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小结

2019-11-25 01:58陈征淮
读写算 2019年24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

摘 要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被一些老师所淡化。本文笔者从课堂小结的作用和常见课堂小结的形式两方面入手,引用实例具体论证。

关键词物理;课堂;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7,G424.21,R76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59-01

完整的一堂课,一般包括: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课堂的各个环节起到了各自应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课堂也不例外。在本文,本人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各位同仁专题探讨“课堂小结”的作用和实施。

一、课堂小结的作用

(一)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在一堂课进入尾声,即将结束的时候,很有必要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一起盘点本堂课学了哪些东西,哪些知识是属于本堂课的重点、难点,都可以比较直接的指出,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复习要求。例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第三节《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该节的知识内容可以浓缩为:

只有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才能比较明确本堂课的识记重点在什么地方。

(二)梳理归纳,理清脉络。在授课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是按照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行讲授或者探究,这样下来,学生往往不能把握本堂课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更谈不上这些知识点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对一定体系的知识加以归类比较,比较能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例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至第四节,关于物态变化,如果用下图的方式,告诉学生物态变化中吸热和放热的规律,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三)留下悬念,激发兴趣。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物理课堂小结,不但是对整堂课的高度浓缩,更是引入下一节课学习的敲门砖。所以,课堂小结应该在对本堂课进行总结时,巧设悬念,开启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达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良好效果,以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常见的课堂小结形式

课堂小结的概括归纳方法方式很多种,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使用习惯都会使课堂小结的形式也千奇百样、异彩纷呈。限于篇幅,本文仅列举三种常见方式。

(一)口诀归纳,浓缩重点难点。口诀归纳,是把课堂相关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用口诀来代替繁琐杂乱的物理知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例如:托盘天平的使用,有的老师采用了这样的一个口诀: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该口诀能高度概括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更为难得的是还有押韵,使整首口诀朗朗上口,增添诗词的美感。

(二)思维导图,理顺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能很直观的表达出物理章节知识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了解知识的系统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了解知识的整体感。例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的产生》,可列出如下知識结构图。

(三)列表比较,辨析知识异同。列表比较,应该是学习物理知识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把两种甚至更多种的学习对象,集中在一起,进行有比较性的学习,简单而高效。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文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为例,比较沸腾和蒸发的异同点。

总之,课堂小结是一堂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只要我们平时注重研究,多加积累,一定能设计出精彩的课堂小结,使整堂课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陈征淮,《初中物理知识记忆技巧》,《数理化学习》2017/09,NO.25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
留言板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学好物理有方法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