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1 01:51郑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鞋盒绿色环境

郑姝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6)

绿色设计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提出。在其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他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为保护地球环境服务。设计中融入“绿色”元素的概念初步形成,并受到推动。

我国市场的上 “过度包装”之风盛行,每逢节日,各式各样的礼盒就大量涌现在各大商场中。节日过后,废弃的纸盒、纸袋、泡沫塑料数量惊人。华丽的包装并没有很好地传达出送礼者的心意,相反却成了收礼人的负担,外表豪华却掩盖不住内里的贫乏与空虚,更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然而在这种环境下,很多生产商与消费者依然熟视无睹,没有让这种现象得以改善。如今,可持续性设计的议题已经日渐成熟,环保设计与绿色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浪费资源的消费潮流显然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而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设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设计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可以产生社会、经济、环境的连锁反应,甚至改变人的行为与想法。因此,设计师也面临着极大的责任,如何去触发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正面变革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社会需要更多经过思考的成熟设计而不是复制品,勇于突破创新,不断探索更好的设计思路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将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到设计当中,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1 废弃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可能的情况下选用废弃的设计材料,减轻垃圾填埋的压力,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增加设计的创意性。在日本成立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珍惜垃圾”(Treasured Trash)设计计划做出了很多有趣的尝试。这个设计计划致力于倡导珍惜“垃圾”的回收价值,对回收的“垃圾”进行重新设计。其中,英国设计师Stuart Haygarth制作了一款由“垃圾”组成的创意吊灯(见图1)。设计师通过回收被冲到海岸线上的垃圾,变废为宝地将其制作成了一个颜色绚丽的巨大吊灯,向人们宣传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图1 Tide Chandelier

“良知设计”(Design with Conscience)是由美国洛杉矶的设计品牌Artecnica为艺术指导规划出的系列作品。“良知设计”系列最大的特色是其所有作品都由国际著名设计师们提出创意,然后由一些工艺团体进行制作。Artecnica一直崇尚环保设计理念,不断的探索、开发、采用新型的环保材料以及新式的包装方法。很多产品采用可再生材料制作而成,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其经典项目Transglass系列工艺瓶是利用废旧啤酒瓶、红酒瓶等,经过艺术加工、雕饰而成的艺术品。这些废旧的瓶子,经过艺术家们化腐朽为神奇的一笔,面貌焕然一新。Transglass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永久收藏品(见图2)。Transglass系列融汇了旧世界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高水平的设计,每一件创意玻璃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图2 Artecnica工作室 目Transglass系列工艺瓶

2 改善包装结构的同时避免过度设计

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其本质功能常常被忽视,导致包装容易出现易洒漏、保温性差、不利堆叠、空间浪费等问题,缺乏具有整体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以食品包装为例,目前的速食外带包装多为一次性塑料材质,包装盒千篇一律,实用性差,未结合速食外带的特性进行设计。外带包装的打包盒和餐具通常是独立包装,由于配送的疏忽,遗漏餐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缺少绿色理念,环保意识弱,让速食外带的体验大打折扣。

西式快餐店的外卖总是对汉堡、薯条、饮料等食品进行单独包装,然后再分别装入塑料袋中给顾客带走。这样的包装方式浪费了大量纸盒与塑料袋,给环境造成了压力。针对这种情况,罗德岛设计学院的Seulbi Kim创意性地给快餐店设计了一套环保包装(见图3)。他设计出了一种独特的纸质结构,可以将薯条与汉堡固定在纸板的两侧,最后将饮料杯套入纸板底部的圆洞内,即可将其同时打包提走。这样的一个创意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快餐店每天的资源浪费问题,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图3 快餐包装设计

图4中的牛奶包装从表面上看并不起眼,实际上却隐藏着很好的环保理念。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盒装饮料都附带了一根塑料吸管,在生产时不仅提高了成本,在使用后被随意丢弃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这款牛奶包装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牛奶的吸管通过纸张折叠的方式被很好地隐藏在包装之中,在饮用时直接打开即可。一个打破常规的小创意,让盒装牛奶在生产中节约了成本,在使用中更加便捷,用完也可以回收利用。

图4 环保牛奶包装

在包装结构的设计上,应朝着实用与便利的方向发展,探寻契合的设计,改善包装结构的同时避免过度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3 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

综合考虑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小,回收的处理方法等,使所设计的结构易于拆卸,维护方便,并在产品报废后能够重新回收利用是实现绿色设计的重要环节。

德国运动品牌PUMA公司与著名设计师Yves Behar共同设计的一款“聪明”鞋盒(Clever Little Bag)大胆地突破了鞋盒包装的常规模式,同时具备了实用、简约、环保的特质(见图5)。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鞋盒的问题经常给人们带来困扰。将其当垃圾丢弃会觉得浪费,如果保存下来又会占用很多空间。PUMA公司的这款鞋盒的设计从纸盒的纸板结构上进行创意,去掉了鞋盒的顶部,依靠几个侧面作为骨架进行支撑,最后套进手提袋中。在购买之后,可以将内部活动的纸板骨架保留或丢弃,而手提袋可以继续循环使用。整个包装所需要的纸板比常规的鞋盒包装减少了65%,并且在存放的环节中节约了大量的空间,可以说是一个既环保又经济的“聪明”设计。

图5 PUMA运动鞋盒设计

4 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它也是行业能继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从技术层面不断地推陈出新缓解建筑产品对材料资源的消耗,为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做出实质性贡献。就材料而言,应选用绿色材料,秉持节约能源、利于回收和二次利用、无毒无害等环保性原则。遵循减少材料消耗、节约成本、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的社会与环境需要材料与技术的创新,减少成本消耗大的设计。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博会中,日本建筑师坂茂应邀进行日本馆的设计(见图6)。因为环境问题是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所以他突破性地选择了纸筒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每个国家为了举办各种国内和国际活动都需要搭建很多的展览馆,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成本和人力资源,活动结束之后就剩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品。坂茂之所以选择纸作为建筑材料,是因为他想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搭建这些场馆建筑,而是如何在活动结束后将他们拆除。日本馆建筑的骨架由几百个纸筒成45度交错而成,组成了一个异常坚固的结构网。建筑的顶部与墙面都由半透明的再生纸膜覆盖而成,因为采光充足节省了人工照明。场馆的屋顶上摒弃了不易分解的PVC材料,而是涂上了油层,起到了防水的作用。这个独特的纸建筑在世博会期间经过了各种天气考验,隔热防水,异常坚固。在德国的世博会结束以后,这个建筑被回收到了日本,纸质材料又被重新制成了小学生的书本再次利用。整个建筑的设计不仅大大减少了场馆的建造成本,节约了电力资源,同时也解决了工业废料的回收问题。其设计思路给我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图6 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

“绿色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一场“绿色革命”已经来到,在环保成为世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绿色设计正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向绿色设计方向完成创新与突破,是未来发展的道路。设计师应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强调设计是 “为人的设计”,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善待环境。不断探索环保型新材料与新技术,尽可能减少对污染性材料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材料,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回归经典的简洁,促进人类和环境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鞋盒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鞋盒修复师:鞋盒也有“外科医生”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梯形鞋盒
漫观环境
巧用旧鞋盒
我的鞋盒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