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态 花鸟精神观伯揆花鸟画作有感

2019-11-22 01:45王鲁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
北广人物 2019年44期
关键词:花鸟画家大写意美术史

□王鲁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

《一声啼得满山红》中国画

中国花鸟画是最能表达中国人亲近自然之人生态度的绘画形式。“风云变态,花鸟精神”八个字,是唐代司空图用来论诗的。如果一个诗人能用文字绝妙地描绘出天地间的“风云变态”或山野间的“花鸟精神”,那他就是一位高手,这种“如觅水影,如写阳春”的本领,是很难达到的,只有做到了“妙契同尘,离形得似”,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诗人。司空图是说用文字来形容描绘“风云变态,花鸟精神”之难,其实,即使是用笔墨色彩来描绘“风云变态,花鸟精神”又何尝是一件易事呢?因为关键是“变态”与“精神”,文字表现很难,笔墨表现尤难。

所以,中国美术史上的花鸟画家很多,但名家很少,我们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人,数量要少于山水画家,但是最顶级的大师,恰恰也是花鸟画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特别能在花鸟题材上找到寄托,深浅由人,花能解语石能言。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大写意的笔墨在花鸟画上特别甩得开,“书画同源”的中国文人画属性在写意花鸟画上表达得尤其充分。但要成为一个大师级的花鸟画家,一是要“雅人深致”,必须对生活和人性有深刻的体悟,这才能借花鸟而言情,其寄托才会激发强烈、深刻、广泛的人类共鸣,不至于画一堆动植物标本。二是要有很好的笔墨修养,好的花鸟画家,无一不是好的书法家。为什么?因为寥寥数笔的简率表达,对笔墨质量的要求太高了,这寥寥数笔不仅要求状物造型,更要表现画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文化修养,要呈现画家的个性和风骨的魅力。

伯揆是我认识的当代花鸟画家中很杰出的一位,不居庙堂之高,而处江湖之远,一直作为一个自由艺术家生活在画家群集的北京宋庄。他转益多师,拜过多位老师,但又不师其迹,不画地为牢,而是更广博地从美术史诸大家的传世之作中学习体会。所以他的画,不落时人窠臼,而是上溯明代,吕纪、林良笔下“生气奕奕”的大花鸟在他的笔下再现。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五代和宋开始有成熟的花鸟画,但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从传世作品来看,多是某种特写式的构图,花和鸟往往都是一枝(只)独秀,背景是空寂无垠的,很有“泠然希音”的孤独感,作为特写的花鸟沉落在“ 然空踪”的无边浩劫之中,刻画得精细入微的一花一鸟,与不着一字悠悠空尘的背景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看似非常写实,但却内涵着道家之冲漠玄虚和释家之虚空粉碎。到了明代,吕纪、林良辈把宋人惯用的“前实后虚”的特写手法变了,变成了前后左右上下全实聚焦!画幅很大,故而画面能够容纳的东西也就很多,所以这个时期的大花鸟画,真的是“生气奕奕”!如果把司空图《诗品·纤 》章用来形容吕、林的大花鸟画那种热闹蓬勃、生机盎然的情境,真是恰当不过:“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但是明代还有另外一股花鸟画的潜流,那就是陈淳、徐渭为代表的文人大写意花鸟画,开启了世界美术史上最早的表现主义绘画路径。笔墨语言脱略形似而趋向抽象与表现,个人风格凸显,画家主观意志观照世界之上,任意折枝、搭配、组合,全无客观理法可讲,作为个人符号的书法被放置于画面重要位置,甚至凌驾于物象描绘之上。文人印章也是在明代出现,文人绘画手头又多了一件表达主观自我的法器,于是,从明代开始,一种超越绘画,而融合了文人综合能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它就是国人津津乐道的“诗书画印”四绝。四绝一体,最佳载体就是大写意花鸟画。齐白石最佩服的青藤、白阳、八大、缶翁,就是这条中国文人表现主义路径上的卓绝大师。因此,当伯揆上溯至明代时,他必然同时面对吕、林和陈、徐。

看得出来,伯揆的解决路径是:图式多取吕、林,而笔墨多取陈、徐。也就是说,在伯揆的大花鸟画里,构图是以吕、林的全景花鸟为范式的,我们总能见到“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的丰富图景,这图景反映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活力,也表现了中国哲学尤其是理学“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旷达情怀。从笔墨上,伯揆又是自觉从陈、徐文人花鸟画中汲取营养,他很注意笔墨的抒写性,除了状物赋形,笔墨自身要有质量,要有感染力,要苍茫厚重,甚至作为一个漂泊江湖的自由画家,伯揆的笔墨,在我读来,自带一股与生俱来的放旷不羁,还有些许疏野清奇。他的笔墨,暴露了他的内心,映现了他的自我。虽然画的都是花花草草和禽鱼之属,无非是水流花开,晴雪满汀,但我也从他的画中,尤其是笔墨里,听到一个燕赵男儿“壮士拂剑,浩然弥哀”的悲歌!所以,我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伯揆“大风卷水,林木为摧”的新作,唯性所宅,真取弗羁,与率为期,庶几斯人!

(己亥中秋兮父鲁湘于京华城南)

《茂林雅坐心随云闲》中国画

《好音》中国画

《河边拾趣》中国画

《惊春》中国画

《春曲》中国画

《一枝独秀》中国画

猜你喜欢
花鸟画家大写意美术史
龚和德戏曲舞台美术史研究论纲
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心有灵犀笔生花
——记花鸟画家许常锁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大写吾意
遥看国色 玲珑韵香——记著名花鸟画家姚玲
丹青不渝画牡丹——记花鸟画家一林
明清美术史上一颗灿烂明珠
《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