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备素养

2019-11-19 07:57陈春凤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陈春凤

摘 要: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重要的“立德树人”任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深厚的家国情怀、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观、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素养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师必备素养;课程观

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会有不同的表现。据研究,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文情怀,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健康生活,热爱生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责任担当,社会责任,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责任担当、国家认同,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实践创新,问题解决,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显然,这个结论显示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学科。

但是目前为止,仍有制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存在,在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没能充分发挥学科的作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边缘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少年儿童逐渐扩展的生活圈层为基础,以中华优秀文化有机渗透为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以道德观、法治观引领下的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养育为两大支点,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轴的一门必修课程。”

但在学校的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落实课程标准的时候,道德与法治课被边缘化。受考试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可有可无。就是与音乐、体育、美术课比,道德与法治课也低一等。

因为教育观、课程观的定位和把握问题,所以道德与法治课长期得不到重视,甚至可能出现课时被占用的现象。

2.任课教师弱化

道德与法治在学校里被认为是“享福”的学科,一般安排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上课,或是安排任教主学科的教师兼课,或是安排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担任。因为任课教师的主业不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所以不会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研究上下很大功夫,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要工作上。

3.教学内容单调

现行的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为教师补充教学内容留了很大的空间。如果不补充教学内容,仅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教学,课堂就会缺乏趣味性、吸引力。

4.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教师讲述,学生参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更有甚者,是照本宣科,灌输教学。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体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鲜少运用,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削减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在教师身上。只有选择和培养高素养的教师,才会解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问题,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备的素养

1.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任课教师如果没有政治觉悟,就会游离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

政治觉悟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理解及为一定政治目标奋斗的精神。比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祖国各地的社区”一课,教学中国省级行政区时,有几个知识点是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的,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五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需要教师进行特别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民族意识“一国两制”思想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概念。

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紧随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时代的变化,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政治觉悟,才能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政治觉悟高的教师会自觉地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对国家的认知,对政党的认知,融入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工作,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才能将这种情怀融合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家国的命运;自觉不自觉地用家国情怀影响学生,完成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要完成本单元教学,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家国情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要引导学生明白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共同享有的社区”要引导学生明确社区的公共设施是所有人共同享有的,享有使用的权利,但也要尽保护的责任,通过社区的变化,感知国家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早市引出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选举的优越性和民主的意义,养成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社区的事情靠大家”要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教师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才能将家国的建设、家国的命运和前途与教育教学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一定会注重个人修养,品行端正,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用堂堂正正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吸引学生。独立性还不强的小学生,最容易模仿教师,具有家国情怀的教师能让学生从小树立家国意识,培养出爱国情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

3.具备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观

要想高质量地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观。只有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掌握课程功能和标准,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以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教师正确地认识课程,就会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这种认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一课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职业和劳动,教育学生懂得各种劳动都是光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得到尊重。“友爱残疾人”一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残疾人的生活状态,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学会尊重和关爱残疾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课程的意义,才会在教学中自觉完成“平等”“法治”“友善”“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任务。

正确的课程观是课程标准达成的重要因素,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就必须自觉地学习课程标准,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将教材的内容与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紧密地结合。

4.具备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综合课程,知识包罗万象,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需要教师掌握比较广博的历史、传统文化、法治等知识,才能胜任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工作。否则,课堂就会变得单调乏味,甚至出现知识上的错误,造成教学的失误和低效。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画教室、画学校、画社区的平面图,需要教师掌握方向、图例等画地图的基本知识,也要了解地图的种类、功能等知识,还要懂得调查计划制定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统计知识,掌握画统计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商业活动的历史,知道商业场所的特点,了解货币的功能和人民币的基本常识,还要了解买卖中的规则和维权的常识等。

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

5.具备科学探究精神

道德与法治课每周每个年级只有两课时,这就导致一位教师教几个年级,或者每个年级由不同的教师任教,这种情况造成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学的内容完全不一样。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具有独立教学的能力,具备很强的探究精神,才能不断探索改进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大胆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不断学习,丰富学科教学的内涵,具有主动探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复杂的过程,强烈的探究精神会让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教学,教学的质量自然会有保证。

总之,在高度重视道德與法治课的时代,要想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在教师。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配备高素质的教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光全,鲜于文珍.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要义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8(2).

[2]高雅玲.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5).

[3]刘洪冉.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4).

[4]王颖,丛立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课程,2019(3).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