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2019-11-25 10:00王艺霖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练员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徐 音,王艺霖

前言

篮球项目的技术特点正向着“高、快、准、强”的方向发展,篮球比赛的攻防瞬间,球队队员个人的技术水平得以体现,同时,全队队员的配合之间的机动灵活和默契更是彰显了一个球队的整体素质。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球员在比赛中身体对抗的强度越来越大,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获得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在身体素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在比赛中完整的表现出个人技术水平。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青少年后备力量的不断补充,因此,后备力量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目前,体能训练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面存在的误区,本文将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并结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情况,总结误区,寻找优化训练对策,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1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影响

1.1 体能训练有助于身体得到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经过一定的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克服阻力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得到有效增加,而且可使青少年的体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因为在训练过程中,一定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的身体各部位不断刺激,身体各部位也不断的产生适应,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就得到全面的发展。

1.2 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青少年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作为篮球运动的后备力量,要把握好体能发展的关键时期,用体能保障技、战术的发挥。体能提高了,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才能有速度和力量抢占有力位置、完成攻防转换、投篮得分。

1.3 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

体能训练不仅能使运动员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运动机能,而且还可以培养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比赛过程中,胜负瞬息万变,这就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既要能打顺风球,在失分情况下,也要有抗压的能力。体能训练的艰苦性,决定了体能训练也是培养运动员意志力的途径之一。意志力的培养,需要在训练中增加运动强度,使运动负荷达到身体极限,克服心理障碍,为优异成绩的取得打下基础。

1.4 体能训练能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篮球发展的需要

现在篮球比赛随着发展,比赛过程中,双方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攻防之间一些高难度动作的出现,出其不意的配合等都是看点。激烈的比赛,对篮球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战术配合、体能水平、心理状态等综合能力是很大的考验。对抗性是篮球运动最基本的特点,因此,只有进行系统、科学的体能训练,才能有好的进攻和防守,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2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观念存在偏差

重技能轻体能的观念普遍存在篮球运动中。双方队员不断的进行进攻和防守,通过身体的对抗完成技战术,以投篮得分的高低来判决胜负,在比赛过程中,攻防节奏快、对抗性强、比赛强度大。因此,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体能的训练,对运动员的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强化的作用,因此,拥有良好的体能,运动员在比赛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技、战术水平。研究发现,大部分教练对体能训练有一点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完全认识到体能训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没有完全认识到体能训练对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心理能力的作用,目前还存在重技能轻体能的观念。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内容不够全面。体能训练有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体能康复训练等内容。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体能训练内容有速度、耐力、力量训练,还有灵敏、协调、柔韧素质的训练;动作完成速度的训练、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等等。目前多数教练员还没有认识到体能训练广泛的内容体系,通常是单纯重复一种或几种训练内容,训练手段单一、内容不全面。

“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错位。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正常情况下,青少年运动员在刚刚参加训练的时候,训练的内容主要是一般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各项能力平衡发展,等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身体机能到达一定程度后,再适当的加入专项体能训练,以适应不能项目的特点。如果在训练初期,较早大强度的增加专项训练,会使运动员出现“早期专项化”,这就违背了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使得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停滞不前,破坏后期的发展潜能。

2.2 教练员培训机制不健全

当前,青少年的训练只注重身体素质、技战术等实践能力的提高,对生物学、解剖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微乎其微,等这部分运动员退役之后,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会继续担任青少年运动员的教练。而这些教练,用他们掌握的微乎其微的理论知识,是没有办法指导青少年运动员的。在训练过程中,用的训练方法都是沿用以前自己的教练的方法。个人没有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的想法,加之日常训练任务重,时间较紧,就没有时间进行另外的体能训练培训。各省市教体局或直属单位没有针对教练员体能训练知识匮乏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教练学长期沿用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

2.3 教练人员结构配置不尽合理

一个篮球队的成立,不光得有一位技术教练,还需要有体能教练、营养康复师、研究人员、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人员,他们需要在工作中相互合作,从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入手,以提高篮球运动队的成绩。但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的篮球队,只有一到两名教练,他不仅仅是一位专项技术教练,还得是体能教练、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一名教练的知识储备必是多而不专,这将有碍于青少年篮球运动队的长远发展。

2.4 训练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

体能训练周期和训练计划的制定不够系统具体。青少年运动员的不同发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点也不一样。教练员要根据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制定出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和科学、完善、合理的训练计划方案。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有很少一部分教练员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训练计划方案。多数教练会沿用自己教练的办法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也大多数是想到哪练到哪。这样的话,就会存在训练没有系统性的问题。训练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和目标,更要根据青少年各年龄的发育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训练手段和方法陈旧、单一。目前,大部分教练沿用的依然是自己存在记忆中传统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这些训练方法老套、陈旧,训练器材不新颖,没有创新,不能很好的激发训练热情。但是新兴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还没有被更多的教练员应用到体能训练之中。近几年,刚刚传入我国的PNF拉伸、核心力量训练、绳梯练习以及抗阻训练等方法,并没有被更过的篮球教练应用起来。

训练的科学性欠佳、针对性差。在青少年篮球队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存在训练的科学性差、针对性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教练员对练习动作的锻炼作用不明确,对练习动作的具体要求不清晰,出现的错误动作细节也不能予以纠正。二、教练员通常强调训练的形式和数量,但又不能说出如此安排动作数量和强度具体的科学依据,仅仅凭着经验和感觉自由确定练习的内容和数量。三、训练过程中一锅端,没有根据篮球比赛中的具体位置,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篮球比赛中,每队队员担任的位置角色不同,在比赛中体能的消耗也不一样,训练方法和内容也要有所针对性。如果全队都是一样的训练内容、一样的强度和负荷,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一部分队员“吃不饱”,一部分队员“吃不了”,从而会使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

对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重视不够。运动损伤是运动员不可避免的现象。篮球运动中,在运球突破、篮下抢球过程中,速度快、重心不稳以及跳起后落点不固定,导致运动员的膝关节和踝关节等都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损伤后的康复训练尤其重要。目前关于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有很多,但依然有部分教练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指导,对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重视不够,造成部分运动员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而较早的结束运动生涯。

3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对策分析

3.1 组织安排教练员学习体能训练理论

各省市教体局或直属单位要合理的组织安排篮球教练员体能训练培训班,把著名的体能专家和教练员请进来进行实践的指导,或者是提供机会让教练员能走出去学习,这都是篮球教练员有更新体能训练理念的渠道,通过这些途径,使得篮球教练员能不断开阔新视野,充实新知识,并通过努力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根据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认识其本质特征,认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学习体能训练的科学方法、内容和原则。

3.2 建立科学化的体能训练系统

科学化的体能训练系统,不仅要有人员组成,还需要外部坏境的配合。人员的组成需要专业的教练员、专业的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外部环境既有训练的场地器材的和环境,还指完善的教练培训机构。

3.3 体能训练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

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育都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从而避免安排不合理的训练方法、手段、强度和负荷等造成心理阴影厌恶训练。再者,训练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训练中,除了一些共同的训练内容,还要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合理、有针对性的布置内容。

3.4 体能训练应重视各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青少年是个体生长的鼎盛时期,身体的发育将进入高峰期,其身体发育的各阶段又存在不均衡性。因此,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各种体能训练应抓住敏感阶段,在合适的年龄阶段有针对的进行训练。

猜你喜欢
教练员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