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析

2019-11-22 23:55张大海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0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

张大海

摘要: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仅对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电子商务平台也有了特定的需求。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邮政部门的电子商务业务已经进入纵深发展的快车道,但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还未得以充分发挥。文章在紧密结合邮政农村电商特色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分析邮政部门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方面的信息技术探索,提出了农村地区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选择——“信息技术+农村特色”发展模式,以期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电子商务;特色经济

当前电子商务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和代名词,经济市场的各个领域都已受到电子商务经济触角的影响。伴随着农村电商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邮政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初显成效,但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业务发展仍然遇到难题,信息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还未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市场效力还未充分显现。紧密结合农村地区发展特色和精准扶贫要求,探索符合实际的“信息技术+农村特色”的发展模式应当成为邮政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新选择。

一、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自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发展融合发展以来,邮政部门在互联网发展方面革故鼎新,线上线下互动发力,不仅通过构建“邮乐网”平台开创了邮政农村电子商务的新局面,而且借力搭载“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多样化发展。具体来说,当前邮政农村电商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 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网络优势。通过积极构建扩充实体网点和信息网络,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基逐步稳固,电子商务发展的生态链持续优化。以三门峡地区为例,邮政服务网点达到98个,普遍服务可以延伸到几乎每一个自然乡村。依凭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邮政电子商务的服务范围和线上项目逐步扩展,为当地农民的项目融合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农村电商已经融入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

2. 积极发挥渠道在特色经济方面的引领作用。渠道是引领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重要利器,也是促进农村电商长远发展的坚实支撑。三门峡邮政在渠道平台建设方面提前布局,精准发力,稳步推进渠道发展战略。一是着力提升渠道覆盖率。通过大力投资建设,便民服务站数量达到1343个,已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二是大力推进“邮乐购”网点建设。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建设进度,全市累计建成“邮乐购”实体店990个,实现线上交易额3672.31万元。三是综合叠加打造便民服务平台。按照“量质并重”的原则,有效整合“邮乐购”和便民服务站资源,形成平台经济增长合力,力促平台业务上规模、平台经营出效益。

3. 因地制宜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邮政部门的自然使命和固有责任。三门峡邮政积极履行服务社会责任,因地制宜探索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新模式,以特色经济为突破口,以农村电商园为传输平台,通过“农产品进城”发展策略促使苹果、香菇、木耳等特色农产品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不仅实现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二、GPS技术在农村电子商务实践中的新应用

GPS技术是一种用于对移动的人、车及设备进行远程实时定位监控的一门技术,在邮政电子商务运输中已经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通过GPS技术在邮运车辆上的加载应用,可以显而易见的感知到农村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的便捷性与高效性。结合GPS技术应用实例,可以通过GPS技术难度系数函数作一简单分析。

假定g表示技术难度系数,w表示天气优劣状况,t表示耗费时间长短,r表示实时路况,那么GPS技术难度系数函数设定为:g=f{w,t,r}

1. 最优模式。即w、t、r三个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天气良好,耗费时间最短,路况通畅,GPS技术难度系数处于最低位,电子商务运输效率最高。

2. 一般模式。即w、t、r三个因素有两个或者一个处于最佳状态,例如天气良好,耗费时间短,路况较差,GPS技术难度系数处于中位,这种情况属于电子商务运输的常见状态。

3. 弱化模式。即w、t、r三个因素都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天气情况恶劣,耗费时间过长,路况复杂,GPS技术难度系数处于最高位,电子商务运输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

综上可以看出,GPS技术难度系数是通过天气优劣状况、耗费时间长短、实时路况三个关键要素确定的。随着天气状况w的变化,那么时间节点t将相应增加,实时路况变得相对复杂,最终GPS技术难度系数g将会发生改变,呈现正相关的变化趋势。三个要素互为影响,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将会影响最终难度系数的确定。在确定了GPS技术难度系数之后,后台信息监控中心能够根据运输路线图适时通知运输司机,选择最为合适的运输路线,实现时间节约、成本优化、运输高效的目的。

GPS技术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性,邮政需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要素,试图探索出契合实际、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

三、信息技术在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邮政业务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和助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邮政部门应当以特色为支撑,以技术为引领,融合优势资源,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构建“信息技术+农村特色”新模式,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

(一)以完善信息设施和信息载体为基础,打造电子商务信息共享平台

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和信息载体主要包括集中性的电子商务交易场所、电子商务信息显示终端、电子商务APP软件等。在保障電子商务基本设施健全有效的基础之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加载和应用服务,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农村特色”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引领作用。

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和信息载体主要涉及的是电子商务信息传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需求具有当地特色和固有属性,因此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输入端和输出端设定专门的技术端口,即专业的信息技术对特色电子商务服务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技术支撑,例如,在电子商务信息显示终端设置专门的特色经济输出端口,当地农民就可以根据特定的电子商务信息进行即时电子商务交易;为农民移动手机客户端开发特色便捷的的APP软件,引导农民科学掌握实时动态的电子商务信息。邮政在农村地区具有点多面广的服务优势,依靠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具有邮政特色的“信息技术+农村特色”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应当成为新的探索方向。

(二)以完善传输方式和运输路径为支撑,构建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体系

交通运输是农村地区电子商务资源供给传输的基本保障。在电子商务的传输方式和运输路径中,邮路运输的支撑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农村地区邮路运输的集群优势没有明显体现;二是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传输方面的应用还不完备。基于以上原因,加快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传输方式和运输路径方面的应用推广是亟待突破的信息技术工作重点。

以GPS技术为例,其融合了无线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先进的定位技术,依托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控车辆的实时位置、行驶方向、行驶速度等。邮政在农村地区进行电子商务运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GPS技术难度系数预知天气状况和交通状况,然后通过GPS路线成网技术选择最安全、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既保证了电子商务运输的时效性,又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运输成本。在农村电子商务进行信息技术加载和变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紧密结合农村地区对信息技术的实际需求,开发实用对路的客户服务终端;二是要实现农村地区信息技术网络和信息技术设备的全覆盖,确保偏远农村地区直接感知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运输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邮政部门在农村电子商务运输上积极搭载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对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三)以完善后台维护和监控反馈为保障,健全电子商务信息反馈机制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服务链条的逐步完善以及C2B模式的风靡推广,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后台维护以及监控反馈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具体到邮政在偏远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后台维护来说,客户服务、监控反馈等环节还需要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以便于搭载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链条是完整可追溯的。电子商务的后台维护及监控反馈体系,既要求信息技术终端配置到位,又强调匹配电子商务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撑到位。这就要求邮政在信息技术开发过程中一是要因地制宜,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布放方面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地域和群体需求的差异性;二是要注重信息反馈的收集及细分工作,不同的地域和客户群体在接触到特定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之后,其反馈的意见截然不同。因此,作为邮政的信息技术支撑部门,及时关注倾听客户的意见反馈并提供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邮政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后台维护以及监控反馈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尝试和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三门峡地区分销物流“惠民优选”服务项目为例,通过收集将近5万名客户的基本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对客户信息进行筛选和数据分析,既有效支撑了农村电子商务和分销业务的互动发展,又充分满足了区特色农户的差异化需求,真正契合并融入了“信息技术+农村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

(四)以发展特色经济和提升收入为中心,建立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邮政部门结合普遍服务和“服务三农”因地制宜助力当地农村脱贫致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探索精准扶贫开发模式中,以农村电商转型发展為突破口,立足于特色经济,致力于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持续开发特色经济,力促特色经济上规模、产效益。经过近两年的持续探索和创新开发,三门峡邮政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成熟,代付烟草款、代收苹果款已经形成了稳定有序的发展链条。下一步将细分特色经济发展项目,整合特色经济发展链条,通过农村电商促使特色农产品走向城市,打造完善的特色经济发展体系。二是继续探索开展富有邮政特色的“双创”惠民工作。为充分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惠民工作,邮政将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服务和电商平台优势,为农村提供充分的资源要素,为农民提供精准的“信息技术+农村特色”服务,不遗余力支持农民因地创业、因地致富,促使农民通过自主创业和自主经营提升收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快速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信息技术提和电子商务平台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作为恪守服务“三农”和普遍服务使命的邮政部门,在农村地区探索推进“信息技术+农村特色”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不仅是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还是结合自身优势探寻业务发展新思路的不二选择。邮政部门在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业务亟需转型发展,“信息技术+农村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既契合了电子商务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又为服务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今后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应结合实际加以探索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大杰.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数据处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牛鱼龙.GPS 知识与应用[M].海天出版社,2004.

[3]宋义秋,魏亚楠.浅谈电子商务带来的企业管理的变革[J].科技资讯,2009(03).

[4]姚国章.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W Wang, Interactive decision aids for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in e-commerce: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strategy restrictiveness[J].2009.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三门峡市分公司)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淮安洪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