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俗体育开展与发展研究

2019-11-24 21:20李精华
武术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龙山县湘西体育项目

李精华 陶 坤

怀化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1 前言

湘西龙山县坐落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境内少数民族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民俗节日和民俗文化活动相互交融,民俗体育活动更是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和娱乐交往手段,很多民俗体育项目发展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方式。湘西龙山县民俗体育流传时间久,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项目丰富,作为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的龙山县,其民俗体育的开展与苗族和土家族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民俗体育项目也只有湘西龙山县的苗族和土家族特有,是独特的一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但是作为地域性、民族性和民俗性的传统体育文化在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具体的开展情况如何?如何促进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活动中?因此,本文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民俗体育活动开展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达到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龙山县民俗体育与当地社会文化的关系

2.1 民俗体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通过对湘西龙山县民俗体育项目的调查发现,很多民俗体育项目源于生产劳动,一些体育项目是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作过程中总结而来,甚至一些体育项目本身就是生产劳动的组成部分。如土家族过去为了防止动物破坏田地,常常通过抛石块、木棒来驱赶,从而慢慢演变出多种民俗体育项目,如“打飞棒”、“打罚碑”和水面“漂石子”等体育项目。

2.2 民俗体育与宗教习俗的关系

湘西龙山县民俗体育项目中有很多是源于宗教活动的内容,有些则是由过去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源于宗教习俗的体育项目虽然不再是单纯的宗教内容,失去了本来的宗教目的,但其所传达的精神与宗教密切相关,常常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如土家族“牵火焰”的习俗,其目的为祈神驱瘟、消灾、求雨,具有明显的土建色彩。如今的“牵火焰”的已消除了封建特质,脱下了宗教外衣,成为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并伴有宣传劳动致富、庆祝国泰民安、提醒人们注意防火防盗等意义。[1]

2.3 民俗体育与军事活动的关系

湘西各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和征战史。椐史料记载,湘西地区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在古代曾多次反抗建朝廷的镇压,在长期的斗争中,各民族都特别重视通过武术来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锻炼战斗技能。如目前苗族的苗拳、苗刀、苗枪等,土家族的刀、射弓、拳击等都是从战争中流传至今,成为本民族特有的武术项目。[2]

2.4 民俗体育与当地人生活及休闲活动的关系

湘西地区很多民俗体育项目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体育项目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中演变而来。如踩“高脚马”,过去是为了冬天或雨雪天气避免湿脚和冷脚。而踩高脚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成为一项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从踩“高脚马”逐步发展到“高脚戏”“高脚灯”“高脚竞速”。从生活模仿中也形成一些体育游戏项目,比如“斗角”,是模仿牛、羊打架动作。

3 龙山县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调查

3.1 龙山县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项目

湘西龙山县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群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最常见的项目是舞龙舞狮,为81.96%;排名第二的是武术气功,为73.71%。结果表明,湘西县龙山县的舞龙舞狮,民间武术和气功在该地区民俗体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舞龙舞狮活动非常普遍,以前是禁止女性参与的,现在女性参与比例越来越大。武术气功是由湘西各民族在长期抗击压迫中发展起来的,在苗族群众中非常普遍,甚至成为苗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上刀梯、茅古斯、打陀螺、秋千、摆手舞、龙舟、打飞棒等项目也在广泛开展,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其中,龙舟、摆手舞、茅古斯等活动受到节日的限制,但它们在民族群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茅古斯、鼓舞、摆手舞、舞龙舞狮除了群众喜爱外,还是近年湘西龙山县各地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调查还发现,群众中较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还有包括举石磨、拔河、跳桌子、挑重担等项目。

虽然大多数民俗体育项目在湘西各民族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民俗体育项目的分布而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在龙山、永顺、保靖等土家聚居区,摆手舞、茅古斯等活动开展较为普遍,尤其是土家摆手节,是土家族的民族盛会。

3.2 龙山县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方式

在民俗体育参与方式的调查中,农村和城市群众参与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农村地区,51.4%的人同邻居或亲戚朋友一起参加,排名第一;与同事或朋友一起参与的群众占28.1%;与家人一起参与占17.3%;自己单独参与占3.2%。城市群众中,有56.7%的人选择与和同事或朋友一起参加,32.8%的人与邻居或亲友参加,8.4%的人与家人一起参加,2.1%的人自己单独参加。总体上可看出,湘西龙山县群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受群体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性比较大,自己单独参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很低。

3.3 龙山县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时机

据调查,龙山县民众参与民俗体育的时机依次是民族民俗节日、日常生活娱乐、政府组织、乡村喜庆、商业活动、单位组织。结果表明,龙山县各民族的民俗节日是群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时机。群众乐于在民俗节日中参加民俗体育等文化活动,而日常娱乐活动中通常也会有民俗体育项目。调查表明,群众在日常休闲中参与民俗体育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作为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二是利用闲暇时间教育后辈。如苗族的苗拳、苗刀、苗枪等,土家族的刀、射弓、拳击等,利用业余时间教授给孩子,并将这些活动作为继承民族习俗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总的来说,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因此,除了政府的组织外,农村地区的民族民俗节日和日常娱乐是各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时机,具有民族习俗的传统性和习惯性同时也说明城镇地区政府组织与商业化程度相对稍高,单位组织在引导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地位。

3.4 龙山县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资金来源

龙山县民众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自筹,其中农村占37.2%,城镇占34.2%;其次是政府财政拨款占中,农村和城镇分别占2.19%和27.2%,这些补助主要来自龙山县人民政府和体育局,文化局、民政局的拨款。其它的资金来源中,社会捐助占16.7%,其他渠道占15.5%。商业化活动收入占8.2%。由于区域经济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民俗体育活动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渠道相对狭窄。调查发现,群众普遍认为政府财政很少用于群众参与民俗体育健身的经费投入,对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补贴非常少,政府资助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为了旅游或商业考量。

3.5 龙山县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

龙山县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政府支持,农村和城镇分别98.5%和95.0%。表明当前政府在组织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方面存在诸多难题。在对当地文化体育站和部分群众的访谈中发现,目前当地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以支持群众参与各种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在活动组织中不愿承担相关费用和事故责任,基本上保持不支持不促进也不组织的态度。即使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实际的上的扶持也不足。这表明,除了政府通过振兴旅游业发展当地经济外,真正属于人民自娱自乐的传统文化活动,政府的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是很低。

4 龙山县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龙山县民众对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热衷,与群众参与的诱导环境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在湘西龙山县民族习俗的影响力最大最深远(样本频数比为98.2%),紧接着是受本地区活动开展的影响(频数比为92.3%),其次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样本频数比为72.1%、受朋友带动的影响为61.2%、受宗教习俗影响也占到了56.1%。这一结果印证,社会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民族习俗、社会群体观念对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也必然会对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民俗传统体育活动是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积淀,是民族文化共同体中的剥离与凸现。湘西龙山县各民族群众在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必然要受到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重视区域环境因素,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认为湘西龙山县民族群众最终演化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重要诱因。同时,龙山县民俗体育的开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龙山县地区地处武陵山系,地形多样复杂,在生产劳动与村寨交往等活动中,一方面交通较为落后,仍然需要强健的体魄和体力作为支撑,从而促使部分群众形成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自觉;另一方面,在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群众的娱乐活动内容相对单一,思想观念守旧,因而开展与生产、娱乐甚至宗教活动相结合的民俗体育活动成为重要选择。

5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途径

5.1 加大民俗体育的创新性发展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体育作为第三产业,受龙山县经济发展影响严重。在调查中发现,受地理因素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龙山县将所有资源放在了发展经济,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度不够,客观上也缺少资金来建设民俗体育场馆、增添民俗体育器材、培养民俗体育相关人才资源等。这也导致很多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受自然环境、场地等影响严重。如划龙舟,如果天气不好,该项目是没办法正常开展的。长期以往,也有很多过去的民俗体育项目失传和消失,如爬坡杆、打飞棒等项目现在已很难看到。

民俗体育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其加强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旅游的兴起,各地陆续开发了多种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增加了当地的人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民俗体育的发展。但受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龙山县对民俗体育的开发和保护并不到位。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开发和保护少数民族民俗体育,加强民俗体育宣传,将民俗体育走进学校体育、走进全民健身中去,定期举办民俗体育活动,实现活态保护。加强民俗体育旅游建设,吸引游客和外资,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有力的市场保护。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发掘、复原、研究和保护,建立规范的、科学的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机制。

5.2 开发和设置满足群众多样需求的民俗体育项目

龙山县民俗体育的表演项目通常多于比赛项目,表演项目较多让人们下意识地认为民族民俗体育只是唱歌和跳舞。目前,龙山县开展体育旅游也只是把民俗体育作为表演项目来开发,使人们对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有一些错误的认识。[3]造成民俗体育项目的整体发展性不强,很多项目开展不普遍,体育性、健身性的项目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龙山县民俗体育应开展更多的健身项目,或具有运动价值的体育竞技项目,能够给广大民众对来健身和娱乐休闲方面的切身利益。

5.3 加大对民俗体育宣传和推广

大多数人对少数民族民俗体育缺乏了解,只是有短暂的好奇心,兴趣持续性不强,不知道怎么欣赏和参与民俗体育。人们对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认识仍然存在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运动中,没有通过亲身体验去领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因此,当地政府、体育和民委等部门应该加大对民俗体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强对龙山县各民族民俗体育的整理和挖掘工作,积极组织各种民俗竞赛,形成相对固定的少数民族体育赛事。开发一些适合中老年人健身的民俗体育健身运动,也可以考虑在社区推广,适用于全民健身活动。

猜你喜欢
龙山县湘西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湖南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释——以他砂乡为考察中心
欢乐湘西
湘西 国画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