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开泰壶”创作感悟

2019-11-21 01:11秦志全
山东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紫砂装饰创作

秦志全

图1 三阳开泰壶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等充分运用了我国得天独厚的先天资源,同时根据每个时期不同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创作出不同题材、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器物承载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轨迹,也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文化符号。总而言之,烟波浩渺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创作的思想源泉,也是创作出具有人文思想作品的艺术宝库,而在“三阳开泰壶”(见图1)的创作中,谈一下创作的几点感受。

“三阳开泰”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代表着新希望的开始,这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的人文情怀。在创作这件作品之前,考虑到更多的是这件作品的灵魂,这件作品有没有活的思想,所以创作之前先是有了“三阳开泰”的思想意识认知,然后根据这个思想意识才能进行整体的设计与制作。

也正是有了“三阳开泰”人文的思想,这件“三阳开泰壶”应该有的就是一种象形的外观、融合古代智慧的装饰、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造型艺术,而理论思想应该是更深层的作品灵魂,如何去表达出来是一个更高难度的创作。

“三阳开泰壶”整体的外观设计就是一个很美丽的心境,在创作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几点要素,正面看这件作品组成壶纽的半圆、壶把的半圆、壶身的半圆其实就是三个“阳”,这三个“阳”构思的很巧妙。按照大家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运用,壶纽上的圆正是日落西山的太阳,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不放在左边,考虑到的还要是“实用性”,所以把这西山落日“阳”装在了壶钮上;在壶把的位置上正是有了“日出东方”的太阳,同时根据西周早期“日”的文字设计成了“D”字,这样既美观而且能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最后,我们来看壶身,整个壶身其本意就是一个圆圆的正午之“阳”,当然在艺术的创作中不可能完全写实,所以有了整体的一个形体。而壶嘴与壶底的整体设计还是服务于壶身与壶把、壶钮的,因此整件作品通过设计就把壶型制作完成,表现出的是传统文化“三阳开泰”的思想内涵。

一件作品确定了主题思想就像有了论文的论点,有了思想与灵魂;而外在的形体表现是借助紫砂的可塑性进行塑造的,此时的紫砂就是一个文化、艺术、思想的载体,承载了传统文化的任何艺术表现形式;而在紫砂壶的表面进行装饰,是在紫砂壶本身设计语言、造型语言、工艺语言、窑艺语言等之上增加的装饰语言,不仅是为了美观好看,而且还能增加整件作品的语言丰富性。

在整件作品外表装饰的时候,遵循的依然是简洁、明了,充满传统文化思想的理念,尤其是在“三阳开泰”壶正反两面壶身的装饰上,考虑到“阳”的主题,因此考虑到了紫砂陶刻中的“阳刻”,也想到了传统的“半浮雕”的表现技法,同时又选择了“三羊开泰图”进行了装饰,此图内容富有岩画、印章、壁画等特征,集中体现了丰富的艺术形象。

看整个壶身的装饰就是一幅很美的“三羊开泰图”,也符合“三阳开泰”的中心思想,一器一物皆有灵性,作为手艺人,这是需要具备长期坚持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份责任与使命。

“三阳开泰壶”从构思、设计、制作、烧窑都符合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的轨迹,同时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不管是装饰还是塑形,都将个人对于紫砂印章、拓片、陶刻、雕塑、制作、书法、绘画等的运用多方面地调动起来,在一件作品上的表现上一定是博观约取的,也正是有了广泛的涉猎,才能有更丰富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无论是紫砂壶的创作还是紫砂陶刻、紫砂拓片、紫砂雕塑等艺术创作,离不开一个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民族文化的汲取,对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思考与探索,还会有更多的人传承古法、创新理念,为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一件又一件更加精美的时代之作。

猜你喜欢
紫砂装饰创作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一墙之隔》创作谈
DIY节日装饰家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