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互联网+”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学

2019-11-25 01:58卢萍
读写算 2019年2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卢萍

摘 要“互联网+”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英语教学领域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可以让人们很容易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获取相关知识,实现各方面资源的流动分享。但是,其本身的弊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尝试从教学实际出发,拟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31-01

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可以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但是也带来不少弊端,需要引起初中英语教师的重视。

一、“互联网+”之“利”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深刻影响着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如果可以巧妙地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就比较容易唤起他们内心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但是,受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響,学生的兴趣往往很难得到有效激发,特别是英语这样比较“枯燥”的语言学科。而“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而且更有利于把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作为抓手,借助新媒体、APP等先进技术进行解决,实现“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的目标,最终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形式,多手段、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给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刺激,从而比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Why do you like pandas》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先播放学生比较喜欢的电影《驯龙高手》片段,引起他们的兴趣,接着观看微课《What can you see in the movie》,随后进行提问,学生们回答十分踊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相当集中,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知道,学生考试后的评析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而传统的评价比较单一,大部分只能注重结果,仅仅简单指出学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学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即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的作业以及考试等过程性评价的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学业成绩和学习行为各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准确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最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当然,如果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家长进行比较得当的监督,相信长此以往学生不但能够培养良好的时间意识,还能够克服很多不自觉、懒散的习惯,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而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我们提供特定的、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正好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发达的信息技术不仅仅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海量信息,更为他们的英语学习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好环境。通过网络上的这些资源,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强化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模仿性特别强的英语教学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学习内容的相关情境,自编剧本,然后分组练习,最后在班级学校进行表演,从而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互联网+”之“弊”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互联网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带来很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弊端。

(一)导致教师出现“互联网依赖症”。在“互联网+”时代下,课堂上出现突发性的事件或状况在所难免,因此,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师在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性地、灵活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流程、思路等,以此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它会造成很多教师直接把互联网上面的资源拿来使用,而不去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以辨别,进而走入“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误区。

(二)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深入探索“互联网+”的适用性,并认真研究教材教法,认真研究学生,从而因过分追求所谓的“新颖”而妨碍了课堂教学。另外,英语课堂的高效性不是仅仅体现在丰富精彩的课堂内容上,而需要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一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当,那么必然会降低师生之间的交流质量,同时也会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

(三)影响课堂上的板书教学。毋庸置疑,板书是教师思维过程的再现。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板书,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思维过程,那些文字、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一定的启发和示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完成情感交流与深入学习的体验。同时,课堂教学比较复杂,更加需要我们能够随机应变,依靠我们的教学机智处理突发事件。

三、结语

总之,对于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来说,“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既是绝好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紧跟“互联网+”的步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尽可能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