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探究

2019-11-20 05:43佟迅黄虹柏毅
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应对策略

佟迅 黄虹 柏毅

[摘要]留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汉语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留学生个体存在的学习动机和认知能力差异是构成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健全学校的干预制度和管理架构来维护课堂秩序,通过增加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是处置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9)05-0082-07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崛起,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研究课题也从早期有关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常规教法等,逐步扩展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对来华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正日益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妨碍自己的学习,并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旷课、迟到、早退、上课聊天等[1]。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在中国相关的高校中都普遍存在。彭丽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对北京语言大学以欧美留学生为主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成因以及教师的管理进行了考察,并从学校管理和教师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2];朱萌在调查与分析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基础上,从教师自身管理、学生管理、规则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3];杨军红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一文中,从影响留学生适应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造成留学生适应困难的主要因素[4]。发表相关研究报告的还有邵仲庆[5]、朱焕芝 [6]、周梅君 [7]、张芸菁 [8]等。盡管这些研究所涉及的高校和教学对象存在些许差异,切入点也不尽一致,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结论——留学生的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

中国高校的很多留学生在来华留学之前对中国、汉语乃至中国文化都一无所知。各高校一般都在第一学年将汉语列为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留学生尽快地掌握必要的汉语知识,以适应留学生活。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行为,更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帮助。不同于本民族的学生,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不同的文化引导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9]。在对外汉语课堂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境中,教师不仅希望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也希望其遵守中国高校的管理规定和制度,掌握专业知识,成为知我中华,对华友好,学有所成,有助于促进中外友好合作与交流的合格人才。

留学生初来中国,受语言交流能力的限制,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堂。课堂教学和课堂文化必然对其学习态度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场所,也是性格、信念和价值观养成的土壤。相对于其他的后续专业课,留学生对中国的第一认知更多来自于汉语学习、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换而言之,对外汉语教师是中国文化、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社会制度与规则的第一演示者,是留学生认知中国的第一窗口。基于近几年大量的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以及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行为研究,本文重点关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留学生对中国认知误区的关系,并从教师教学行为和留学生认知心理这两个维度,探析对外汉语教学对留学生行为及其认知中国的影响。

1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留学生的问题行为产生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同时涵盖了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10]。留学生的问题行为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有较大关联。教师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学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Hurk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归纳为:创建一个融洽、安全和富有激励机制的学习氛围,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以清晰的讲解、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11]。与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师一样,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师素养,即:具有坚实的汉语知识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熟练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管理课堂纪律和上课时间,运用合理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充满期望,营造激励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

进入21世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高等学校教学提供了导向性的变革框架,教师的教学职能发生了重要变化,已从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为学生的自主知识构建提供支持[1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学活动主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进行提问,教师和学生可以不断地互动交流,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是通过言语、动作、情感的交流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国高校的大多数留学生来自发展中国家,经历过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讲授模式:在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中,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但是,少数留学生所经历的教学模式,明显与这种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有较大差异。

对外汉语教师往往在第一堂课,就可以通过留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到留学生们所经历过的各自不同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传统授受式教学的留学生很少在课堂上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对课堂上的团队学习感到新鲜而又陌生;其他小部分留学生在课堂上则随时提问,喜欢带有探索性的互动教学方式,习惯与老师面对面地探讨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直接与老师交流看法。这样的学生很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也更具领袖特质和不稳定因素。他们对简单生硬、强行灌输式的教学不以为然,当其习惯性地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得不到老师的支持后,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这些学生一旦对汉语学习失去兴趣,往往首先产生问题行为,并成为学生问题行为的领导者。

成人在语言学习成果上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留学生群体基本都已成年,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个体成果也总是差异明显,原因各自不同。其中,汉语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所谓动机,简单说就是推动行为者从事某种行为的愿望。第二语言学习动机一般可分为功利型、兴趣型和融入型动机[16]。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研究者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目的调查形式多样,结果一般都显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工作需要、生活需要、专业发展需要、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毕业后想留在中国等。笔者对自己教授的留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汉语学习目的的访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通过汉语水平考试”作为自己汉语学习的直接目的,因为他们在中国高校必须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才能拿到专业学位。像这样具有功利型学习动机的留学生不在少数。功利型动机、兴趣型动机和文化融入型动机的差异,导致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课堂行为呈现如下明显的差异。

首先,极少数以兴趣和文化融入为导向的主动学习:这部分学生课堂表现活跃,课堂上常常会展示其在书本和课堂之外学到的汉语知识,提出的问题也形式多样,对教师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以分数为导向的主动学习:这种情况常见于那些来自贫困国家的留学生,受现实利益的推动,比如奖学金,这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太多的期待,但是对分数的期待却精确到小数点,他们很少冒因违规行为而丢失分数的风险,一般不会成为课堂问题行为的主体。

再次,以通过考试为导向的被动学习:这些学生对汉语学习缺乏兴趣,对分数期望值不高,但需要通过汉语考试,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堂上表现不活跃但仍可自律。

最后,动机不强、缺乏自制力的被动学习:这类学生是问题行为的主体,尽管他们也希望最终可以通过汉语考试,但动机并不强烈,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需要教师特别监督才能完成相关任务,课后任务几乎不能完成也不愿做任何努力,很多这样的学生尽管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和多次规劝,但仍无法改进。

2) 认知能力差异。除动机差异之外,留学生的个体学能差异也是影响留学生问题行为的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不可否认,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汉字形、音、义的表现要比其他表音文字复杂得多,三者之间的关联规律较难掌握。汉语学习中最明显的困难就是汉字的学习,每一个汉字对留学生而言都是一幅复杂的图画。不同于表音文字,汉字无法从构造上判断发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即是对原有的内在知识进行拓展更新的内化过程,即新知识的吸收必须参照他们对原有知识的理解[12]。对许多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而言,不但有生第一次无法从文字构造上判断发音,还常常会碰上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价值标准无法理解的事物或观念。由于对中国了解不多和缺乏象形文字学习的经验,很多学生对汉语学习准备不足,绝大多数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都会产生畏难和动摇的心态。对外漢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不想努力的留学生会对老师说:“我不会写,不会读,但是我会说。”这种现象证实除了极少数留学生的问题行为源自于文化抗拒,学能问题也是大多数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和鼓励,他们会失去汉语学习的信心,降低对自身的期望,由此在课堂上产生偏离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

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第一纠正者毫无疑问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师对留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必须借助课堂管理。一般而言,影响课堂管理的几个主要变量是:教师的品质特征和知识技能,学生的社会背景、心理状态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架构。课堂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过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课堂,但却是一个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石。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管理最明显的一个特质就是学生和教师所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特别是其中的新生,由于受到语言能力的制约,初来中国时很少与校园之外的社会进行交流,与中国人的接触主要发生在课堂上,教师成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感知和认识的主要来源。对外汉语教师经常遇到的难题就是由文化背景差异所引起的学生问题行为,例如迟到。除此而外,中国文化“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也不适用于激励留学生群体,教师会发现中国的“学霸”“学渣”的价值分类在留学生中完全不适用,问题学生并不会因为成绩落后而失去被仿效的魅力,相反,他们大多反而会成为留学生中的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师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理解和准备,逐步策略性地实现对留学生行为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消除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行为,教师除了尽可能与留学生语言交流和沟通之外,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2.1制度干预策略

中国所有高校都制定了详尽的学生手册,留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手册对留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明确的要求,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制度的执行都是有差异的。如果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保持沉默,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留学生或许会认为这些问题行为属于中国文化所允许的范畴,经常听到欧美留学生提到,在中国可以做很多他们在自己国家不敢做的事情。一旦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解并缺乏尊重,这种错误会延续到他们后续的留学生活中,甚至于把这些误解传播回他们的国家,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对留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仅仅依赖对外汉语教师是不够的。中国高校管理者应该参照世界一流大学,尽快建立学生问题干预双轨制度,即除了教师和教师可执行的课堂约束机制,还应建立专门的留学生问题干预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

2.2动机引导策略

留学生对汉语学习需求动机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课堂行为。一般而言,问题行为多发的学生会反映他们学习汉语并不是对汉语感兴趣,而是因为汉语是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因此,从强化学习动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是一个避免问题行为发生的颇为有效的办法。学习动机的强弱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这些又和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文化所持的态度密切相关。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高对文化的兴趣,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它民族的兴趣动力,促进对语言的学习[17]。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使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就有可能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激发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3教学改进策略

中国对外汉语学科奠基人、语言学家吕必松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教学方法发展的需要,另一个问题是有些公认的教学法原则不能贯彻到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去。”[18]对外汉语教学就其教学形式而言,“有些地方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现象相当普遍。”[19]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更多地体现了学科知识灌输式的传授,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时间长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疲倦的心态。依据笔者的教学实验,教师的教学如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在课堂上组织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活动,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允许与鼓励其进行主动学习的情境和机会,设置契合每一位学生的当前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学习任务[20],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生碰到学习困难时给予及时指导和讲解,相比讲授式教学,更利于增进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事实上,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只要学生想学,他们就有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而这也是避免或纠正问题行为的关键。

3结束语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不多。尽管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留学生正确地掌握汉语,得体地运用汉语语言,但对外汉语教学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技能传授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必然表现出相应的文化特质。基于文化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汉语学习首先需要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产生认同感,缩短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心理差距。留学生无法判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行为判断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因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严于律己,端正行为,引导留学生对中国价值观和制度正确认知。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事语言教学要特别讲究教学法,尽可能使语言教学像完美的艺术品那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19]。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外汉语教学尤其如此。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汉语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化有深厚的认识,并兼具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自觉地将文化比较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因此,母语使用者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合格的语言教师[21]。教师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外汉语教师更是中国形象的代表,教师行为体现着中国价值观。对外汉语教师要强化专业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行為的研究,加强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管理,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汉语学习成为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专业人才,从而实现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SEEMAN H.Preventing disruptive behavior in colleges:a campus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handbook for higher education [M].R&J Education,1988:29-33.

[2] 彭丽.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考察[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8.

[3] 朱萌.中亚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4]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 邵仲庆.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冲突的文化归因研究——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M高中汉语课堂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10.

[6] 朱焕芝.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文化冲突及解决策略[J].文学教育,2012(3):70-72.

[7] 周梅君.基于案例的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8] 张芸菁.对外汉语课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

[9] WALLACE E L.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EB/OL].(1973-11-01)[2019-03-12].https://eric.ed.gov/?id=ED096820.

[10] 高巍.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解析 [J].教育研究, 2012(3):100-106.

[11] VAN DEN HURK H T G,HOUTVEEN A A M,VAN DE GRIF W J C.Fostering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 through the use of data-feedback [J].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2016(60):444-451.

[12] PAUL E,DON K.Educational psychology:windows on classrooms[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34-490.

[13] SOHEILI F.Teachers as leaders:the impact of adler-dreikurs classroom management techniques on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J].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2015(71):440-461.

[14] 沈亚丽.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及其相关性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5] ROBERT C G,RICHARD N 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B/OL] (1985-01-01) [2019-03-12] https://eric.ed.gov/?id=ED262624.

[16] DRNYEI  Z.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273-284.

[17] 唐智芳.文化視阈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8] 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13.

[19] 吕必松.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8-19.

[20] 范慧慧.以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课堂中的“主动学习”[J].教学研究, 2015,38(5):8-10.

[21] PHILIPSON R.Power, pedagogy & practic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责任编辑孙菊]

A study on counter strategies of foreign students′ classroom

problematic behavior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NG Xun1,HUANG Hong2,BAI Yi3

(1.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6,China;

2.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6,China;

3.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 Medical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6,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atic behavio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learning Chinese in classroom disrupt seriously the Chinese teacher′ teaching order and the teaching efficiency.This study firstly reveals that the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the 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 students are the essential factors leading to the students′ problematic behaviors.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 students′ problematic behaviors,including a well framed intervention system at the college level that is designed to keep the classroom order,the interesting learning contents and the various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are employed by the teachers t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interests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international students;problematic behavior in classroom;counter strategies

[收稿日期]2019-03-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XW061);东南大学哲学社会学省部级基地开放课题(2242015S30028);东南大学教改项目(2015-142)

[作者简介]佟迅(1971-),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艺术传播。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留学生应对策略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