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奏华章 奋楫扬帆谋新篇

2019-11-22 08:05乔闪光
军工文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航空发展

乔闪光

建厂初期的泛华厂区

半个多世纪栉风沐雨,当我们再次聆听历史的回响,那奋进的号角声仍在耳畔回荡。翻开泛华的光辉画卷,跃动着一首首激越绚丽的华章。长空逐梦半个多世纪,泛华,由两个三线小厂合并融合的军工企业,无论是计划经济时响应号召投身建设,还是市场经济中凭借智慧谋求发展,始终牢记航空产品研制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自我超越、奋力求生存、求发展,企业已发展成为中国航空燃油测量与控制系统和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专业化企业,航空燃油测量与控制系统覆盖国产所有飞机系列;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配套于国内各类重点发动机机型;多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员工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企业面貌更是翻天覆地、今非昔比。

筚路蓝缕启山林

20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国防大三线建设的高潮时期,一大批满怀青春热血的建设者们,怀着立志投身国防建设的共同心愿,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西南边陲小镇,航空三线建设地之一的四川雅安,风餐露宿,挥锄舞锹,肩挑背扛,自力更生,修道路、搭工棚,在一片气势磅礴的集体号子声中建起第一栋厂房,组建成立了国营新安仪器厂(代号291)和国营天安电器厂(代号305)。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305厂终于形成民品支柱产业,经济效益逐年大幅递增,迫切寻求巩固扩大市场份额的资源条件;291厂保军迁到飞机坝新厂区,资源富裕。面对如何适应市场竞争,增强综合能力,克服“短板”发展壮大,两厂同时萌生出“联合起来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工业腾飞计划纲要》的激励下,这一愿望很快转化为实际行动,1996年1月8日,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厂成立,“泛华”宣告诞生,代号205厂。

泛华一诞生,就体现出“风风火火干工作”的性格。不到三个月,合并搬迁整合到位,全面开始投产。经过两年的磨合期,到1997年底,达到了“思想、管理、行动”三统一,以飞机坝新厂区为中心形成新型军民品科研生产经营的管理格局,军民品科研生产条件得到空前改善,航空产品技术能力开始巩固提升,支柱民品汽车电器、摩托车电器的生产能力由合并前的年产7万套、25万套,分别提高到了10万套、40万套。泛华以“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并提前兑现了原两厂职工收入实现“零差距”目标。1997年1月8日,时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朱育理为“泛华厂庆一周年”题词:“分力小、合力大;人心齐,泰山移”,更加鼓励了泛华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

“两厂”重组合并,推动了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调整和转变,“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逐步放大。从此,泛华开始了至今的改革发展历程!

创新求变图更强

1998年开始,泛华顺应国内经济形势,开始了“调整收缩,优化结构,苦练内功,蓄势待发,为早日崛起而奋斗”的改革发展之路,大力加强技术改造和革新创新工作,提高军民互动发展的能力。新千年到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国防建设投入不断增大,2003年,泛华成为国家确定的重点保军企业。

2005年,旨在“精干主业”为新军事斗争做准备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重大变革在泛华拉开大幕。此后近三年的时间里,泛华全面完成“结构调整、突出主业,精干主体、提高主业竞争力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主辅分离后,军民品正式分立经营。2008年3月,泛华成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4个改制公司,各民品改制公司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打拼,企业发展的活力与实力持续增强,尤其是四川泛华电器有限公司以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巩固拓展新市场,为国产微轿车和重卡车市场大批量配套汽车电线束和继电器总成产品,独立经营头一年销售收入即破亿元大关。目前,泛华电器销售收入较改制前翻了几番,企业步入稳步发展阶段。

2005年以后,泛华承担的型号研制项目越来越多,对于人才资源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而此时,地处雅安内陆城市的種种不利因素也愈加明显。2008年,集团公司提出的“专业化整合”,对泛华触动最现实、最深刻,它直接关系到泛华的生存。2009年底,泛华统一思想认识,做出最终决策:整体调迁,融入到中心城市去实现更大的发展。这一重大决策,很快获得中航工业机电系统的有力支持并得到了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及国家国防科工局的批准。一个规划投资2.5亿元的“航空科研生产能力迁建项目”于2010年8月在成都市新都区正式启动。

实行公司制改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是泛华发展史上又一个重大改造提升。2011年1月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同年,借助中航精机成功上市。自此,泛华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营业务得到提升,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2012年5月,泛华新一届领导班子摸清厂情后,迅速提出了“创造提高收益,共创才能共享”“以技术拓展市场,以市场倒逼技术提升”等发展理念。之后,又提出了“夯实基础管理、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主专业核心能力、为泛华调整升级强根固本”的总体发展思路和“三商一中心”的远景发展目标。这些新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泛华跨越发展的方向。

2013年,“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结束不久,根据集团公司领导的重要指示,公司全面加快了新都新区的工程建设和调迁工作,并作出了分三批搬迁的部署。2013年10月,公司科研和试验任务为主的第一批调迁单位成功完成了人员、试验设备的调迁工作。2014年3月底,以军品装配分厂、职能管理部门等为主的第二批调迁单位顺利搬迁到新区。2015年1月,公司热表处理分厂、军品加工分厂、物资供应部库房等第三批调迁单位顺利搬迁到新区。在搬迁过程中,公司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各专业组间无界合作,忙而不乱、快而不虚,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完成了整体搬迁工作。期间,科研生产工作没有停顿,向上级、向用户、向自己履行了搬迁与生产“两不误”的庄严承诺,并开创了泛华调迁的“六条经验”。至此,泛华从奋战50年的三线山区,整体搬迁到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圈的战略转移工作取得胜利!

搬迁完成之后,泛华党政班子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提出了“两年搬迁、一年稳定、三年提速”的“213”发展思路。在“213”发展思路的指引下,企业搬迁成都6年来,主营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经营能力持续提升,职工收入有序增长,企业发展结构更加合理,发展质量更好。

核心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战略落地,建立了以科研管理为龙头,以项目管理为抓手的资源共享、知识共享的研发体系,推动航空燃}由测控系统和发动机点火系统“两大专业”齐头并进,促进了科研体系的全面发展,承担的军品型号、品种成倍递增。一批军技民用的高科技产品,为今后进一步走军民领域双轮驱动发展之路获取更大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基础。

民用航空取得突破。建立了以民用航空为主的民机事业部,进行独立的设计开发,以重要民机项目为依托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了设计制造技术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质量管理和工艺技术自成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品质管理和现场工艺管控体系。

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大力开拓新市场、新型号和新产品,科研生产订单任务逐年增加,初步实现了现有市场快速发展,为后续销售规模性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化管理迈开坚实步伐。以客户思维、数据思维、价值思维为指引,持续推进信息化、平衡积分卡、AOS、六西格玛、“6S”、TPM、预算管理和生产流程等管理工作融合发展,打造全价值链管理体系,公司化管理迈开坚实步伐。

奋楫扬帆谋新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泛华的发展正逢其时。航空工业泛华将坚持政治定位,以航空工业“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集团发展战略为指引,以“航空报国”的初心定位创新目标,以部队、主机的需求作为创新导向,努力把泛华建设成为“国内航空燃油测量与控制系统第一供应商、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核心供应商、航空机载产品知名服务商,国内最大、世界先进的航空燃油系统检测验证中心”。当前,泛华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2018年7月1日,航空工业泛华组织各类先进人物赴广安邓小平故里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牢牢抓住机载系统专业化整合机遇,按照集团、机载系统的整体部署及要求,做好专业化整合的整体提升,迎接市场挑战,以事业部为平臺载体,协同推进各类机型的系统竞标、研制生产、全产业链服务,为主机厂所提供体系化保障服务,拓展进入国内更为广阔的航空工业市场,逐步实现与国外供应商的同台竞技。

精耕航空燃油测量与控制系统主专业,在竞争协作的环境中,围绕“正面清单”,大力夯实独占市场,抢占新兴市场,力争在通用小飞机或无人机燃油系统上实现市场突破,储备支撑系统级供应商发展的关键分系统协作能力。

深度挖潜,重点关注军机维修、服务保障市场,探索拓展维修服务市场份额的方法路径,扩大市场份额;加强拓展通用航空修理,寻求与各类通用飞机、发动机维修单位合作。

以“准时优质交付”为目标,紧跟主机型号进展,持续推动项目管理,充分落实型号总师负责制,强化科研项目策划与研制过程管控;理顺研发管理业务流程,实现从端到端的流程显性化管控;持续推进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工作,稳步开展以利益攸关者为导向的需求分析设计模式的建立,改变传统设计理念,变反向设计为正向设计。充分开展厂内仿真分析及综合验证,保证设计质量。

在C919项目国际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宽体客机项目合作,进一步探索形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之路。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为平台,抓住通航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的转变。优化已有技术,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开展相似专业技术开发,扩大专业范围。

以能力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技术研发、预先研究、可靠性验证、基础元器件、材料工艺等综合化基础研究能力。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不断加强新工艺、新材料加工技术研究,提升精密制造、超精密制造能力;以表面贴装(SMT)和自动插装(AI)生产线建设为契机,以“手自一体+智能化”为目标,强力推进工艺制造产线升级,以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产能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以信息化为抓手,强力推行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强力推进生产资源管理系统和MES系统的应用,提升生产管控水平。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航空工业泛华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把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精神追求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为实现泛华新“三商一中心”远景发展目标,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航空工业泛华)

猜你喜欢
航空发展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航空装备Ⅱ个股表现
航空漫画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