心愿,但他深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告诉我“好男儿志在四方”,因此他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到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去磨练一下”。于是我离开庇护了我18年的家,远赴千里到西北师范大学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

我选择了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技能,在教育实习中,我意识到生物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普,还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动手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相关知识,我没有选择工作而是继续读研,并有幸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当然,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也并不是没有动摇过。一方面,通過从身边朋友了解,以及我自己教育实习的经历,我发现很多基层教师的待遇并不是非常理想,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另一方面,我对所研究的物种也有着极大的兴趣,渐渐产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特别是研二的冬天,我跟随北师大的项目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交流访学。牛津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深深吸引了我,也唤起了我到英国深造读博的念头。正好,当时身边有同学和朋友也在准备申请国外的高校,他们给了我不少建议。我一度埋头准备雅思考试和申请材料,以申请英国高校的博士了。就在这时,深圳市不少中小学校和教育局都来到北师大招聘,当我看到他们良好的人才待遇的那一刻,开始打消自己对于担任中小学教师的许多担忧,并重新考虑自己未来的道路。随着我在长大,家人们也在变老,我没能想到,一直疼爱我的爷爷会突然去世,于我和我爸爸都是极大的打击,我爸爸甚至为此得了抑郁症。看着日渐憔悴的我爸与不知所措的我妈,我决定先工作再做打算。我爱牛津的星月夜,也爱我爸妈的拿手菜,出国读书必然就无法时常回国陪伴他们,在国内就业才可以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与时常的陪伴。

“要让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深圳市对于这一点可以说做得非常到位。2019年,我所应聘的深圳龙岗区教育局一共计划招聘近300名各科教师,除了事业编制,薪金待遇也非常吸引人——本科年薪约25万元,研究生约28万元,拿过奖学金的学生还可以额外奖励5~10万元不等,此外全年带薪休假时间超过165天,一般学校解决住宿,还可以申请入住公租房。于是,大批应届毕业生都选择了来到鹏城的中小学校就业。

我曾看到一则深圳中学招聘结果的名单上了热搜,新招入的老师几乎全部都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以及国外知名大学的应届海归。当时,我也进入了深圳中学生物教师的终面,一共有四位候选人,除了我,还有两个分别是清华和北大的本硕,以及一位中科院即将出站的博士后,这样激烈的竞争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有人觉得,这样高的学历只来做中学老师,是不是太浪费了呢?但反过来一想,如果你是家长,当然希望能有这样出色的人才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据我了解,北师大仅我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今年就有20多名同学应聘了深圳的中学,且这些年选择深圳就业的人数逐年上升。这个毕业季,深圳各个学校及教育局的招聘活动有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多个场次。我的一位同学在北京面试失败后,又专程跑到另外三地应聘,最终拿到了满意的offer。还有一些硕士研究生愿意到深圳的小学中任教。这些都说明了深圳教育人才政策的成功,也体现了深圳市的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最近,我在北京、上海等地读书、工作的表弟表妹们,也都表达过来深圳发展的意愿。我们一大家子,很可能又会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相聚了,每每想到这一点,我都会感叹命运的奇妙。当然,我更要特别感谢深圳市引进外地人才的好政策,人才引进的津贴与租住房补贴帮我们免除了许多后顾之忧,更帮我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深圳市教育局深圳
江都市教育局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