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19-11-22 14:31陈梅纽
艺术评鉴 2019年19期
关键词:小學美术教学培养

陈梅纽

摘要: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近几年来在教育中深入实施,从而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美术作为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造力、鉴赏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其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这需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动手实践能力。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这一问题为内容,分析其教学现状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学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學   美术教学   培养   学生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155-02

当下的小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美术学科作为小学教学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活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融入全新的思想和方式,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体验艺术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探析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的认识和使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老师基本形成了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1]。一些教师对美术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仅仅引导学生认识美术课本中的一些事物,为学生创设的美术动手实践活动非常少,从而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

(二)教师忽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动手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部分之一,特别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内容。某研究[2]针对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现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动手活动表现出来的喜欢程度还是较高的,学生也希望老师能够多开展一些手工制作课,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实践;而分析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情况可看出学生参与动手实践还是比较主动地,但仍有超过30%的学生是不主动甚至较为冷淡的,这表明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主动性不够,老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意愿。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原有的小学美术教学,重心基本在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上,过多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有所降低,而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另外,实践性操作,亲自动手感悟是美术学科的核心教学内容,但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忽略了美术学科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是将重心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的考试科目上,实际的美术教学课堂教师只是浅显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理论知识,更多的时间只是让学生自行观看美术课本,美术实践活动少之又少,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有限,这无疑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而且一些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绘画天赋也被耽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它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和需求,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事物的形态,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从小学生这一时期的成长特征来看,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非常快,所以这是借助多样化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3]。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增强美术教学的吸引力

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培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灵活创设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美术能力来为创造和谐、生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表现空间。比如说在教授学生动物的绘画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物的生活场景和实际动态,将一种动物多方面的形态特征全面展现,让学生细心观察,通过实景来增强创造力。同样也可以将一些名家的作品和实景对比,让学生仔细观察,做以比较,从而主动去了解画家如何进行创作,如何把握动物的形态。进而在美术课堂中加入一些折叠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来折叠一种动物,从而加深印象,这一方面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在后续的绘画中能够依靠多样化的信息来创作,强化动手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景,组织学生走入生活场景中观察事物,以春天的美景来说,当学生走入真实情景之后,会调动自己的感官感受、观察各个景物的详细动态,进而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通过想象力和创作力绘画在纸上,从而提升个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自主练习,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

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离不开学生大量的自主练习,因此教师要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将课堂留给学生,给予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充分的平台展示自我,自由发挥。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讲授让学生对基本的绘画技艺和制作技巧进行掌握,扎实基础知识,进而通过实际的操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大量的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个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存在差异性,而且对美术操作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教师要在课堂中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时时注意学生练习的动态,当学生存在困难和疑问的时候,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经常性地使用启发式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让他们能够高质量地进行美术练习,强化动手能力的效果。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在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相互探讨,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亲自参与操作来提升美术技能,从而真正理解美术的内涵,熟练绘画技巧。

(三)创新教学方式,开发多元化手工活动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些小学美术教师存在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美术动手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致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必要的动手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将多元化的手工教学活动融入美术课堂,增强美术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的手工制作活动是激发他们创作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鲜明的性格特征决定了美术课堂中,手工制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灵活地设计手工制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课本中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促使美术操作更加深刻[4]。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手工活动的积极性,可以设置相关的比赛,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从而让他们认真、有效地完成每一次的手工制作活动。此外,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完成一些基础线条的绘画和操作,还需要体现出学生的想法和创造力,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进行创作。除了在课堂中准备相关的手工素材,还需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亲近生活,从中灵活选取丰富多样的素材来进行手工制作,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水平。

四、结语

动手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学科体系中,美术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特征,让学生认识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并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灵活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自主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利利.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59-159.

[2]刘胜文.小学美术教学动手能力的培养[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曹玮.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8):166.

[4]张海英.剪纸课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J].文教资料,2017,(21):111-112.

猜你喜欢
小學美术教学培养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难忘的生日
儿歌喜乐地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