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

2019-11-23 00:52南姬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8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新课改

南姬平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体育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这给高校体育教育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然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加快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以此建构起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  高校体育教学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005-02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是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过程中的重要路径,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新课改的指导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教育现状为基础和依据,加大对教学改革思路的探索和创新力度,从而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1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

1.1 体育教学创新有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分享都更为简便,在此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提升。就现阶段而言,社会各领域的竞争从本质来讲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也是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高校是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高校体育教学予以创新,可以使原本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片面观点得到改善,从而在学生心理健康和素质培养方面有所侧重,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1.2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提出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其提倡的主要内容。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而言,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也能使学生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以客观、积极的心态正视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面临的问题与压力,并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因此,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使得学生思想和体质更为健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2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为深远

在新课改落实的过程中,虽然许多学校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进行了改革,并呈现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同时,由于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为深远,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程度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授课模式机械化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对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也产生了阻碍。此外,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意志和心理健康培养方面仍没有侧重。

2.2 体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据了解,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依然延用传统的方式,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来向学生灌输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1]。在此背景下,学生学习知识较为被动,师生之间也缺乏良好的沟通,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同时,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身体素质情况缺乏有效的研究和调查,了解程度不足,不能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参考来实施课程内容安排,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安排具有盲目性特征,甚至部分学校还将体育课程作为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大学生的各方面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学生对体育课程也缺乏正确的认识。

3  高校体育教学具体的创新策略

3.1 及時转变现有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行,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及时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并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为核心,以学生具体需求为依据,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从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逐渐降低“竞技运动”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帮助学生建构起“健康第一”的正确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健康的体育行为。此外,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摒弃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其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此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以思想和行动层面来体现对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实践的认同感,为后续体育教学的良好开展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

在对高校体育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除了要在思想上予以更新外,还要将其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渗透。处于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其内心需求,如果其需求和教师所讲知识冲突性特征明显,还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情绪。因此,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新课改指导思想为指导,从而将当下先进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及体验式教学模式良好的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中[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简单来讲就是在教师完成教学内容讲述的背景下,以合作小组成立为基础和路径,从而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3]。借助此种教学模式,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得到有效的调动,保证了教学效果。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将调研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对待,以此保证后续教学与学生需求的契合性,并依托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发性的学习和研究,从中体会与领悟体育锻炼的乐趣所在,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也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教师还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方式,来使一些具有抽象性特征的体育技术动作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带动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其动手操作来获得自身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自身的引导作用,来亲身体验和练习体育动作和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师生间的良好沟通,而且也能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3.3 提升高校教学设计的完善性

高校体育教学中现有教学项目不够丰富化,传统体育项目依然占主流。而高校学生是潮流和时尚的代表[4],他们对于体育运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在多样性上下功夫,例如可以增加有关健身等方面的体育项目,既具有了健身功能,又能够使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缓解压力,对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也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背景下,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给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体育教学方式为立足点来讲,虽然现阶段体育教学与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固有教学模式的弊端所在,并借助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措施,以此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推动学生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袁媛.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浅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6):139-140.

[2] 颜茉.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对策[J].才智,2018(12):54.

[3] 张永刚.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1):152-153.

[4] 陈彬.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9):133,135.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