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工匠日”,弘扬工匠精神

2019-11-24 03:53吴玲
就业与保障 2019年20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弘扬工匠

吴玲

2019年4月3日,杭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自2019年起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2019年9月23日《工人日报》)

何谓工匠精神?笔者以为,就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含着爱岗、敬业、创新、求精、担当、奉献等价值理念。这些理念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当多的契合之处。工匠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逐渐形成,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社会滋养,发展先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因此,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在此过程中,高技能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然而,当前高技能人才缺口大、流失严重,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制造当前正逐步向中国智造升级。而在这升级的过程中,工匠、工匠精神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是中国制造的“神”和“魂”。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这是因为各个领域都需要有这么一种追求卓越和极致的精神。

李克强总理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产业劳动者身上的大国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

设立“工匠日”具有深刻的含义和标本意义。不仅是让“工匠们”有了自己的法定节日,更重要的是通过节日的设立,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学习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争当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就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首先,全社会应重视时代工匠的培育工作,要把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时代工匠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应制定工匠培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并形成制度固化下来。上上下下、通力合作,全方位致力于时代工匠的培养,培育出真正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工匠队伍,促进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分配利益的关注与追求,是激励其工作热情的主要动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时代工匠一样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提升广大员工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工匠精神照亮新征程。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弘扬工匠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弘扬爱国精神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