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先学”引领深度学习

2019-11-25 01:58葛秀珍江德娟
读写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先学深度创设

葛秀珍 江德娟

摘 要深度学习研究最早源自美国,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学生在知识信息加工、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等方面有着更深刻的见解,能够主动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并且把拥有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基于“在线先学”的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化深度学习为核心,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开展质疑、讨论、探究等学习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习能力。

关键词在线先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66-01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在线先学”中教师设计的导学卡,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真正基础,从而找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对接点,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

一、借助导学卡设计课前练习,把握深度学习的起点

(一)关注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深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核心。只有产生学习的愿望、遭遇学习的情境、对经历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理解才是学习。课前,教师设计的导学卡,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比大小》时,因为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百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而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基本相同。基于上述基础,教师依据对学生调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决定把四位数和三位数的比较大小放在一节课,把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理解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或相同时如何进行比较的算理。从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教学设计修改后,创设的情境不仅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挑战的欲望,满足了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的渴求。

(二)充分考慮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及所受的文化熏陶各不相同,个体的智力和知识结构也不同。课前设计导学卡,可以让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起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作业。A必做题:1: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4×7=( )口诀:

2.填上合适的数。( )×7=427×( )=35

B.选做题:想一想,能填几?7×5+7=7×( )   7×7-7=7×( )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这种分层练习,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等生和学困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以微课为载体创设情境,促进深度学习的发展

(一)精心设计有趣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中,有趣的情境会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创设出富有趣味的数学情境。

如:在《圆的面积》微课上,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一个叫马霍姆的人,想在草原上买一块地。卖地的人说:“你如果愿出1000卢布,那么你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围成的地就都归你。不过,日落之前你必须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否则你的钱就白花了。”接着,我提出问题:孩子们,如果你是马霍姆,你会怎么围地?故事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马霍姆使尽全力,跑的路线长短也是不变的,关键是看他围成什么形状。周长一定时,什么图形的面积最大?多么有趣而且具有数学味道的故事呀!学生被深深吸引,这种吸引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吸引,并且使孩子们产生了进行深度学习的欲望。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经历深度学习过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的情境中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自主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

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我把学生去商场调查的有关物品净含量的数据放入微课中,根据学生课前积累的经验感受轻与重,并让学生观察两袋糖,猜一猜它们是不是一样重。到底哪袋重,哪袋轻?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由于有了课前的调查,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掂一掂”及看“净含量”的方式来比较。有了具体的情境作为载体,学生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自主体会、学习数学,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

(三)经历角色扮演过程,提供自主深度学习的机会

数学学习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情境的创设应促使这种交流更加有效。为此,要让学生以情境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微课中,我根据教材创设了情境故事: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金箍棒。它能降妖除魔,而且变化多端。看,要消灭这个妖怪,金箍棒得怎么变?(变大)9毫米行吗?90毫米呢?900毫米?接着提出问题:你能用米作单位表示出金箍棒的大小吗?请你把数据写在数位顺序表中。之后,继续提出问题:观察这些数据,它们有什么关系?从哪里看出数的大小变了?观察这些数据,你觉得小数点的移动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

学生把自己当成了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教师的问题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促进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特别是思维的参与,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深度学习的机会,从而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生成智慧。

参考文献:

[1]陈玉红.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猜你喜欢
先学深度创设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创设未来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