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7 0 年,筑梦海峡路

2019-11-24 03:53官梁斌
就业与保障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建海峡福州市

官梁斌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忠实记录着奋进者的步伐。

中建海峡企业文化展厅正中,一幅巨型的砂岩浮雕墙,刻着这样一群奋进者的故事。从唐山大地震的钢铁部队,到汶川灾区的援建力量;从五四路的沧海巨变,到福建新地标的拔地而起;从“一带一路”的“湄洲速度”,到中建青年的“丝路青春”,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符号:中建海峡。

70年创业发展,从上海到西安、广州、重庆,再到福州,从工改兵再到兵改工,中建海峡始终响应祖国号召,把握时代脉搏,为祖国建设打下了一根根梦想的钢柱。

传承红色基因,缔造建筑铁军

1952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上海黄浦江畔,经过改造的上海私有制的中外营造厂,集结了当时的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建成立攻防工程处,这便是第一代创业起家的中建海峡人。

从上海出发,公司开始了转战四方的征程。北上西安、南下广东、支援大西南三线建设,在祖国大地留下了一个个海峡人的足迹。

1966年8月1日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兵种——基本建设工程兵宣告成立。公司也集体改编,成为了基建工程兵。工人们脱下工装,换上戎装,浩浩荡荡开赴国防建设的第一线。

建筑铁军,注定一路铿锵

1969年初,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在四川建设国防工业304厂,明月江大桥作为从外面通往待建的304厂区的必经之“路”。1970年5月29日,因一夜暴雨,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山洪。数丈高的巨浪掀动着巨石,恶狠狠地向新建的大桥猛扑而来,数不清的建桥物资和设备即将被洪水冲走。千钧一发之际,数不清的官兵,一个个奋不顾身地冲向桥面,奋力抢救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这场与洪水的搏斗抢救了大量的国家财产,却也留下了6名战士的英魂。怀着对战友的思念,330多名战士日夜奋战,最终让明月江大桥提前建成。

更多老一辈的中建海峡人,不会忘记的是1976年的那个夏天。1976年7月28日凌晨两点,特大地震让整个唐山变为一片废墟。二〇三团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迅速从四川大竹、达县、重庆等地移防到唐山抗震救灾,抢修抢建。二〇三团官兵们在唐山亲手建造了一片片全优小区,让6708户灾民迁入新居。而二〇三团也被唐山人民这样评论道:“英雄的部队钢铁的兵,穿云的海燕破雾的鹰。”

这身军装一穿就是17年,这支队伍南征北战,获得了钢铁部队、全优工程团、第一流的基建队伍等等荣誉称号。而这根植在中建海峡人身体里的红色基因,注定了这支建筑铁军发展的一路铿锵。

汇聚蓝色力量,实现华丽转身

1983年,这支缔造了无数英雄故事的钢铁部队,重新“兵改工”,集体移防福州市,改编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到福州之初,工人们都住在活动板房里,夏天像“烘干房”,冬天像“冷冻房”,条件很艰苦。而再度变身为企业,意味着公司要开始自力更生、找米下锅的创业征途。

路在何方?有着军人血统的建筑劲旅绝不坐等被市场淘汰。很快,福建省外贸中心工程让中建七局三公司的名声一炮打响。这项工程由办公楼、展厅和大酒店组成,主楼20层,高84米,是福建省当时最有名气的“大字号”工程。为了打好在福州市的第一个大仗,1984年春节,中建七局三公司的员工是在工地渡过的。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外贸中心的施工现场人声鼎沸,中建七局三公司用敢打敢拼的精神迎来了新的一年,让工程以优良的质量交付使用,该项目也获评福州市“样板工程”中建总公司“金质奖”。

如今福州市的五四路,是福州最繁华路段之一,东西两侧高楼林立,宛如一条中建海峡的精品工程展示大道。世纪金龙大厦,被评为建筑业新技术示范工程。恒力城的钢栈桥技术,让工期提前了20天,成为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典范……还有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海关业务大楼、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一大批特色的精品工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让中建海峡完成了改编后的华丽转身,也为福州市的发展建设,汇聚了磅礴的蓝色力量。

1983年到2012年的30年里,公司充分发挥蓝色力量,改革转型,开拓进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将乐援建等任务,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时,留下了中建七局三公司人坚强的身影。

在映秀援建中,28名公司员工用生命铸就了“大爱无畏、勇担责任”的“8·14映秀精神”,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之歌。扎根榕城的中建七局三公司,像有着极强生命力的榕树一样,一木成林,根茂实遂,渐渐发展成为海西地区建筑行业的龙头。

聚焦绿色发展,开启宏图新章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2012年,以中建七局三公司、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为主体,由中建股份、中建七局、中建三局、中建四局、中建东北设计院、中建上海设计院等六方共同注资,合力打造组建成立“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中建系统首家区域总部实体运营公司,开始了新的征程。

新总部大楼在流光溢彩的福州市马尾闽江之畔落成,业务从单一施工总承包业务发展为涵盖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四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公司以全新的形象开启了“十三五”宏图的全新篇章。

2015年10月18日,第一届全国青运动会在福州市举行。一座“科技范”与“生态范”兼具的小清新体育馆,惊艳了全国。殊不知这个“奥体梦”的背后,汇集了无数中建海峡人的心血。福州市委市政府更是以奥体片区为试点启动建设首个绿色生态新城区,又一次向全国发出了福州“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名片。凭着这座建筑,中建海峡2015年荣获建筑行业的奥斯卡——“鲁班奖”。

2018年8月,5朵洁白的“茉莉花”在闽江的映衬下,如翩翩起舞的姑射仙子悄然盛放在八闽大地。作为住建部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福建省首个正式落地的PPP项目的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在中建海峡手上,又缔造了一个绿色的经典。

如果说“奥体”和“茉莉花”奠定了新时代中建海峡的绿色发展理念,那么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则是书写了绿色的未来。

项目部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1岁,这群年轻的团队正缔造着中建青年的“丝路青春”。公司成功研发全国首例高空手摇自锁式高空滑动吊篮系统,解决高空吸声垂片施工难题;运用BIM建模,实现80000㎡异型铝板的快速建造;超大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技术,创下了福建地区单次最大体量的钢结构整体提升工程记录;还有大型机房整体装配,玻璃幕墙引入巴黎圣母院的还原技术;等等,让这个项目提前完成了主体结构的建设。而绿植遍布、十几层结构的屋面,屋顶的采光井等,也把节能环保做到了极致。待明年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又一颗绿色的明珠将闪耀全球。

积淀70年,扬帆正当时。中建海峡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都讲述着凤凰涅盘的精彩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汇聚蓝色力量,聚焦绿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建海峡人不忘初心,携手并进,终将续写更加多彩的华章。

猜你喜欢
中建海峡福州市
新年感怀
海峡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三角板“牵手”直尺
中建五局广东公司“十三五”瞄准新目标:打造“三个数一数二”
魔鬼海峡
海峡可以很远,但是心可以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