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2019-11-25 10:00李鹏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安阳市课间中学

李鹏伟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从近几年的学生体质检测和调查结果看出,我国中学生健康素质水平有一定下降,一方面由于快捷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升学压力使得学生出现失眠、情绪暴躁等精神状态,另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使学生缺乏运动锻炼而引起营养过剩等,种种因素使得学生健康素质持续下降。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因体质下降带来的问题,在科学教育的发展中,涌现了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逐渐新型化、整体化。随着197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草案)》和《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通知》等文件的陆续颁布,给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出现与开展施以依据与支持。

1.2 文献综述

1.2.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教学实践革新中不断满足学生需求逐步建立发展,与传统的课间操以及体育课都有相应的差异,具有新型特征其平均时间大致为30分钟,基本布置在每天上、下午第二节课间休息的时候。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增加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1.2.2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研究

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否成功开展在于其内容的选择是否丰富多样,是否具备科学性、趣味性、合理性等。内容的选择也要根据学校环境条件和学生身体的发展特点来制定。

王永象在《浅谈如何高效实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文中指出,要对其活动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制定和科学的安排,要重视内容项目的丰富多样,锻炼强度适宜,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开展要依据气候不同、地域不同而制定。春、夏、秋季活动内容以武术、球类运动、传统游戏(踢毽子,跳绳等游戏)、广播体操为主;冬季气候寒冷,活动内容应以跑操及新兴项目等为主。

1.2.3 国内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单雨峰在《郑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文中讲到,河南省各个学校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广泛出现师资、资金、场地设备的匮乏,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等问题。吴昊在其《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理解》文中认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消除疲劳,但经济不同的地区开展的体育活动形式和模式也有很大差别。

由此可见,国内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的丰富与选择、时间的规划与安排以及组织管理的健全等方面。此外,国内对其缺乏针对性、区域性研究。因此要采取措施,及时更新内容。采用更有效更针对性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1.2.4 国外中学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

加拿大启动“高质量的日常体育活动方案”,希望学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增强锻炼来增进健康。在德国,很多中学除了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教学课程以外,还创建各种体育俱乐部,来吸引学生加入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培养好的运动兴趣来促进体育锻炼。西方将学校与社会体育协调联系科学统一,使学生在学校参加运动锻炼取得效果,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趣味选择运动项目和俱乐部,加大活动的组织作用,促成体育的整体协调发展。

1.3 研究目的与任务

1.3.1 研究目的

大课间体育活动旨在人人参与,是增强学生身体健康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课间操内容单调呆板机械、难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参与性降低,导致各方面素质下降,影响身体及心理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从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到影响开展的原因,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为安阳市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努力。

1.3.2 研究任务

揭示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阶段的状况,以及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进一步提升其实践性、有效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安阳市一中、二中、三中、六中、开发区高中、龙安高中的900名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经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文献资料,根据需要经过对CNKI知网的查询搜索,在大学图书馆的大量查找审阅材料,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解析,进而知晓大课间活动的目前状况和最新动态,并作为论文的理论研究基础。

2.2.2 调查法

2.2.2.1 专家访谈法

作者通过与安阳市一些体育科研人员、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老师、学校班主任进行交流和咨询,向他们了解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听取他们对现状提出意见和对策。

2.2.2.2 问卷调查法

此次共对安阳市六所高中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其中收回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49份,有效回收率为94.3%。

2.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使用Excel等操作系统进行统计和整理。

2.2.4 逻辑分析法

经过查询阅读大量文献材料,综合整理大课间体育活动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对所查核的数据做出科学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安阳市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3.1.1 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调查分析

新兴运动类(包括滑板,轮滑,飞镖等)、传统游戏类(如踢毽子,跳皮绳等)、球类项目开设非常少,目前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主要以广播操和跑操为主。

3.1.2 安阳市中学生最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调查分析

在调查安阳市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内容中,排在第一的是球类,第二的是传统游戏类(如踢毽子,跳皮绳等),第三是新兴体育运动(包括滑板,轮滑,飞镖等),第四、第五的则是广播操和跑操。其中球类是对抗类项目,男生对竞技对抗的球类较为喜爱,而女生则对羽毛球,踢毽子,跳绳运动负荷小的项目较为喜爱。

3.1.3 安阳市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调查分析

学生对学校设有的场地及器材的满意程度不高,可以说明中学学校缺乏相应的场地设施,所具备器材的也比较匮乏,难以得到学生需求的满意和肯定。

3.2 安阳市中学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动机调查分析

安阳市中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按照顺次分别是:游戏占、应付达标考试、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首要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因此,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锻炼的动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安阳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枯燥单一,多以广播体操和跑操为主;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男女选取差别较大,女生会选择运动负荷和对抗性小的项目,而男生相反;学生参与动机不够明确,认为锻炼是为应付达标考试等,没有理解真正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不充足,资金也较缺乏,组织者缺少组织培训。

4.2 建议

学校主动丰富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学校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结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丰富课间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创新开发体育活动项目资源,结合中国民族特色开发具有多样趣味的体育活动内容;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正确的动机;安阳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关注、引导与支持,完善考察、监督和评比工作,增加学校体育教育事业费用,配备相应活动器械设备,为开展体育活动营造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安阳市课间中学
中秋
开展送温暖活动 安阳市关工委
美 丽 的 天 鹅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俯首听民意 开门迎监督——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纪实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