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讲解和分析比较在美术各学习领域的作用

2019-11-19 08:53栾维强
新一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讲解作用

栾维强

摘 要:美术课程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内容分为四个领域,教师的讲解在每个领域都发挥着主要作用。

关键词:讲解;美术领域;作用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领域,虽然因每一领域学习内容的不同,在教学中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欣赏探索,都必须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思路,只有明确了学习思路,才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思路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和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比较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它是用绘画、雕塑、拓印等造型手段和方法,创造视觉形象,表达对自然社会的感受和个人思想、情感的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获得美术创作体验、乐趣、认识、理解造型要素及其形式美法则,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在这一学习领域,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造型技能,有些技能技巧掌握确实需要教师的示范指导,但如何使学生在充满浓厚的兴趣中进行创作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而创作的前提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仅靠课本文字叙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补充讲解。

例如在《写意花卉》一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看到目前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给学生造成的严重影响,大部分学生没用过毛笔,更谈不上对宣纸性能的掌握,虽然在《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一课中对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有所认识,但仅仅一两节的练习无法使学生对墨的浓淡和笔的干湿形成正确理解,对各种墨法和笔法更难以灵活运用,如何使学生在快乐的激情中创作成为我们的教学难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展示名家范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然后对范画的用笔用墨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笔法墨法的理解和认识,再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美丽的鲜花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乐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国画创作与现实花卉照片的异同,接着经过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作品。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立体图像的知识,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立体图像几种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对物象立体的观察、概括和表现能力,养成分析事物、整体观察、细致刻画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求学生把几个平面图像改变为立体图像,从而引出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的概念,并且结合图像进行分析讲解,接着通过展示图片对物象立体的三种表达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比较中强调直观感受中的“透视”,结构分析中的“透明”和主观理解中的“认识”,特别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主观理解范画的观察,让学生明确作者是怎样将多视角观察到的现象统一到同一画面的,而对客观物象又是以怎样夸张变形或赋予拟人化的色彩,这样抓住重点进行讲解,学生对物象立体的三种表达方法的应用也就很熟练了。

“设计·应用”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建立起一种关心生活用品的美观、意义与功能并加以改造和优化的意识,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同时关注关注我国工艺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的制作。“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预想、策划、创意、制作等整体构成的统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这一学习领域的难题是怎样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将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巧妙的塑造,形成具有象征寓意的艺术形式,材料、原型和设计技法的选用都要为一定的主题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通过讲解,使学生在明确目的前提下进行创作。

例如在《吉祥物的设计》一课教学中,我们重在教会学生掌握一种怎样利用简单的材料,结合当地习俗而实现预定寓意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真实熊猫、“盼盼”和“晶晶”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吉祥物的概念以及绘画、符号、记号的功能和卡通化、拟人化的特点,然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逐一加以详细补充讲解,明确它们的原型都是我国珍惜动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中图案,它们的造型蕴藏了我国几千年来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它们的着色和命名又清晰的再现了活动主题。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吉祥物的特点,认识到吉祥物设计并非是随便拿某种物体进行简单的变形而已,在选形上要与当地习俗、地域特点和活动主题紧密相关,而且使学生形成了一条正确的设计思路。最后在造型与材料的联系上再稍加补充,学生制作过程中的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以对学习、理解美术和对视觉现象审美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既能欣赏也能详述美术作品。这一领域的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补充讲解和正确引导。

例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明确提出既要改变学生以像不像来评价美术作品的错误做法,又要理解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而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却高于生活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怎么实现学生认识的转变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齐白石对虾的观察、认识和创作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艺术形象的产生都凝聚著作者辛苦的生活汗水,并非凭空捏造,都是作者在现实生活在长期观察的结果,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艺术不是现实的摄影,而是作者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这样学生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寓意一目了然。再通过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与侯波的摄影《开国大典》中人物位置的变动、廊柱的取舍以及天气变化等几方面加以对比应证,紧接着展示各类不同风格的名家范画,使学生不再以像与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从而提高了学生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绘画的多元化》要求让学生认识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一步步赏析,首先引导学生对壁画《朝元图》和壁画《利比亚女先知》从造型、色彩和风格特点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认识到中国壁画和欧洲壁画中人物的不同风格,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民族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然后又通过展示图片,分别对同一地域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流派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样绘画的多元化内涵不言而喻,而且使学生在欣赏中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要求。

“综合·探索”课程不是简单地把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拼凑,而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整合的认识与追求。这一领域每课牵扯到的知识较多,教师怎样对学生探索思路进行引领,对所需知识进行补充讲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例如《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要求学生完成策划书、备忘录和路线图三张作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分析问题和讲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一个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作业,只能通过成立小组,实现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年龄和地域的限制,真正让学生出游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找个没去过的虚幻景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出游策划的策划书和路线图的设计要求对学生做一讲解,特别强调文字语言要生动有力,具有煽动性,路线图中景点要具有代表性,先后顺序明确、易懂。接着引导学生对出游需要的物品进行展开思考,从而明确备忘录中应写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对虚幻出游景点从地理、历史和人文习俗等方面展开充分的想象后完成作业。而在学生策划的过程中涉及插图、美术字、版式、造型、平面设计、手绘线条表达和色彩搭配等学科知识,又涉及到文学写作、科普、等跨学科知识,如果让学生逐一去查找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教师的补充讲解。

猜你喜欢
讲解作用
浅谈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的认识
丢弃“正确的废话”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如何做好数控加工实训工作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