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材料化学分析中数据误差的因素

2019-11-20 09:02
山西冶金 2019年5期
关键词:钢铁准确性试样

尹 芳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化检验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钢铁材料化学分析要求通常较为严谨,一点马虎都会引发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这就要求在钢铁材料化学分析中必须保证所得数据的精确度。以促进钢铁行业在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和应用发展。

1 试样因素

1.1 试样制备

1)取样位置。在对钢铁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前,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否则就失去了化学分析的意义。如,当钢铁材料为焊屏试件时,样屑的选择必须不得直接接触过渡层和基材,否则将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在试件堆焊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其厚度,与有关规范要求保持一致,若厚度不达标,则基材的化学成分就会深入到堆焊层内,钢材的含碳量也会随之降低,并低于标准水平,并给钢铁材料的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1]。

2)取样方式。在钢铁材料取样过程中,要根据钢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取样方式,由此可见,取样方式对分析结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在H10Mn2埋弧焊丝的最下直径为0.02 mm,鉴于其样品特点,在取样过程中就必须和车间相配合,先获得焊螺丝,然后再按照规定科学取样,因为一旦采用了错误的取样方式,就会造成分析结果中锰和硅含量与其真实含量间的差异。在分析尝试中发现,若先堆焊再取样,则分析结果中的锰含量会比真实含量低,达不到要求标准1.50%~1.90%,相关硅的含量也会比其实际含量要高很多,远远高于标准≤0.070%的要求[2]。造成这也结果分析误差的因素就在于焊接条件把控的不到位,及焊剂中的化学成分不均引起的。在这种条件下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往往是错误的。

根据现行规范标准,一般的工业分析中,待测组分含量与公差范围的关系如表1 所示。

表1 待测组分质量分数与公差范围的关系 %

1.2 试样分解

对试样进行分解,主要是为了让被测组分都进入分析状态。为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在熔样过程中,必须对熔样的酸度、温度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举例说明,当采用亚硝酸钠—亚砷酸钠容量法测定钢中的锰、过硫酸氨氧化—银盐容量法测定钢中的铬时,一些试样中的碳化物不易被破坏掉,其含量也相对高一些,因此,在检测中,虽然试样被溶解了,但溶解所得的溶液是浑浊的(含有16Cr2MolE、15CrMo 等材料),当溶液出现这种现象时,为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应采取延长熔样时间的方法加以处理,至溶液中冒出三氧化硫白烟、溶液变清澈。如果在钢材料中磷分析过程中,如含有钼、钨元素时,则需把浑浊的溶液进行过滤处理,否则会造成分析结果高于标准要求,同样会引起数据偏差问题。

在试样称取过程中,还应仔细挑选,减少人为破坏、环境影响等因素,尽可能减少试样中的杂质含量。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锰的分析方法时,若称样量较少且试样中含有杂质,分析结果则会严重失实[3]。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在对合金钢中进行硅元素的分析过程中,试样必须精挑细选,其中细而薄的样屑是最佳选择,如选择厚试样进行溶解,虽可通过延长溶解时间来实现试样溶解的目的,但其所得分析结果会低于实际值,同样会造成数据误差。

2 分析器具和试剂的因素

2.1 分析器具因素

在化学分析中,分析器具必须确保性能完好,经校准和校订无误后方可投入到分析工作中去,因为一旦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设备故障,就极易造成分析结果批量的系统偏差。如,在光度法过程中,光学玻璃比色皿的应用之前必须做好校对工作;而在钢材中分析铌含量时,用液中的含氟化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对样品进行腐蚀,极易给实验结果带来不利影响,为避免出现数据误差,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定期更换比色皿。因此,在化学分析中,最好将铌用标样和试样两者进行同步分析,以提升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2.2 试剂因素

分析试剂的质量和分析结果也有相辅相成的联系。在分析工作中,如纯抗坏血酸出现质量问题,当分析材料为生铁中的磷含量时,最好选用铋盐来催化一抗坏血酸还原法,其中显色液会发生系列变化,而在分析实践中却发现:由于生铁中磷的含量是有差异的,因而在采用该法测试时,显色液的颜色变化并不明显,吸光度的差别也不大[4]。不同的是,当采用该方法分析其他金属元素时,并没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在采用纯无水乙醇试剂对其中的磷含量进行化学分析的过程中,会有显色异常,特别是在夏天的室内,因温度过高更易出现这种问题,应加以重视。

3 分析方法因素

在钢铁材料的化学分析中,操作是比较简单的,但在相关的操作规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是没有提到的,只有操作者能敏锐地捕捉和领悟到颜色变化,才能有效减少测量误差。例如,在钢中铬含量的分析中,通常会选用银盐催化—过硫酸氨氧化法,在部分碳素钢内会有铬的残留,经氧化处理后溶液的颜色会变白,当朝白色溶液中滴入铬指示剂后,通常不呈现樱红色,此时切莫急于将溶液处理掉,只需再滴入一滴标准亚铁溶液,樱红色就出现了,在持续滴入后,钢材中残存的铬的数据。

在工作当中,一些操作者会在判断铬含量时,会选用锰的滴定结果,这种操作造成的数据失误曾有发生。主要是因为w(Cr)在0.10%~0.40%时,滴定后溶液并不会有明显变化,也不会看到铬元素的出现。此外,在利用钼蓝光度法测定硅含量时,应同步加入硫酸亚铁和草酸,这些混合液体经化学还原反应后会生成钼蓝,这种分析方法也会造成数据误差,特别是在炉前分析中,更应慎用。

在光谱分析过程中,实验环境和仪器条件都会给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当钢材中需要对碳、硫和磷元素进行分析时,因钢材和管件等均对硫、磷等含量有严格要求,因此在分析中也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因无最低数值限制,遂易产生结果误报问题,数值不准问题时有发生。经过笔者的工作总结发现:要提高分析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在判断的过程中最好选用化学分析对照法,以确保数据和期数值的精确度。

4 结语

化学分析作为一项实验技术,数据分析结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在钢铁材料化学分析中要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就要了解所有可能引起数据误差的各项因素,严格把控对每一道操作工序,方可得出相对准确的数据。

猜你喜欢
钢铁准确性试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试样加工余量对Q355B热轧钢带拉伸性能的影响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THE EFFECT OF REFUGE AND PROPORTIONAL HARVESTING FOR A PREDATOR-PREY SYSTEM WITH REACTION-DIFFUSION∗†
Ce和Nd对多道次固相合成AZ31-RE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钢铁侠”
Ce和Nd对多道次固相合成AZ31-RE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