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想方式培养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探究

2019-11-19 05:17秦亚楠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联想一年级创造性思维

摘   要: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是艺术教育,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联想无疑是培养一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简单并且易于操作的方法。文章阐述了如何通过联想的方式培养一年级学生的美术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联想;一年级;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秦亚楠,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潜龙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广东  深圳  518131)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071-02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思考、寻求答案,这种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符合新时期社会的要求,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以联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

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事物的思想活动。联想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以及因果联想。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把绘画当作乐趣,但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绘画。一年级学生思维积极跳跃,个性较强,可以通过相似联想、接近联想或者对比联想来进行引导,让学生有天马行空想象的机会,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创设有利于学生兴趣的知识入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选择合适的表现主题,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由易到難,循序渐进。比如,在以“仙人掌”为题目的系列训练中,通过一张仙人掌绘画图片,请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创作一幅完整的作品,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小女孩在欣赏盆花仙人掌、同学们在给仙人掌浇水、沙漠中的仙人掌、与仙人掌游戏等诸多情景。

二、以联想方式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

一年级学生虽然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但在知觉上还存在一定的混淆性、笼统性和无意性。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来自生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联想需要大量的素材,如果没有足够的记忆表象——感性材料,就缺少进行联想的素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迁移中激活联想。

一年级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会将自己潜意识中的情感投射到所创造的作品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实现自我。而在传统少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经常会找几个主题让学生临摹,导致大多数学生的画面上只会出现太阳、白云、彩虹、房子等刻板、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绘画中最美、最感动人的其实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像落叶的纹理,微笑的嘴角等,只有用发现美的眼睛有意识地观察、积累形象,才能在画面上自由挥洒,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知力。又如,在“仙人掌”主题作业中会出现室内家居、阳台、沙漠、公园等生活景象,画面出现的人物服装、动作、手势等都充满生活气息。教师在观看儿童的画作时,要将作品与学生本身的生活联系起来,在创造性的画面中感知他们的生活、成长和感悟。

三、通过联想,加强思维想象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的源泉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思维过程能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具有逻辑顺序。6~11岁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美术课堂上有意识地通过联想设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启动思维程序。联想能力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就是通过因果联想探究事物。通过因果联系进行联想,有利于学生锻炼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有目的地思考。这也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教学法,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符合当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问题教学法应用在因果联想方法之中,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大象”主题联想训练中,教师出示一张站立的大象图片,请学生欣赏并找出大象的形象特征,并提醒学生画大象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业内容是请给大象安排活动。在学生的作业中,大象的个头、大小、颜色、动作都各不相同,安排的活动也五花八门,包括在洗澡、踩高跷、打羽毛球、野餐等,创意十足。

四、通过联想,以任务情境为起点,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动力

一年级学生思维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而灵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教师的任务设置与要求是学生行为的目标,也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另外,一年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够专注,所以教师可以不断地引导提示。在课堂创作中,学生的构思和想象都是自然生发的过程,教师不能过多地干涉,要呵护好学生稚拙的想法,让他们自由挥洒,体验通过联想、想象获得的乐趣。

艺术是“人”借由某些媒介、方式来表达某种观念和情感的承载物。在关于学生的美育教学中,学生的绘画没有对与错,但好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则需要教师去引导,以制订一定的任务为起点,激发学生互动,碰撞想法与灵感,鼓励学生表达。例如,在“大象”系列的练习中,笔者请完成作业的同学试着画一个倒立的大象。先前学生没有见过大象倒立的图片,如何表现画面对学生来说是个有趣又有挑战的任务。这个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探索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进行动态立体思维训练。在额外的任务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倒立在钢丝上的大象、有带着保险措施的倒立在空中的大象、有穿着裙子倒立表演杂技的大象等。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在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中,美育是重中之重。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成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联想进行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兴趣,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循序渐进地开展课堂探索。

参考文献:

[1] 陆雅青.艺术治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 (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米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曾轶维

猜你喜欢
联想一年级创造性思维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