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的打造

2019-11-25 01:58张龙
读写算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课堂模式生活化初中语文

张龙

摘 要语文教学要摒弃应试思想,关键在行动上。具体到课堂,就需要我们探寻符合学生发展和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就现在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就是一个理想的课堂模式选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模式;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84-01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受教者很重要。但是,怎么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呢?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我们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特别是要紧贴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摒弃应考的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打造生活化的课堂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导入生活化,对接学生生活世界

做事情,人们强调的是有始有终。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如何,一般地,我们从起初之时,就可以看出一些苗头,并进而根据这些苗头做出一定的预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之中,课堂导入,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既然课堂导入有着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在我们着手新一课教学的准备之时,就要发大力气把这一环节给做好。

从教学实践中来看,特别是从常态教学中,本学校、本教研组教师们之间的平常交流课来看,很多教师的课堂导入不能不说是不精彩。从教学现场来看,这样的导入设计确实也达到了各自预期的目标或要求。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进行,随着很多教学活动或者环节的不断展开,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堂的课堂导入,与之后的教学环节缺乏衔接。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课堂导入设计,是低效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很多的设计显得真是无关紧要,就是去掉了,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而这一点,反过来又说明,课堂导入设计,确实是太重要了。要想设计好它,需要我们做的有很多很多。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有了这个思想保障,接下来,更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做好衔接工作。

这种衔接,从教学实践来看,主要要照顾到学生生活体验。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将即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对接起来。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统编教材的编写,就是将这一方面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意旨的。所以,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力争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找到突破口,找到创新点。

二、内容生活化,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现在,在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方面,全国实现了统一。这套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其中所编选的内容更具时代色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可以说,这一点,是其它版本的教材所难以实现的。其所站的高度,更是其它版本的教材所不可能达到的。所以,使用这样的教材,需要我们有全新的视野,精心用之。倘若我们还是走老路子,那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一种举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够更好地使用好现在统编的教材,从而挖掘出其应有的价值呢?笔者认为,这个主要要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不能融入一些生活方面的色彩以及生活生活方面的味道。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这一环节,就能够让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多的活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不同维度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成长。

在这一方面,笔者主张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的实现文本世界与学生世界的有效对接和渗透。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等能够得到提高,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但是,如果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从本篇课文的深层次育人价值来说,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生活的美好,品味到快乐读书的重要性。

为此,在展开教学之时,笔者重点是引导学生对本课主题进行理解。具体说来,笔者是设计了三个具有当今特色的话题,引导学生自由表达。由于所设话题生活味道十足,这就把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给充分的调动了起来。看着他们各抒己见,没有往常课堂上紧张、疲怠的样子,你就会感觉到这样的课堂才应该是学生所期许的,才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努力方向。

三、过程生活化,强化学生自主实践

生活化的课堂,表现在很多方面。这种生活化的课堂到底是何种模样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让学生身处其间,没有太多的限制。如果少了很多约束、顾忌,相信学生就会把课堂学习当成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平时教学中,我们会碰到课堂沉闷的现象,学生集体失语不发声,这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教师的组织不够所造成的。

谈到这一点,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我们应追求课堂过程的生活化。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摒弃一些与此相悖的一些做法和模式。比如,像“教师讲、学生听(或者练)”的做法,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在这样的课堂时空中,想让学生保持主动的学习态势,可以说是很难很难的。所以,要想课堂呈现出生活的气象,我们就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感悟、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文题的含义,不调动学生的个性体验,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要调动学生这种体验,靠的不是教师的讲解说教,靠的是学生的自我感悟和合作交流。考虑到这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实践探究环节,通过几个生活化的活动设计,这就让学生充满了活力。

综上所述,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教学要实现高效,都要追求生活化。这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而大语文观的树立,是离不开生活这个大平台的。所以,将这两点有机的对接在一起,将是我们现在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献:

[1]蒋奖,等:“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评估:给教师的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猜你喜欢
课堂模式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