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媒体格局的智能融媒体创新发展路径

2019-11-19 07:09曹三省
领导科学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区块人工智能信息

曹三省

摘 要: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一项紧迫课题,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发展,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关键词:全媒体;融媒体;人工智能;5G;区块链;创新驱动

一、全媒体及其相关重要概念

今天,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新媒体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彼此不同的个体。互联网是从最初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到全球的信息网络,并且进一步延伸到社交网络和万物互联的网络。互联网还延伸出了网络空间的概念,网络空间则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互联网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得到普及之后,便形成了“互联网+”这个很重要的概念,以及非常重要的顶层战略——国家信息化。

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互联网+”平台也成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一很重要的载体。此外,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也依赖于互联网这一驱动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智能+”的概念,与“互联网+”相比,“智能+”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

和互联网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新媒体。新媒体和互联网之间关系密切,因为新媒体往往是指基于互联网中一些新的信息传播形态,但新媒体和互联网又是不同的,今天的互联网中存在很多不具备新媒体属性的、一些相对传统的信息传播形态和方式,而新媒体代表着各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技术及非技术因素的创新所形成的信息传播方式的一个平台,其本身也在持续、动态地发展。因此,今天的新媒体与互联网是相互联系但又彼此区分的。

从新媒体出发,我们又有了融媒体的概念。媒体融合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技术推动及目前的体制机制要求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变革效应。通过媒体融合,我们构建起了今天的融媒体体系,包括作为载体平台的融媒体中心,也包括在融媒体中心基础之上所开展的融媒体业务,以及和融媒体相关的新领域。所以,融媒体体现了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有了融媒体的存在,也就意味着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形成了一个更好的桥梁。

全媒体和融媒体之间的联系就在于,融媒体是全媒体的基础,全媒体是一个相对高级的阶段和模式。如果我们有一个信息传播机构,能够更完整地运用各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手段,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全域的传播架构的时候,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之为全媒体环境了。所以,全媒体是融媒体的一种高级阶段和高级状态。

二、全媒体与融媒体领域内的顶层驱动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其时,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融合发展就已经成为国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战略性纲领和标杆。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中央深改小组第四次会议,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全面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预热期。其实,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就已经在考虑如何进行新媒体转型及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媒体融合就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去看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的。

至今,媒体融合已经走过了几年的发展时期,我们仍然需要不忘初心,不忘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那么,“媒体融合”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把互联網的去中间化、轻量化以及免费开放等思维引入到媒体传播的链条之中,从而解决传统媒体的发展困境,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应对今天传媒格局的深刻改变。

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优势,新媒体有新媒体的特点,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零和博弈的关系;一体化发展也就意味着传统媒体要善于借助新型媒体传播力强、鲜活、快捷的优势,而新媒体也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职业素养、专业精神以及对于优质内容的把握。针对“守正创新”这一趋势,新媒体要入主流,传统媒体也要创新,这是两者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还提出,“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我们知道,传统媒体此前一直都非常强调优质和专业的内容建设——这也是其根本所在——但今后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先进技术对于行业领域以及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等体系的创新。此后,新媒体走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支持的角色,而是传媒领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因素,还必然会涉及体制机制,更深层次的就是它带来的思维观念层面的转变。因此,在平台建设和经营管理层面,我们都需要进行布局,让媒体融合迈向正确的方向。

2014—2019年间,媒体融合一直是热点话题,甚至上升到了“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这一议题上。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当时,人民日报社已经形成了“中央厨房”这一总体架构,通过当时的新闻媒体中心形成了“两微一端”的新媒体应用模式格局;新华社结合全媒体应用在新闻采集与传播流程中的载体,形成了一个权威报道的平台;中央电视台非常强调国际传播、海外传播,通过北美分台、集成播控平台和《新闻联播》演播室等一系列电视媒体迎合媒体融合发展和全媒体传播格局。

在当时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在媒体融合所形成的顶层战略框架之下,我们又进一步强调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和手段”,并且一再明确地提出了“四个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今天,这“四个力”的描述已经演变成对媒体融合的指标评判体系。

传播力是基础。我们能够形成新的信息传播渠道,真正让主流媒体进一步走进人民、深入人心,实现有效的传播,这是基础。引导力是提升。我们能够有效地把信息传播给受众的时候,要进一步从思想意识层面去引导受众,让用户因为我们而发生改变。影响力就是在引导力的基础之上,形成长效持续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可以说,这“48字方针”囊括了今天新闻舆论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如何通过创新去提升这“四个力”,真正通过全媒体和融媒体实现主流媒体在今天的信息传播格局之下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由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的,有六个方面: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涉及思维意识形态,包括新闻思想工作等层面的一些基础设施;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战略,结合了上层建筑,也结合了如何运用创新来改变信息生态、科技生态,形成自主创新的力量。

与传播手段创新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新型文化业态的打造。在传播手段创新的同时,我们除了能够通过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也需要让媒体行业步入新型文化业态的舞台上,让融媒体中心和未来的全媒体格局迎合大众对新型文化业态的需求,建立起新文化消费模式,实现融媒体产业的进一步提升。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融媒体建设就此延伸到基层,遍布全国的2000多个县级行政机构都会面临着创建融媒体中心的战略任务。除了要考虑从顶层建立起一个面向融媒体和全媒体的传播格局以及新型文化业态体系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应对基层的需求,如何符合当地的政情民情,如何能够进一步实现高性价比,让县级融媒体建设能够真正服务大众。此次会议还强调,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要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纵深”二字意味着我们开始了更深层次地对媒体融合进行探究和解读。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提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和反馈中,让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和传媒生产流程结合起来,并且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让人工智能算法、内容推荐算法能够更好地符合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并提升其价值导向,同时能够全面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所以,媒体融合步入“纵深”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从更高的角度考虑其发展。如今,媒体融合已远远不仅仅是传媒机构自身的转型和发展所需,我们还要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面向新型媒体传播格局,去考虑如何去实现更有效的治国理政,如何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够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真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媒体融合的新定位。

2019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第一个节点是,2019年1月1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这两个标准的发布意味着,广电融媒体领域里形成了从技术到业务体系再到产业生态的可参考的标准。同時,省级的共性技术平台也成为一种承载县级融媒体的有效架构,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成本,加速县级融媒体的有效建设。例如政务支撑、民生服务等都可以通过共性技术平台得到更好的支持。

第二个节点是,2019年2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平台”暨央视网新版全终端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已有10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矩阵号入驻平台,并在当日与央视共同启动联合报道计划。据介绍,预计到2019年年底,入驻县级融媒体中心将达到1000家,并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这就意味着,县级融媒体在包括本地的区域城市和省级共性平台的基础之上,获得了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共性平台的支持,因此无论是通过哪个平台或者是通过哪条路径,县级融媒体都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个节点是,2019年2月19日,新华社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站立式AI合成主播并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新主播在3月3日正式上岗,这标志着新华社的AI融合主播系统和以融合主播为代表的智能化媒体内容生产平台从此步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时间节点是,2019年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这篇文章不言而喻具有战略方针的意义。在今天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研判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研读全媒体传播领域的发展脉络和今后的总体趋势,这篇文章可以说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今天所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文章里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第一,我们要通过资源的集约化配置让全媒体中心发挥出资源聚集平台的作用,通过资源的聚集去实现服务能力规模的进一步提升;第二就是结构合理化,我们要让原有的信息传播体系架构更加高效,成本更加可控;第三就是差异化发展,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不同的信息传播形态和模式彼此间一定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第四,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所有的传播渠道以及所有的分平台彼此之间实现的是一个更加有效的、有机的协同,这才是能够把全媒体传播体系真正建设成的关键。此外,这篇文章还有六个关键的表述:

第一,“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我们今天看到的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革命成果,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变革和普遍应用而得到的结果。

第二,“宣传思想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切都是围绕“势”字展开的,从“势”的背后我们能看到创新的趋势、提升的趋势、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信息传播革命迈向纵深阶段,还能看到包括全媒体传播格局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势”所在。

第三,“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从网上构建起来的媒体传播渠道、形成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格局,和网下的真实生活、真实生产过程、真实生活状态,以及每一个人都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要考虑如何让全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民生,实现“全媒体+”,将其和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进行更好的结合。显然,“同心圆”也是非常闪亮的,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之下,所有的信息传播行为和状态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做指针,这也是为什么要非常强调“守正创新”的原因。

第四,“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2016年开始,媒体融合步入了纵深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是实现弯道超车的载体,是布局融媒体业务以及形成全媒体格局的非常重要的载体。所以,要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如今,我们步入了5G时代,要通过5G网络来推动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络建设。

第五,“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

第六,“依法加强新型媒体管理”。要对新媒体管理、自媒体管理立法,自2018年提出自媒体分级分类管理后,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步伐也越来越快了。

融媒体和全媒体之间,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时候正式提出了“四全媒体”的概念: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全程媒体: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束等所有环节,全部都在传播链条之中。无时无刻不在的媒体使事件公开化、透明化成为可能。在全民记者的时代,事件会最大程度地展现在人們面前。

全息媒体:当下,传播形式呈现多元化和深层次化,图文、音视频、VR/AR、新闻游戏、人工智能等发展使得媒体发展更加完善。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新闻平台“中央厨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尝试使用媒体合成大脑、AI主播等新技术,使机器人写作、自动采集新闻成为可能。新的技术环境必然给新闻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全员媒体:当下全媒体时代,全民皆新闻,无处不信息。自媒体的发展扩大了信息源,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发声渠道。新媒体在扩展媒体渠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发布信息的门槛。

全效媒体:全效媒体与技术的兴起密不可分。大数据与云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具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画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实现精准推送,让媒体内容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特定媒体上,传达更加数据化和可视化,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智能+”的概念。当我们为融媒体增加“智能”这一表述的时候,说明国家已经高度认可了“智能+”的发展战略。智能融媒体指的是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应用在融媒体领域所产生的一种变革,当然,智能和融媒体这两者之间也有一个代界的划分,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而在未来又将步入一个智能媒体的时代,这两者之间是桥梁和彼岸的关系——就如今传媒科技所呈现出来的演进规律而言,媒体融合是一个中间进程,要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让融媒体帮助传统媒体机构实现创新力上的突破和提升,所以它是一个桥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后,未来深度智能化的媒体,包括大众的需求、技术的短板和业态趋势等方方面面都会共同指向一个清晰的方向,这就是我们真正要到达的彼岸。可见,智能媒体代表的是真正的未来,而融媒体的发展是实现未来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所以说,智能媒体和融媒体二者之间,会自然而然地合体为智能融媒体,这也是未来传媒的创新、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和方向。

我们可以用八个字对融媒体进行一个策略上的概括,即“务实落地、业态创新”。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由技术条件和行政区域所决定的传媒内容、传输覆盖的能力格局。我们知道,在传统媒体时代,以广播电视媒体为典型,其节目覆盖是由行政区域所决定的,县级台的覆盖范围就在本县之内;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传统的广播媒体作品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媒体等众多渠道面向更广泛的观众。因为融媒体平台是一个全网平台,可以延伸到全国甚至海外。而且,这些产品不仅仅包含节目中的信息,还可以加载很多有效的本地资源,如特色文化、特色旅游、城乡人文等。这样,媒体融合发展能给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经济升级转型提供很好的服务。

在未来,融媒体有很好的发展趋势,在接地气的同时也要出实效,能够让融媒体的发展真正转化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守正创新”是当前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实现全媒体更好建设中一直要坚守的正确导向。在“守正”的同时要“创新”,在坚守正确导向的同时要实现自身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这种突破发展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基础上需要实现有效的创新,需要为媒体机构、基层治理体系以及更高的政府管理层面,在技术创新理念上形成变革,要及时拥抱新技术;二是产品体验的创新,我们所形成的融媒体产品、全媒体产品都要让用户有好的体验、新的体验,这样才能够获得用户更好的关注,从而实现业务的更好发展;三是业态创新,这也是最终目标。

无论是媒体融合也好,全媒体格局也好,都基于政策的推动,都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得以开展的,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形成一个更强的内生动力,让这个体系能够朝着好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那么,内生动力来自何处?

一是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人类的科学技术体系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其应用在信息的传播和服务领域就形成了新媒体传播形态创新的基本动力源泉,而这个动力源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还会发展与变化。中世纪时期,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诞生产生了最初的大众化纸媒;到了近代,无线电技术引发了广播和电视的变革;今天,最大的驱动力齿轮来自四个组合——AI+VR+5G+4K,这是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个很强的技术驱动力格局。

二是区块链。区块链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结构和业务模式,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形态,正如互联网的到来激活了互联网思维一样,我们也要思考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传播技术怎样才能形成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三是量子通信,这是更前瞻性的方向。我们把物理学上的“量子纠缠现象”进一步延伸应用到通信领域,在某种意义上我国已经走在了前面。未来量子通讯将替代今天的电子通讯技术,形成今后新媒体系统中一个更强的技术驱动力。

三、新一代人工智能下的全媒体技术创新

从概念上讲,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相关技术构建人造的智能系统。对于智能系统的表述而言,一个智能系统的核心是智能体,它通过感知能力去获取来自外界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实现自身对外界状态的有效感知,并把通过感知获得的知识交给智能体本身,再结合自身所管理的知识库,通过知识图谱的映射和感知模式结合,进一步通过决策逻辑系统形成决策和行为作用力。这是每一个智能体——无论是自然智能体还是我们所形成的人工智能体——都要遵循的基本技术架构。

如今,人工智能有四个层面的能力支撑。有很多人都会惊叹于以AlphaGo为代表的机器人能够很轻易地战胜人类最优秀的棋手。其实,在这个层面所实现的人工智能是最基本的,就只是把运算智能发挥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面,这种运算能力是计算机或者机器智能自身的优势,却是人类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感知智能在今天的发展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让智能系统“能听、会说、能看、会认”,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让人工智能处理自然语言,形成其视觉系统,从而进行目标的识别等。第三个层面是运动智能,它与感知智能处在同一个阶段,通过机器人系统去实现人工智能体的能抓、会握、能走、会跑,通过机械系统联系到更加智能的行为,让人工智能系统能对外界做出更好的改变。人工智能的至高境界,也就是最深层次的智能是认知智能,我们最终要让机器从某种意义上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从而实现一种相对自主的思考过程。今天的人工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亚人工智能的产品,要想真正能够实现“能理解、会思考”的强人工智能,还有待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

新一代人工智能实际上是由人工神经网络、脑科学、认知科学等技術共同推动的。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一个代界的划分:1970年,人工神经网络开始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之中;1980年后,以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成为主流方向;2006年后,深度学习算法开始兴起,它可以很好地适应如今的大数据环境。

今天,我们步入了一个以深度学习为机器学习领域新方向的人工智能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大量面向大众应用的信息消费产品。其中一个典型产品是美国Comcast公司推出的Xfinity X1智能语音遥控系统。这是一种类似机顶盒的产品,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在家庭电视机上进行播放,但它同时还是家庭物联网,人们可以通过Xfinity X1的核心功能——智能语音实现人和家庭物联网、智慧家庭之间的更好互动,这也是一种媒体功能的延伸,是未来全媒体结合智能融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另一个是微软机器人小冰。小冰是一个智能聊天机器人,其内部结构是一个算法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还是一个作家,通过程序创作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从这里我们能够洞察出人工智能应用到媒体内容生产的巨大潜力。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就是针对语义的处理以及对语料库的分析和挖掘,它能够让人工智能形成一种潜在的文学艺术的创造力。不过当前,人工智能还很难随时创造出人们所需的有效稿件,因为机器生成内容的算法,更多的是处理一些结构化数据,如财经播报、体育播报、简单的文学形态、诗集等等,并不是所有的文学艺术形态都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

目前,我国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语音产品也开始普遍应用于全媒体流程。在媒体内容生产的领域里,比如内容生成、内容审查及虚拟播报等,一个完整的由人工智能所支撑的媒体内容生产和管理的机械化流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个体系实际上是在辅助人类的媒体工作者,能在未来的智能融媒体和全媒体的架构之下实现人类的进一步解放,而人类的媒体工作者也会拥有一个新的职业定位。因为流程中的机械性操作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我们就能够更轻松地面对非常复杂而繁重的流程,从而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好。

如今,遍布在不同空间的监控摄像头已经升级成为监控视频的采集者。这样一个固定机位的、24小时工作的监控摄像头,带给我们的媒体体验必然是不同的。2019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正式上线了纪录片《秘境之眼》,布局在自然保护区中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头,给人类带来了惊喜,镜头上的野生动物跟大众走得更近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能够看到无人机在面向智能融媒体的定位上也有自己不同的定位。无人机要想在未来实现更好的智能化,很多方面就要作出改变,比如续航能力、飞行速度、体型趋于微型化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其更加灵敏、更加自主的智能飞行。在无人机上加载一个很小的摄像头就可以实现特种拍摄以及一些非常灵活姿态的拍摄。所以,人工智能和视频的结合离不开智能机械装置。

另外,在演播室场景下,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摄像机器人产品出现,它们或通过预编程序,或通过人为操控来实现局部的智能算法和判决方式,从而决定自己的姿态控制以及在视频内容采集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策略。同时,这些24小时不休息的摄像机器人也能给我们带来在一些常规情况下人类摄像师所拍摄不到的图像。

四、5G网络对全媒体的赋能

今天,我们正处在5G网络的快速发展时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真实地走到我们面前。5G是一个赋能工具,通过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变革,我们可以在产业生态里找到由5G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新的属性。所以,我们说5G正在赋能一切。

5G网络的全称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它仍然被定位为一种移动通信网,但事实上它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信了。第一,我们通过5G网络的建构,加之运用新的频谱资源实现进一步优化后的信息编码方式,改变了网络本身的峰值传输速率。因此,5G网络首先是一个更快的网络,5G网络的峰值速率可达到20Gbps,意味着下载一部8GB的电影只需要6秒,而用4G网络至少需要七至八分钟。在5G网络的建设初期,常态化的应用看不到这么高的速率,但基本上也可以达到10Gbps。第二,5G网络不仅仅是一个高速网络,也引发了低时延效应。由于5G网络的特性,其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远程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可以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高可靠性的业务保证。第三,5G网络可以连接到多种多样的终端设备,这是很重要的属性。5G之前,我们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连接更多的是手机,但在5G阶段,通讯终端是非常多元化的,不光是5G手机,还包括物联网、机器人、各种传感器等,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中的各种设备。第四,5G网络的属性让很多设备始终处于连接的状态。这是一个常态化的连接,当需要建立起通信链路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应答机制去建立5G网络。因此我国目前把5G网络放在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去看待。

2019年3月,《瞭望》新闻周刊发布了文章《“新基建”带来新机会》,正式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实际上,2018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并将基础设施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可见其战略重要性。新型基础设施,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信息基础化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进一步延伸到的特高压和一系列新型的基础设施,这些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投资领域的重中之重,也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方向。

5G是一个高速度、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的网络,网络所连接的设备更加多元和丰富,这是5G网络的基础特性。5G网络场景之下存在三个应用场景,分别叫做eMBB、URLLC、mMTC。

eMBB:指的是增强移动宽带,这是5G带来的更强的移动宽带网络效应。在这种增强化的移动宽带属性之下,我们可以用它来支撑4K到8K的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系统的应用以及方方面面的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也都会得到更好的支撑。

URLLC:指的是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例如无人驾驶等业务(3G响应为500ms,4G为50ms,5G的要求为0.5ms)。也就是说,5G网络的可靠性提升、时延效应降低。

mMTC:它的全称是海量机器类通信,指的是大连接物联网,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在这个场景下,万事万物、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和人工智能设备都可以使用5G网络去实现机器到机器的、更加常态化的通信。因此,5G强大的搜索能力不仅服务于人,而且服务于为人所服务的万事万物,它也使得信息传感,包括信息传输汇聚、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所依赖的大规模的通信量都可以实现更好的支持。

下面梳理一下人类互联互通领域的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人们把计算机连接起来,是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当时,我国的互联网人提出了一句“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的口号,我们通过计算机实现更高效的通信以及更强大的信息服务能力。

第二阶段,通过互联网大规模的社会化应用,每一个用户都拥有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及一系列的互联网平台上的身份,从计算机互联的阶段进入到了人人互联的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5G网络赋能阶段,也就是万物互联。物联网的概念并不新,讨论物联网已经有若干年了,但只有真正在5G网络的支撑下,万物互联才能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方向。物联网所需的一切基础设施,例如大规模的传感器,这些通信只能在5G网络的载体上才能更好地实现。

今天的物联网是一个成系列的支撑技术体系,包括物联网的云平台、传感网络、网络支持和每一个设备上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标签,以及M to M通信体系等。这些都带来了巨大的通信开销,这也是今天5G网络的重要职责——支持万物的互联。

今天的融媒体业态布局,离不开5G网络的支撑。有了5G网络,融媒体业务才能支持4K和8K的高清视频,才能实现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甚至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用户体验。同时,在5G网络下,通过像mMTC大规模的机器通信、低时延业务等场景支持,融媒体可开发一些新的业态产品。

融媒体也要考虑拥抱智慧生活,要和数字经济、共享服务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更强的媒体资源也能赋予这些服务体系更强的媒体体验,这也是5G和融媒体一个更好的结合点。一个非常具体的案例就是车联网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车联网不是典型的媒体,但是车联网场景一直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如音频广播,一直以来发展得很好的业务体系就是交通广播,在车主的应用场景下,音频广播成为了刚性需求。这个趋势也延伸到了5G时代。5G车联网所赋能的这种媒体系统,将不再是简单的由媒体到人的服务过程,因为5G赋能车联网的过程中,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通信模式,分别是V2V(车对车通信)、V2P(车对行人通信)、V2I(车对基础设施通信)和V2R(车对路侧设备通信)。除了人通过车联网获取更好的媒体体验以外,每一辆车从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媒体受众,再通过互联网、车车之间、车路之间的互动媒体获取信息,从而升级人的体验。所以,5G车联网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从中我们能够看到5G和智能融媒体之间的有效结合。

另外,5G能够实现很好的eMBB应用,也就是增强移动宽带。在增强移动宽带下,云计算体系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撑。近年来,我们在不同领域里都能听到“云化”的声音,云计算、云平台的支撑開始深度影响各个领域。但是,所有的云计算平台其实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交换,无论是基础设施、平台或是顶层软件,都需要转变成一种可以共享的服务。而在这些服务主体之间,这些资源调度的过程,其实都需要有大量的数据通信能力做支撑。这就是5G增强移动宽带能够带来的一种很典型的新媒体效应。

云计算有四个基础属性,分别是虚拟化、动态扩展、按需服务和高性价比。用户通过虚拟化技术去实现动态的资源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按需服务,每一个人都可以用一个更高的性价比获得这些服务。在云平台背后有五种重要的技术齿轮和驱动力,分别是来自云平台的管理技术、云端的数据管理技术、云端的文件系统虚拟化技术、云平台上的编程模型和软件体系结构,这五者缺一不可。通过这五种技术的密切配合,用户在很多应用领域可以建立起自己专属的云平台,这就是“云化”所形成的效应。而在今天,很多的媒体系统其实都倾向于把这种资源,无论是内容资源、人的资源还是产品资源,都作为一个在云平台上发布的服务去进行共享。所以,云计算和云媒体应用就有了一个更密切的结合,这就是云媒体具体的功能体系,包括云分发、云服务、云处理和云存储,可以说云技术正在应用于全媒体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全媒体传播以及融媒体务实落地,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信息通讯技术做支撑的,否则所有的东西都只能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因此,全媒体的服务流程需要通过5G网络的赋能,并结合云平台的搭建才能实现。

5G网络会让大数据的应用更加便捷,因为大数据和云计算一样,也是典型的需要大量的信息通讯能力做支撑。因此,5G网络下的信息通信能力资源,让大数据平台能够支持更加流畅的数据通信和交换。大数据“大”在哪里?其实是有不同的体系和特征的。很多文章里都有“大数据有4V特征”的表达。“大数据”的前三个“V”是非常一致的,分别是体量、形态、速度。首先,大数据体量很大;其次,大数据不仅仅是海量数据,在体量增大的同时,还面临着大数据的形态越来越复杂的倾向,有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成为了如今大数据的主流;第三,大数据的增长速度很快,以至于很难通过现有的技术有效地进行观测。比如,社会化媒体上的舆情数据,其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可以说是“方生即灭”。所以,我们原有的数据分析处理和挖掘技术不能有效适应这样的变化速度。

大数据的第四个“V”有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第四个“V”是价值(value)。通过对用户需求特征的描述,大数据与商业过程也有一个更密切的结合。同时,大数据又是价值的大框和平框,大框就在于其潜在的价值很大,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价值密度实际上降低了,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加复杂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大数据价值的挖掘。另外一个表述就是,第四个“V”是真实性(veracity)。一方面指客观数据,也就是来自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所采集的数据,这是很真实的数据,很难改变它;另一方面指主观数据,即由人所产生的数据。在网络匿名的状态下,在相对休闲和轻松的应用场景下,大多数网络用户倾向于表露出一种真实的思维和情感状态。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得到大量来自于网络的调查和问卷。

再后来,人们还提出了另外两个“V”去形容大数据的特征,一个是viscosity(黏性),另一个是viability(生存性)。“黏性”是说大数据的产生是一个单向过程,数据的增长是不可逆的,大数据效应未来或许会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那也只是因为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和把控大数据,能够通过技术让数据显得不那么复杂和庞大。“生存性”是说大数据本身带来的数据彼此之间有一种更加可靠和有效的架构,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都在提高。

从本质上来讲,大数据的特征其实应该被概括为在线化(online)。由于不同领域的数据能够相互彼此连接,从而实现数据在线应用场景下的互联互通,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看到数据背后所描述的事实——其实是一个整体。以前我们观测事物其实是“盲人摸象”,只能认识到局部,但当我们把它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存在。

大数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数据本身,而是在于这是一种信息领域的生态格局的必然趋势。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会解读5G网络场景下,大数据战略的显著重要性。大数据是社会深度信息化的结果,代表着一种巨量的高速增长的复杂数据的广泛互联。同时,又能带给用户在需求驱动下的信息服务的价值聚焦,也就是说,有了用户的信息所在,大数据本身才会更有价值。

最终,大数据将成为智慧信息技术进展的必然趋势。前面说到融媒体是桥梁,智慧媒体是未来,同样大数据也是一个桥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彼岸,也就是未来的智慧信息环境。这是对于大数据本身的一个总体判断,其背后充满了各种各样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些新的属性和特性,但是也带来了非常庞大的开销——信息通信能力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5G网络得到更好的支持。

五、虚拟增强现实与全媒体创新发展

最近几年,VR、AR相关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关注。VR,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通过把计算機图形学的一系列相关技术结合到人机互动系统中,之后形成虚拟仿真系统。VR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技术去营造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但是它有很强的真实感,能够让用户感到身处虚拟和现实的空间之中。AR,也就是增强现实,指的是在现实的信息基础上,通过虚拟手段进行补充,从而使现实比我们看到的更加真实。与增强现实相对应的是增强虚拟,指的是在虚拟环境中通过现实世界的图像等信息去作补充,去增强虚拟的空间。

另外,VR和AR正在走向MR——混合现实。在混合现实的场景下,虚拟信息和现实信息得到了更好的结合,彼此之间在共同的媒体体验维度上实现了突破。和MR相对应的层级还有CR——影像现实,它强调采用现实世界里的信息,通过一个虚拟化的处理去形成一个基于影像的虚拟现实体验。那么,比较终极的状态就是XR——扩展现实。事实上,所有的技术趋势都是为了延展我们的现实空间,让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步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一)VR——虚拟现实

在传统意义上,VR有“3I”属性:Immersion、Interactivity、Imagination。但是在今天,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在进行深度融合,所以智能性成为了VR的第四个特征,我们称之为“4I”特征。第一是沉浸感。VR技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全视角的、很强的沉浸感的媒体体验。其实,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是一种框式媒体,报纸、书籍、电视、电影等所创造的媒体体验都是放在一个方框里面的,但是VR是360度乃至720度的全景化的呈现,还原了我们真实的视觉世界。第二是交互性。大量的体感交互设备以及个人化的体验设备,包括头盔、手机等等,能够让VR实现更加良性的人机互动,让人们对于虚拟空间的感受更加真实。第三是构想性。VR通过更完善的三维图形仿真,通过多元化的信息融合模式,让一些本来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信息能够显得更加真实,让人们感觉到虚拟和现实之间形成了完美的桥接,这就是人和VR技术相互动的效应。第四是智能化。我们可以通过语义化技术、环境可感知技术,让VR系统中的模型实现更强的可交互,实现智能化的行为,这样的话,我们的一些虚拟物品就更加栩栩如生了。

(二)AR——增强现实

在AR技术下,虚拟信息是叠加在真实信息基础之上的,比如手机上的美颜相机所提供的其实就是AR的功能。我们往往是通过手机端打开摄像头获得一个真实的影像场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目标的识别和动态跟踪,再去增加一些数据标注和信息化的标注。所以,通过这个模式,我们实现的是具有方位可感知属性的一种AR功能,这也是今天AR能够实现快速实用化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伴随着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相对廉价化、大众化的终端设备——手机。

(三)MR——混合现实

MR从理论层面来讲是比较深的,它突破的是单一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在VR系统里,还是通过AI平台,人的视觉始终没有离开三维空间。那么,人的感知能力是被维度所钳制的,但是在MR系统里,我们就需要通过多空间的无缝切换和彼此的密切融合,通过打破信息之间的不同形态,包括图文、语义、影像、三维模型等等,形成一个抑制媒体系统下的统一的可视化模型。人通过自己的感官只是体验三个维度,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我们又游走在三个维度之外,去突破另一个高维空间。

概括一下,虚拟现实在今天有一系列不同的技术载体,其目标都是在联系着现实世界和人的想象力,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能够更加完善地沟通,把人的眼、耳、鼻、舌、手、身等感知系统,与人的心灵意识思维等精神世界进行更加有效的桥接。所以,VR代表了十分广阔的媒体技术的未来,站在这个角度去看,今天的全媒体演进有了VR的帮助,将会打开一个新的媒体体验的大门。

正如以前我们通过数字图像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认知一样,现在正式步入到了一个读图时代。VR技术让我们步入全景交互式的一个时代,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大门,能够让未来的、全新化的VR媒体成为我们真正追求的方向。事实上,今天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背后也有一个很强大的技术推动力,VR是其中的典型展现,有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这些技术,全媒体的传播形态、未来的产品创新可永无止境。

六、区块链与全媒体领域的结合

对区块链技术的基本认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基于全体协同维护机制的一个可靠的数据库方案。所以,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库平台。这个数据库里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规则,就是协同维护机制——智能合约。通过这个基本的协议规则,在区块链里,所有的节点都是无条件共享信息的,可让信息在每个节点之间进行完整的传递和复制。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能够形成一个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和数据验证的架构,也就是每一个节点上面都有一个可验证的副本,这就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全体参与,需要共同维护的、可分布式的账本。这个账本里记录的信息是完全一致的,不会因为一两个节点被攻击就导致信息的损失。所以,它是一种信息安全和可信性的載体。

区块链里面的“区块”其实是构成区块链的基本构成单元,每一个区块在互联网环境下,实际上都是一个被定义过的、单一的计算机节点。这个节点首先遵循的是区块链的一些基础协议,基于这些协议,它就成为了一个区块单元,而区块与区块之间是通过严格的密码学方式进行相互关联的。并且,区块本身就是一个串行结构,每一个区块都是从另外一个单一节点去接受信息,再把这个信息传递到第三个节点。所以,每一个区块都包含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的数据信息,通过区块之间的连接,我们可以通过生成数字签名去验证它的有效性,从而形成一条主链区块,用来将每个区块连接起来。

区块链有六个属性:公开透明、安全可靠、去中心化、主链架构、资源镜像、开放共识。事实上,这六个属性又是对核心属性的统一表述。今天,区块链实现的是一种基于资源完全共享模式下的一种公开透明化的、信息可靠性的实现架构。但是,区块链不仅仅是一个账本,它的应用生态在今天已经延伸到了方方面面。我们都知道,区块链带来了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虚拟货币,但虚拟货币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金融混乱。其实,区块链所形成的这种比特币类的应用并不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区块链还可以用在物联网、文化传媒、电商、公共服务、教育等等领域,这些场景都是利用了区块链的资源镜像机制,首先把资源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进行共享,然后去实现资源的可验证性,从而解决其在不同应用场景里所要解决的对于数据可靠性的依赖,以及对于信息本身在结构上的提升。

那么,区块链到底会给全媒体发展带来什么?

第一,全媒体传播格局是定义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格局之下的,区块链在未来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机制。在这个机制下,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新的模式。首先就是所谓的媒体内容链,区块链最基本的属性是进行资源的镜像,这种资源镜像在媒体系统中可以形成一种对于媒体内容的超级共享。共享经济所代表的数字经济改变着很多实体经济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互联网+”和“智能+”的前瞻化应用场景。设想一下,假设全国若干家县级融媒体,加上城市融媒体系统,再加上省级的媒体系统,这些平台所拥有的内容资源如果通过主链条的方式去实现无条件化的倾向,就意味着所有的这种节点都瞬间拥有了几百倍于自身能力所能承载的媒体内容资源的功能。与此同时,所有资源的版权其实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每一家县级融媒体、基层融媒体乃至中央媒体机构,在这个平台上的资源都是同等的。这就意味着,针对每一个本地化的、全局化的、全域化的应用需求,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基于智能合约、以信息化资源为基础,形成媒体内容区块之间的广泛互联的架构,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服务能力。通过这一点,我们今天所设想的融媒体,其服务能力也就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这是非常值得去预期的。

第二,区块链和全息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全息系统意味着什么?“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当看到一个单一节点的时候就洞察到了整个系统的全部,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全部的信息所在——区块链正是这样一种全息结构的体现,每一个节点上面都包含了对全链结构上所共享信息的一个完整描述,我们可以把区块链看作信息结构意义上未来全息系统实现的路径。通过这条路径,各个区块之间实现了一种完美的数字孪生关系,彼此之间是实时的、高可靠的、相互验证的;通过这种验证的方式,区块链又能够延伸出来一系列提供未来全息媒体的支撑,所以区块链可能是未来全息世界的一个雏形。因为在我们所设想的全息世界里,所有的节点都可以共享全部的信息。如今的区块链是通过有线的节点逐一连接起来的,这样的雏形就像在大海之中通过珊瑚礁的力量去形成一个岛链,然后逐渐形成岛屿,再进一步形成大陆。今天的区块链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全息世界发展中的第一步。

第三,区块链也在反作用于媒体系统。区块链能够为媒体实现新的业务增长提供可能性,同时,区块链也能够进一步让媒体获得新的存在价值,就是通过媒体去打造区块链类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用户体验。所以,媒体本身对于一个特定的技术领域有很强的反作用机理。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引入今天的一些新型媒体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于区块链上,也会改变区块链类的应用。

总 结

今天,我們展开了对融媒体视角和全媒体传播格局的讨论,同时还引入了很重要的理念,就是面向全媒体传播格局持续进行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是我们在媒体实现长效演进过程之中的必然趋势。对于新技术的引入,事实上人们似乎存在一种天生的抵制机制。中世纪的时候,人们看着刚刚发明的纸媒——报纸都会感慨,印刷技术会不会颠覆我们所有的一切,文明会不会难以持续;到今天,人们也会担忧互联网、手机、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会不会让人类文明的发展步入一种不可知的境地。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就是由于我们对于一些未知的、难以适应的新技术、新趋势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对于这种颠覆性的创新和变化会有畏惧和抵触。当我们用自己有限的认知能力和既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新技术时,大多数人都容易放大背后的隐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面对一些很有价值的创新的时候,人们可能产生抵触甚至无视。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很难积极拥抱新生事物,所以我们需要唤醒大家的创新意识。在今天,新技术对全媒体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今天的新技术更适合“飞入寻常百姓家”,更适合每一个人的有效感知,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能够看到,在移动互联网、移动端、APP里,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技术,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把复杂的技术细节封装在简约的外表之下。技术本身尽管非常复杂,但是它呈现给用户的却是很简单的界面。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需要让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形成、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真正插上技术创新的翅膀。

如今,我们将进入技术创新的新时代,我们正在创造很多前所未闻的、看似非常神奇的技术,这些技术也在显著地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其实,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其发生都是必然的。人类科学技术演进到这一步,人类突破这些技术,是来源于自然的。我们要遵从客观世界中的普遍规律,以我们强大的自然智能、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我们需要去迎合这样的潮流,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让全媒体传播格局因创新而拥有一个更加宏大的、更加值得期待的、广阔的未来空间。

根据“学习中国”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莫夕 文韬 富裕 钟雪

猜你喜欢
区块人工智能信息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数读人工智能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