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堕距视角下移民社区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11-23 07:28王思尧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社区文化价值观念差距

【摘 要】 本文从文化堕距视角出发,通过对移民社区文化现状进行分析,为移民更好适应城镇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特色社区服务,增进社区居民文化交流;开展就业培训,树立新型就业观;落实配套设施建设,保障移民权益。

【关键词】 文化堕距;社区文化;差距;价值观念;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自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对城镇化布局进行了总体部署,我国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邊缘出现大量的移民社区。然而,移民在搬入城市社区后,成为城市社区安置居民,身份发生了转变,面临着城市中的“局外人”身份和城市社会“陌生人”的双重尴尬,兼具着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双重属性,对城市社区文化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城市中的特殊人群,引发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

我国许多学者对移民搬迁问题进行了探析。研究角度多元化,为移民搬迁提供了全方位的理论支持。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移民社区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较少。社区文化是指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色等。能否认同社区文化,直接关系到移民社区治理效果的好坏,文化适应对于移民转变角色,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适应城镇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深入剖析迁移人口在城市社区文化适应方面的困境,把部分已成为边缘群体和“隐形人”迁移群体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对于改善移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达成搬迁目的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总结出移民社区文化适应情况现状,并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二、新型移民社区文化现状

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提出“文化堕距”概念,他认为,社会发生变迁时,从整体来看,文化是稳定的,但是从文化内部来看,各部分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每一部分对于整体都承担不同的功能,若各部分变化速度差距过大,就会发生文化堕距现象。奥格本将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 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以及精神性文化。一般来说,物质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会先于精神性文化发生转变,精神性文化比如观念、风俗、习惯等的变化最为滞后。

研究发现,移民社区物质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得到了较好解决,建档立卡户和避灾户搬进了城镇社区,完成了身份上和社保上市民化的转变。但是精神性文化适应与之相比存在差距,搬迁户在社区文化层面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原有传统农村社区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相互碰撞,使得安置区居民在价值观,消费观,就业观,休闲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城镇居民相互冲击,融合,又互有区别。

1、移民与迁入地城镇社区在传统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冲突

由于传统农村文化的封闭性,移民搬迁前生活区域主要在村子里,家家户户世代居住在一起,是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村民间依靠血缘、地缘、亲缘来维系,邻里熟识,互动频繁,关系密切,是富有人情味的传统社区,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土地,接触的新事物较为局限。城市社区则随着社会变迁,互动方式的转变,社交范围变得广阔,以业缘趣缘维系,脱离地缘限制,同一个社区的居民互动并不频繁,社区居民之间关系淡漠。但是,城市社区中价值观是多元的,开放的,自然会对保守的,单一的传统社区居民价值观造成冲击。一方面,接触更多的新事物,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对于权益与义务认识加深,民主意识唤醒,政治参与度不断提升。但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城市社区中人情淡漠,社区住户之间互动性减弱。同时,由于城市社区价值取向鱼龙混杂,移民价值观趋向于多样化。有些人变得唯利是图, 在人际交往中更看重利益的得失。

2、移民搬迁前后在公共品供给和需求上的差异导致了大额消费与基本生活资料失序的冲突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使得移民搬迁前后对公共品需求存在着天然差异, 我国在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实行不同的公共品供给和管理机制也导致城镇和农村在公共品供给上的差距明显。移民一方面接受来自城市社区消费观念的影响,认为“有房有车”才算步入小康,小区内停放着许多车辆,车位使用率很高。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居民拖欠缴纳物业费,认为水、电、买菜钱很贵,生活成本上涨。一边大额消费,另一边计较着物质生活必要支出。原因在于,搬入城市后,社交范围扩大,刺激了对于车辆的需求,买车也就提上了日程。而在农村时,家家户户自己种菜,种什么吃什么,完全没有买菜的必要性,水费、电费也不需要自己承担,生活花销很少。忽然搬到城市社区,物业费、水费、电费、煤气费、菜费忽然变成了生活必要支出的一部分,移民对于缴纳基本物质资料的费用呈现抗拒心理,导致移民社区管理困难,基础费用呈现失序状态。

3、搬迁前后就业环境的改变导致就业观念既多元又保守

从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当人们一定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在外部条件变化的刺激下,原来不明显或被压抑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 移民很可能会由于就业环境和方式的改变而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受非农产业工资率高于农业, 城市劳动报酬高于农村的影响,许多农村移民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在搬迁后也会选择从务农转为务工、经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则会出现移民返迁,社区秩序失序等状况。搬迁前,耕种土地和养殖是主要的工作方式。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也使得移民能较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面临的竞争小, 生活相对安定。搬迁后,失去了土地,新社区的职业结构以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职业种类多, 就业方式增加,移民收入来源多样,在同一社区内居民职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另一方面,移民受制于农村价值规范和知识技能的限制,很难在城市安身立命,就业过程中的“门槛”现象横在移民面前。虽然就业方式增多,但大部分移民往往会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付出大量的劳动,得到的报酬比较少,严重形成了劳动方面的“剪刀差”。同时,受到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移民也难以挖掘自身潜力,很难冲破桎梏,无法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另外,移民在身份认同和比较中会产生失落感,社会保障水平低造成的自卑感、人际交往困难促使的孤独感以及主动融入社区能力不够造成的落寞感,导致他们在找工作的时缺乏竞争力,边缘化,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对于移民就业问题,除了政府和社会应做出努力外,也应该从“公民教育”方面教化移民,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讲“愚”、“穷”、“弱”、“私”是中国农村面临的困境,去除这四个通病,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移民依旧受制于旧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需要全方位改造其就业观。

4、城市生活方式与乡村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

移民在生活方式上异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是乡村生活方式在城市生活中的延续。虽然硬件设施与城市居民无异,但是在生活方式表现截然不同。人际关系方面,城市属于陌生人社会,农村属于熟人社会,所以移民社区居民在见到周围邻居时,会扯着嗓子打招呼,这一现象在整村搬迁或集体搬迁的社区中尤为普遍。在休闲活动的安排上,麻将和闲聊是主要休闲方式。每到下午,社区居民纷纷外出,寻找“牌友”。或者三五成群,搬上小凳,聚在单元楼下一小片空地上,开始闲聊。[1]除此之外,很少有休闲娱乐活动,也很难组织移民去参加社区活动。在居住方式上,城市居民一般核心家庭较多,但是农村移民一般以主干家庭为主,特别讲究同堂居住,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较浓厚。在冲突处理方面,城市居民有冲突会寻求法律的帮助;争吵却是许多移民处理冲突的重要方式,这也是他们形成自己生活圈范围的重要手段。这些行为方式,延续着乡村生活的样态,源于社区居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显然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不同,并不符合城市社区规范,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引导。

三、促进社区文化适应的对策

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文化各部分变化速度如果差距过大,就会发生文化堕距现象,甚至出现社会失范或社会解组,不利于移民身份顺利转变,也对社区治理形成阻碍,因此,应在深入分析移民社区文化适应问题的基础之上,探寻解决方法。

整体来看,移民在搬入城市社区后,不管是从生活方式上,生产方式,思想观念来说,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城市社区文化的冲击,有相应的改变。但同时,因为长久以来居住在农村,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农村生活习惯,这是无法一朝一夕有所改变的,即使搬到了城市,仍然保留着原有的习惯,并没有完成市民角色上的轉换。这就使得移民社区展现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又与城市社区存在差异的独有特性。可以看出,移民在社区文化适应上并不顺利,许多移民甚至对城市生活产生不满,希望再次回到农村去生活。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的居民,长期对社区生活的不满意将会导致移民对社区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动摇了社区治理基础,不利于社区的治理,也不利于更好融入城市社区的生活。因此,采取措施来更好地使移民完成角色转变,适应社区文化,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提供特色社区服务,增进社区居民文化交流

移民社区成立之后,亲情关系和宗族关系淡化,邻里之间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2]因此应充分发挥发挥社区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来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社区居民熟识,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利于稳固社区治理基础,增加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但是,开展的社区活动应该符合移民社区的特质,对其有吸引力。结合移民背景,开展符合其文化特质的社区活动。与此同时,社区应在活动中要引导移民来适应城市规范,认识到基础设施和公共用地的公众性,使之在行为规范上符合市民标准。可通过社区黑板报的方式,宣传社区文化,通过社区文化教育, 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特别是对社区中不同群体文化的正确理解, 相互借鉴, 克服自身文化的缺陷, 谋求文化上的融合,[3]来使移民正确认识社区文化上的冲突与矛盾,保留和弘扬乡村文化中的勤俭朴实等良好作风,吸纳城市新鲜元素,塑造良好价值观,养成正确消费观,重建迎接美好生活的信心。

2、开展就业培训,树立新型就业观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交“钥匙”是扶贫搬迁工作的最后一步,很少关注移民后续的社区适应和融合,造成移民“搬得出”,却“稳不住”。移民搬入城市社区,虽然就业方式增多,但是工作观和就业观却没有发生改变,加上自身能力限制,移民在寻求就业机会时缺乏竞争性,很难找到好工作。因此,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就业培训是必要手段,这需要政府和社区的共同努力。首先,应借助政府的力量,普及基础教育,开展基础培训。其次,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最后,应引导移民树立新型就业观,权衡好经济收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者的关系,通过工作来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发掘自身潜力,实现个人价值。工作是促使移民尽快扎根的有效方式,也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根本举措。对于社区来说,应该做好本社区的摸底工作,对于移民的个人能力,身份背景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地安排培训内容。对于政府,应重视移民社区文化适应,这样才能免于冲突的爆发,最终达到搬迁的目的。

3.落实配套设施建设,保障移民权益

不断完善移民服务体系和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是提高移民社会适应的基本要求。政府移民搬迁工作机构应对移民进行脱贫保障,在移民补偿、搬迁、安置等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调查移民群体,了解这部分群体的所需所想,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移民自身发展的需求,[4]切实解决移民关心的问题,形成移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且保证相关移民了解扶贫措施,享受脱贫举措。此外,移民应当与当地城镇居民一样共同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政策。联合社会组织,共建移民安置工程,寻求社会力量,为政府难以解决或无力解决的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移民只有真正享有各项社会保障权益,才能对陌生的城市形成认同,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身份转变,从而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之魂”,和谐的、普遍认可的社区文化是促使社区居民相互认同的关键驱动力。采取措施来加强移民对于社区文化的适应,加快社区融合的脚步,有利于移民安心舒适的生活,也有利于社区治理和社会稳定,最终达到移民搬迁脱贫致富的计划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璟,潘知常.再造居民——社会空间视角下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8.4.

[2] 刘辉,刘晶晶. 创新移民社区管理模式探讨[J].人民长江,2016.

[3] 于存海.论生态移民中的非制度化社区整合策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03.

[4] 杨江民.新型城镇化移民社区文化现状考量及启示[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卷.2.

[5] 彭洁.山区生态移民安置点选址的反思与建议——以陕南移民搬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12.

[6] 何得桂,党国英.西部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陕南的实地调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6.

[7] 张国栋.移民搬迁调查分析——基于陕南移民搬迁调查报告[J].调研世界,2013.10.

[8] 刘舒昕,李松柏.陕南避灾扶贫移民生存现状的满意度研究——以镇安县云盖寺镇移民安置点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01.

[9] 王跃敏,李建权.从“文化堕距”理论看城中村村民的社会化: 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理论探索,2009(3).

【作者简介】

王思尧(1995.8—)女,汉族,陕西大荔人,就读于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社区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文化价值观念差距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甘南藏区“和谐”社区文化构建
互联网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思考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