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虚实实 妙笔生花

2019-11-19 05:15李建新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9期
关键词:醉人划线柳条

李建新

一、景物描写为什么一定要虚实结合

先仔细阅读下文,思考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选  择

人生有无数次选择,但,不用怕。闭上眼,深呼吸,鼓起勇气,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起跑线。

——题  记

去?还是不去?一大早,老师便问我要不要去参加比赛,这让我进退维谷:去,怕自己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去,又怕错失良机。回到家后一直愁眉不展,父亲了解了缘由,不置可否,驱车把我带到了原来常去的小山村。

一下车,我愣住了:这还是原先那个冷清寂静的小山村吗?此刻,我才知道,阳春三月,大地也能轰然响亮起来:溪流在峡谷中奔走,轰轰响;小鸟在树林里飞舞,喳喳叫;蜜蜂在花丛间劳作,嗡嗡嗡。太阳照在小麦上,麦叶油亮油亮的;桃花映在池塘里,池塘粉亮粉亮的;梨花开在篱笆边,篱笆银亮银亮的。

但这一切,都不如油菜花,一眼望去,金黄色的一片,美丽极了。近看,油菜花更是姿态万千。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绽开了黄黄的花瓣,可以看见中间那淡黄色的花蕊。油菜花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走过去,就可以闻到一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原先一言不发的父亲突然开了口:“看见了吧!这些花儿从不畏惧,她们面临着生长和继续埋没在泥土里的选择,如果她们不选择成长,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壮观的场面吗?她们知道,选择过后,等待着她们的便是风雨的洗礼,烈日的考验,可她们毅然选择了成长,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这次只是小小的比赛,如果连选择的勇气都没有,那你便连这些小小的花儿都不如啊!”

是啊,举棋不定有什么用?优柔寡断有什么用?瞻前顾后又有什么用?不如像这油菜花,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轰轰烈烈地盛开,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点 评

小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油菜花,抓住油菜花勇敢盛开的特点,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充分调动感官,利用视觉、嗅觉等描摹出景物的外形、色彩、味道等。但总感觉差点什么,这是因为作者只是实写,没有展开想象和联想,导致对油菜花的描写不够生动形象,文章的意境没有拓展开,缺乏美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景物描写如何做到虚实结合

1.虚实结合方法之一:浮想联翩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朱自清《绿》

划线句就是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柳树的树干是笔直的,颜色是棕褐色的,但枝条一顺下垂,每个枝条都很光滑,枝条上坠满绿色的叶子,翠绿翠绿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折柳送别,也是希望亲友像生命力极强的柳条,到了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它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学生作文《春天毕竟是春天》

划线句就是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柳树是春天的标志以及柳树还蕴含美好祝愿的特点,赋予了柳树丰富的内涵,拓展了文章的意境。

2.虚实结合方法之二:以动衬静

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宗璞《紫藤萝瀑布》

一连串加着重号的动词将静态的紫藤萝写活了,突出了每一朵花的生机盎然、活泼、可爱,也使“瀑布”充满流动之感,真切、自然。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看一下学生习作的片段:

甲文:拐过街角,一片碧绿蓦地映入我的眼帘,竟是一片竹子。

——学生作文《迎着风》

乙文:你看,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竹笋宝宝被春姑娘唤醒了。春雨一下,它们就破土而出。春风拂去层层笋衣,换上了一身嫩绿的新装,像天真活泼的少女,亭亭玉立在一片春光里。到了夏天,竹子越长越高,越长越茂密。竹叶青翠欲滴,遠远望去好像绿色的海洋;近看,就能看清竹节上长有许多的枝条。一阵风吹过,竹叶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响声,好像轻轻弹琴的声音。

——学生作文《个性》

甲文就是纯粹的实写,乙文那些加着重号的动词,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旺盛和可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那令人称道的品格就跃然纸上了。

3.虚实结合方法之三:巧用修辞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啊。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绿》

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之绿鲜、清亮、柔软、鲜嫩、纯净等特征,也写出了梅雨潭水醉人的美,寄寓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醉人划线柳条
柳芽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自然语言
拔河
书香醉人
趣图妙语
新目标七年级下期末句型转换专练
怎样对划线部分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