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9-11-25 01:58张妙兰
读写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张妙兰

摘 要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本文试从创设积极性的游戏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85-01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情境,就是指“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因此,立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尤为重要。有效的语文情境教学,也为我们当前语文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可能将使我们渐渐接近、甚至最终达到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将引导我们朝着远离应试教育,而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创设积极性的游戏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比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要求分角色朗读。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头饰,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孩子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游戏的气氛中,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领悟。如教学《山行》这首古诗,历代诗人写秋景,往往把它写得萧条凄凉,流露出消极伤感的情绪,杜牧却把深秋的景物写得充满生气,明快、美丽,尤其体现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上,因此,我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放在这两句的学习上。在学生了解这两句的字面意思后,我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进行深一层的挖掘,以实物创设情境,体会这两句诗的意境:枫树真有那么美吗?请看老师手中的枫叶,这枫叶怎么样?(①很红;②深红深红的;③很美丽……)作者当时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傍晚),傍晚也就是太阳怎样?(快要落山了,阳光比较弱),这阳光就像这15瓦的电灯)。枫叶在傍晚阳光的照耀下会怎么样?(教师演示在灯光的照耀下拿枫叶)。学生兴致盎然,争着发言,有的学生说:“这枫叶更鲜艳,更美丽了!”有的同学说:“枫叶就像一只只火红的蝴蝶!”有的同学说:“枫叶真的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有的同学说:“这枫叶让我感到它是那么生机勃勃!”……然后,教师再引导:我们看到的只是几片枫叶,假若像诗人看到的那样,漫山遍野都是如此艳丽的红叶,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美的意境,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这两句诗的优美意境,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三、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一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要和谐、协调。

用音乐渲染情境,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须时,自己的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自己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要运用恰当。

四、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如教学《长颈鹿请客》一课时,我先让每个孩子戴上头饰扮演去长颈鹿家做客的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课堂成了动物园,成了游戏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教师则把握时机,以“长颈鹿”的角色参与学习。当我戴着长颈鹿头饰,系着花围裙,笑容满面地与孩子们打招呼时,他们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和喜悦。孩子们落落大方地和“我”问好,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准备的小菜,此起彼伏的问答声充满课堂。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兴高采烈地说着,快乐之情溢于言表。“长颈鹿,谢谢你的热情招待,下次请到我家来做客,让你也来尝尝我的手艺!”“长颈鹿,请再准备两份青草,我想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行吗?”“长颈鹿,你准备的小菜真好吃,把我的烦恼都赶跑了,谢谢你!”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他们“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从而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目的,并在交际中培养了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陕西教育,2012(7).

[2]李苓.淺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学校教育研究,2017(5).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