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019-11-25 16:56王小焕
珠江水运 2019年19期

王小焕

摘 要:顶管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建设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鉴于此,本文针对过路顶管施工技术探讨进行了研究,首先,以闽侯大目溪一级水电站技改工程压力钢管(有两根长28米的钢管施工刚好要穿越一条县道X115,为了不破坏公路影响交通安全,也为了节约投资成本,改成穿公路頂管施工)施工为例,进行了工程概况分析;其次,对过路顶管施工技术规划进行了分析;再次,就过路顶管施工技术障碍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过路顶管施工技术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过路顶管施工技术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过路顶管 施工技术 应用 安全 经济

随着我国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形势转变,针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在现有工程施工管理中,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需要针对工程施工技术做出重点防范,过路顶管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工程施工技术,在其技术应用下,能够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本文针对过路顶管施工技术探讨,其意义在于按照过路顶管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将整个工程施工管理方式调整,保障在施工管理方式调整中,能够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指导,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提升。

1.工程概况

闽侯大目溪一级水电站技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作为福建省基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工程项目开展中,以压力管道顶管施工技术作为主要施工技术。工程施工中,管道施工长度585m,管道厎宽6.2m,且采用分叉支管方式为主,对整个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做出了分析,采用了科学的经济预算管理方式,以此为整个项目预算管理提供指导。

2.过路顶管施工技术规划

2.1 顶管施工原理

顶管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程施工技术,顶管技术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施工面转入地下,完全不影响地面活动,同时也减少了对交通秩序的干扰,不需要开凿路面,减少了破路的费用,穿越铁路建筑物的时候不需要进行拆迁,不影响正常的通航秩序,施工周期短,没有较高的工作成本,覆土深度大的情况下比开槽埋管经济。在施工运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小,不影响环境,不需要像深埋管处理程序一样,先要进行地基处理,可以在承载力较小的土层中进行操作。同时还适于非岩性土层,但是岩石层、含水层施工难度大,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展示出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按照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进行专项顶管施工布置,只有处理好顶管施工布置,这样才能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帮助。

2.2 施工准备工作

在进行顶管施工技术实施之前,需要将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落实,只有保障了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实施,这样才能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实施提供保障。首先,需要在准备工作实施中,将顶管施工的地形以及工程和水文地质环境明确,这样才能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其次,为了提升工程施工技术实施水平,应该按照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要求,将文明施工管理体系落实,这样才能保障在文明施工管理中,有效的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指导。最后,对于放线测量工作实施,以经纬仪作为主要测量工具,对顶管安装中的桩位布置作出科学的测量和分析,以此满足工程施工管理需求。

2.3 顶管就位安装

当按照顶管设备准备工作实施中的要求,将相应的测量工作落实后,需要及时的根据工程测量中的要求,进行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顶管就位安装管理,通过顶管就位安装管理工作实施,将顶管就位工作落实,这样才能保障在顶管就位管理工作实施中,有效的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优化提供支撑。需要注意的是,在顶管就位安装管理中,应该以操作平台安装管理为前提,对其整个安装管理中的吊装设备进行分析。并且借助导向轨安装管理,对整个设备管理工作分析,提升设备安装管理效果。

2.4 顶管施工措施

在过路顶管施工技术应用中,为了提升整个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需要按照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进行顶管施工措施落实。首先,在顶管施工措施处理中,需要以导向轨稳定作为施工基础,然后及时的按照导向轨施工处理中的要求,进行放线测量,确保在放线测量管理中,能够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指导。其次,需要对顶管施工管理中的受力均匀控制,只有处理好顶管施工中的受力均匀控制效果,这样才能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保障。

3.过路顶管施工技术设计方案和措施

3.1 破路施工方案及费用

破路施工采用轴线破挖施工技术,最大开挖量达1500m3,并且为了满足整个项目管理要求,需要对项目架设方式分析,对施工区域内的钢架桥做好调整,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以破路、架桥和拆除形式,对整个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钢管安装做好分析,这样才能保障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分析中,有效的为水利工程顶管施工技术应用提供指导。通过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施工管理方式和费用调整,实现了对整个项目管理的费用预控。经过预算分析后,得出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费用成本为1500000元。

3.2顶管施工措施

(1)顶管作业时,首先把顶管在导向轨上稳定好,测量顶管中线与前后两端的高程(高差为25mm),校核顶管轴线与测量中心线之间的偏差,要达到设计要求,每顶进一节管必须对钢管高程进行认真复测核对,达到轴线及高程要求后方可加接管。

(2)为使后背受力均匀,顶管设备与后背接触面可加块钢板;为使顶管受力均匀,在顶管设备与顶管间加片承力盘;为保证顶管前进的方向,千斤应按顶管中轴线对称布置。

(3)顶管顶进过程中,人工在顶管前端掏土,整个顶进过程为边掏土边拆旧管边顶进,在顶管前进中,管内泥土人工逐渐清除出管外。

(4)顶管过程中,架设水准仪控制中心线,每顶进30—50cm左右就要对顶管中心线、高程等进行观测,以施工放线时布置的中心桩为准进行监测,发现位移,要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调整,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可根据管径、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来确定,一般可在5′—20′之间选择。纠偏可采用调整顶力作用点、在顶进管前端挖土或在顶管前端加木楔子纠偏等措施处理。

(5)顶管每前进2000mm接管一次,每节顶管采用吊车安装,在导向轨上安稳后一定要进行重复测量,保证顶管前进方向和接管质量。并接口处墊上油毛毡、麻辫圈或五合板等,起缓冲作用。

(6)顶管作业开始后,应24小时连续作业,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中途停止作业。

在未来水利工程过路顶管施工技术应用中,应该重点针对该项技术应用分析,这样才能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减少工程施工预算,提升工程施工安全性管理目的。

4.过路顶管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4.1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

要想在过路顶管施工技术处理中提升整个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就应该及时按照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对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通过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控制,及时的将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首先,在确定安全生产目标中,应该将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作为主要目标,其次,将事故发生率作出严格的监控,至少要达到1%以下。

4.2 完善组织建设

施工组织是保障过路顶管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要想在现有过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提升工程施工技术实施水平,就应该在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将组织建设目标作出科学的协调,保障在施工组织协调管理中,能够有效的为工程施工技术实施提供指导。如在组织建设中,将各部分施工人员的职责作出科学的划分,让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身职责进行工程施工管理,减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出几率,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过路顶管施工技术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需要按照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要求,进行工程施工技术规划,并且需要针对工程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分析,通过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分析,有效的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保障。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后得出,整个项目在施工技术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预算成本控制做好分析,且在这种预算管理分析方式应用中,能够减少项目成本预算,提升了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亮.探讨水利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6,22(2):170-170.

[2]施林.水利道路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6):123-125.

[3]孟丽娜.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35):171-171.

[4]冀峥嵘.大直径顶管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水利,2016,32(3):42-43.

[5]李利明.顶管施工技术的探讨与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