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投顾风险及市场发展研究

2019-11-21 08:37杨雅婷
时代金融 2019年27期
关键词:发展研究金融科技风险

杨雅婷

摘要:本文对智能投顾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智能投顾与传统投顾的区别及智能投顾的理论依据,同时梳理了国内外智能投顾行业的发展情况,揭示了目前中国智能投顾发展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借鉴国外监管经验,对中国智能投顾行业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 智能投顾 风险 发展研究

一、引言

金融科技(FinTech),是金融和科技的相互融合。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货币,监管科技等技术创新,已开始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保险等金融领域[1]。金融科技的迭代为智能投顾提供了技术基础,而我国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积累促进了智能投顾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大资产管理的新时代。

智能投顾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系统所配置的资产组合的透明度,以其智能化、服务成本低的优势,带来了资产管理业的变革。但智能投顾与传统的投资顾问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监管制度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投顾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金融创新、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且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了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2]。

二、智能投顾基本特征

(一)传统投顾与智能投顾的区别

综合国内外智能投顾的主要特点,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传统投顾与智能投顾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智能投顾突破了传统的“一对一”投顾服务,面向所有投资者群体,填补了财富管理行业的空白市场,服务于大众群体,真正的实现了普惠金融[2]。

(二)智能投顾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资产管理理论的结合

马科维兹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取决于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即对于同样的风险水平,存在一个预期收益率最高的证券组合,或给定一个预期收益率,存在一个风险最小的证券组合。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投资组合被称为有效组合,有效组合组成的集合是有效集。因此,投资顾问的功能就是在有效集中选择符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证券组合。在实际中,由于客户的风险识别难以量化,且计算量较大,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实用性较差。而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技术的引用实现了大规模筛选投资组合,实现了风险偏好的实时动态计算。

(三)智能投顾是一种被动投资方式

被动投资,是一种有限的介入买卖行为的投资策略,投资者仅提供基本信息,将资产配置、组合再平衡等工作交给投资顾问,不以追求高收益为目标,而往往以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为主,获得系统性风险补偿[4]。

三、国内外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

(一)美国智能投顾市场发展现状

智能投顾起源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民众的个人财富普遍减少,傳统投顾方式高昂的服务费用和认购门槛的局限性,推动了智能投顾短期迅速发展。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推出智能投顾服务的机构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创业公司,以Betterment、Wealthfront为代表。投资标的涵盖基金、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十几类资产。另一种是传统资产管理机构,以嘉信基金和先锋基金为代表。传统资产管理机构主要通过收购、合作的方式进入智能投顾领域。传统资产管理机构凭借其传统品牌和专业资源优势,迅速发展并占据了市场近80%的份额,成为行业领导者。

2008年全球首家数字化金融公司Betterment在美国成立开始。Betterment根据用户的投资金额设定浮动收费制,投资金额越高,平台费率越低。用户通过填写年龄、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等个人信息就可以获得最优投资组合建议。2012年11月Wealthfront成立,其主要以中低净值投资者为主要客户,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来了解用户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得到风险偏好分数,用于资产配置模型中,为客户提供资产投资组合建议[5]。另外,Wealthfront还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包括税收损失收割、税收优化计划,将节约的税款进行指数化投资,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

从美国各大智能投顾公司的来看,存在两大优势:一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投资组合配置建议和ETF的买卖服务;二是基于美国的税收体制,可以为客户提供避税服务,由此促进了美国智能投顾领域的快速发展[6]。

(二)国内智能投顾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投顾行业起步较晚,主要集中爆发于2014-2015年。目前,我国从事智能投顾业务的机构约40多家,市场规模将达到642.9亿元。按照研发主体可以将智能投顾平台分为三类:一是以平安一账通、嘉实基金和贝塔牛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推出的平台;二是以京东智投、雪球财经、同花顺为代表的互联网推出的智能投顾平台;三是以弥财、蓝海财富、理财魔方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智能投顾平台,主要借鉴美国Betterment、Wealthfront平台的模式和先进经验。

以弥财为例,其一个重要业务是海外资产配置,标的资产由8只ETF组成,投资组合覆盖10多个行业,175个国家和3800多家公司[7]。用户在APP登陆后需要回答5个问题,获得风险评级后,系统基于算法自动生成一套匹配的投资组合方案,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开设证券账户,实现自动管理与资产再平衡 [1]。

四、我国智能投顾风险分析

首先,在市场方面,我国总体发展落后,投资标的数量和种类不足,最优投资组合设计受到限制,无法较好的分散风险。其次,在投资理念方面,投资者仍以散户为主,散户通常拥有更高的风险偏好,不喜欢长期和被动投资,以短线交易为特点,注重短期收益,具有较强的投机性,不符合现有智能投顾的发展趋势被动投资策略。

其次,智能投顾在了解客户偏好、提供投资建议的过程主要依靠机器与人交流的方式,打破了原先人与人交流的固有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客户无法充分了解投资的相关信息,难以实现生成过程的透明化。一旦智能投顾的算法和技术等缺陷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客户无法了解其中问题所在,很可能会造成智能投顾中的责任推卸,使客户承担较大的风险。

最后,目前国内智能投顾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相关监管政策并不完善。第一,监管法规欠缺。智能投顾作为新兴产业,相关法规尚处于空白状态。例如,我国《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十四条规定,“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代理投资人从事证券、期货买卖”。这就意味着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只能提供投资策略,不能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第二,牌照管理不明确。智能投顾是基于算法对股票、基金、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构建分散化投资组合,而我国金融行业实行分牌照管理制度,即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对于银行、信托、基金等都有各自对应的牌照。目前我国监管政策方面并未明确智能投顾行业是否需要申请或如何申请销售资质牌照,可能存在着不确定性的风险。

五、我国智能投顾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智能投顾算法审查机制

借鉴发达市场的成熟经验,尽快弥补智能投顾算法的监管空白。具体做法包括:第一,智能投顾平台需要理解和掌握算法背后使用的假设、数理模型、原理及算法的局限和不足等;第二,设置专门的文档加以记录算法的系统设计规则和运行目标,便于后期监管部门和客户对算法进行监督管理;第三,对智能投顾算法及时监测、更新和完善,并对算法的改进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记录。

(二)完善智能投顾监管法规

将智能投顾纳入现有的监管框架,规定提供智能提供服务的机构需要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格才能合法开展业务,并接受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管。另外,需要适当放宽法律法规对投资顾问业务范围的限制。

(三)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提高平台信息透明度

监管机构及智能投顾平台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宣传工作,确保投资者了解平台操作流程。另外,投资者需要转变投资理念,提高投资素养,正确认识智能投顾平台,在投资过程中保持风险保护意识,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2]。

参考文献:

[1] 伍旭川.迎接金融科技的新风口——智能投顾[J].清华金融评论,2017,(10).

[2]李亚辰,吕祥友.智能投顾风险分析和监管路径研究[J].中国物价,2018 (2):71-73.

[3]徐忠,孙国峰,姚前.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211-212.

[4]姜海燕,吳长凤.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建议[J].证券市场导报,2016,(12):4-10.

[5]孙清云,赵艳群.国内传统金融机构智能投顾业务发展探讨——以摩羯智投为例[J].国际金融,2017,(9):34-39.

[6]黎致雅,杨向乐,林丽珠.智能投顾,投资理财的新时代[J].时代金融,2018(10):358-362.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研究金融科技风险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