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

2019-11-18 10:46袁金娟康之讷
现代企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融合专业课程

袁金娟 康之讷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当前高等教育大环境出发,指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融合的方法。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社会中存在的人才“供”“应”矛盾问题越来越严峻,具体体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巨大,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学毕业生一职难求,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却抱怨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人才供需矛盾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出现了问题,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用人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高校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方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关键节点,就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教育具有依赖性,反之专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下改善了其单一性,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211”到“985”再到当下如火如荼的“双一流”,中国高校已迎来新的评价体系和建设目标。“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注定使其成为高教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中,有这样描述的:“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回答关于高等教育问题:“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若干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时,应注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应反映社会需求、适应社会需求,教学活动中注意搭建课堂与企业、教学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发展能力。

2.以专业教育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成长、开发学生潜力的教学活动,其“创”不是不讲规则或轻视规则,而是应当突出对法律、道德的遵守,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

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意义,在于突破传统学科本位的思维定势。专业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学科体系,知识结构单一。比如,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专业设置跟随市场需要,课程选择和课程内容围绕职业需求,教学就是专业知识的叠加和技能操练,忽略了通识教育,但大学存在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培养健全的人。故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教育改革仍需回归到根本使命上,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辨析,提升他们的整合和集成创新能力。

4.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与专业理论融合,核心在于注重學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高等教育不应该完全是填鸭式教学,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思考力的训练、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际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科建设体系中尚未纳入创新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基本没有创新创业类专业设置,但有极少学校有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不过不普遍。高校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功能的机构也多数由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承担,很少有专门的部门提供支持。

2.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方法不适。采用类似传统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教授为主,而单纯的课堂教授是无法对实践操作起到效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满足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的需求,而这是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完成的。

3.师资队伍的质量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需要相关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创新创业的实践方式和流程以及具备实战经验。事实上,我国高校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验,更难具备创业的实战经验,且由于长期脱离商务环境,也很难掌握最新的实践知识。因此如果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数也是由原有的专业教师承担。

4.社会参与度不高。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5月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可以看出,国家政府明确的政策引导,但实际上,我国高校与政府、企业、相关社会团体互动极少,社会各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参与度较低,这样的境况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发展。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创新创业教育是市场经济下高校素质培养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必要的。校园内可以通过素质教育讲座或专业论坛的形式,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才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现实条件。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切实加强进修、培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安排上应尽量安排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学校应支持这些授课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也可采用灵活的教师聘用机制,尽量招聘具有创业或企业运营经验的兼职教师,从实践方面给予学生更多意见和建议。

3.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中,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另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根据主题分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机会,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专业教育类课程内设置实践、实习环节,并加以考核。教师的社会网络资源是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的重要资源之一,应注意开发,并将相应案例引入课堂教学。

4.构建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中,课程是核心,关系到整个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的质量。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改革的课程体系中,应增强实践环节,建立良好的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环境。有必要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研讨构建出较为合理的专业化的课程体系。

5.建设教学资源。传统专业教育的教材远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创新创业类课程需在专业教育领域课程基础上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突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另外,创新创业类课程同样需要借助传统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辅助资料,比如阅读资料、习题等。

6.灵活的学籍管理办法。给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比如,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取得一定名次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学分奖励或豁免。

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将其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该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不断变革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课程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融合》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