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优等生

2019-11-25 01:58崔海丹
读写算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优势培养

崔海丹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小学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出现的小学数学的优等生是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储备人才。我们数学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特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对他们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等生;优势;培养

中图分类号:A,Q321+.6,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94-01

当代小学教育的对象和当代小学学习共同体的主人是小学生。作为小学生,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数学学习活动是每个小学生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由于小学生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的不同,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内在心理加工机制的不同,小学生会体现出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造就了一部分小学数学优等生的出现。

怎样就是数学优等生呢?这就牵涉到数学优等生的概念。对于数学优等生的概念有多种,那么作为小学生数学的优等生是指那些对数学有兴趣、能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且对规定的数学学习内容掌握扎实,成绩稳定在相对较高水平的小学生,这种描述也许更为适合。

根据上面概念的描述,结合我们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优等生有如下优势:

1.数学学习兴趣浓厚。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小学数学优等生们对数学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这是它们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动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稳定的、持久的,进而能不断积累知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所建树。

2.记忆能力极强。数学学习中有许多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需要学生们识记,以此才能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的优等生由于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他们在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再加上他们由于遗传因素或者记忆技巧的运用,能对数学知识当堂到达过目不忘的效果,这就使得他们的课堂效率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将自己记忆的数学知识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3.思考能力极强。会思考,才能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中,数学问题有时会呈现很多复杂的、有时甚至不需要的信息来迷惑小学生,而这些优等生会从中有条理地整理和分析这些复杂信息,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组织信息的能力外显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他们很会思考。他们的这种能力跟他们自身建构的强大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4.计算能力极强。我们会观察到,在数学测验或各种各样的检测中,凡是用到计算知识的小学数学优等生的正确率接近100%。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小学数学中,计算占据了整个小学数学内容的大部分,计算没有问题自然也就意味着优等生的数学成绩是有保证的。而且优等生们在口算比赛中,他们的优势会更明显,他们基本上能做到脱口而出,几乎看不出他们思考的时间。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践行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优等生因材施教,使数学优等生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找到适合自身发挥的用武之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对小学数学优等生进行培养:

1、舆论导向,维持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学”的一部分。自我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的反思、审视、评价、表扬、激励等;另一方面是学生集体和谐上进的气氛对优等生的感染与影响。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善于运用“自我教育”的第二个方面来建立数学教育时的集体舆论导向,把自己对优等生的表扬、欣赏、激励变成集体对这些优等生的表扬、欣赏、激励。如将优等生取得的成就展示给全班同学,讲述优等生取得这些成就背后的故事,这也是一种舆论导向。当然,这种引导不是随意的,而是具体的,这样才能让全班同学认可小学数学优等生。另外这种舆论导向的建立,教师应该从这个班集体诞生的第一天就开始,想方设法营造集体和谐上进的充满正能量的班风。这种班风,能够让学生们面对小学数学优等生时,持一种欣赏的态度,这会无形中让数学优等生感受到一种外在的正能量,他们会更愿意展示自身的数学学习优势,数学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

2、严格要求,精细化管理

小学数学优等生的形成是基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智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乘积,其中一种因素为“零”,其积也是“零”。所以,对他们的管理数学教师必须要抓全面,必须做到从一而终、严格要求。同时通过这种严格的管理,历练小学生们克服困难、孜孜以求的毅力,以此达到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3、多种措施并举,提供合口佳肴

小学数学优等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自己的需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可在班内营造自我探究的氛围,如:成立兴趣小组,分组竞争等方式;在课堂给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作业上实行作业奖励制度,对他们“开小灶”实行分层作业,分层作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总之,在学校,数学教师要尽可能给予他们恰当的措施;在家庭里,也要和家長们合作,利用好家庭资源。只有多种措施并举,才能解决他们的“挨饿”状态,提供给他们合口佳肴。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数学优等生,发挥自己的教学本领,让小学数学优等生的数学学习按照欲望强、方法得当、成绩优秀、欲望更强的方式无限循环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优势培养
画与话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